渗透数学文化教育,转化学困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渗透数学文化教育,转化学困生

吴树生

安徽省合肥市合肥八中教育集团铭传高级中学吴树生

摘要: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都会遇到很多不同类型的学困生,他们学无所学,更有甚者走向歧途,因此转化学困生是当务之急。本文旨在通过渗透数学文化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的人文价值教育,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获得都是要付出艰苦的劳动和辛勤的汗水,天上才不会掉馅饼的,这种情感的交流才能启迪学生,塑造他们的坚韧的品格。同时,通过让学生了解到中国古代数学在各个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国古代数学思想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对我们的生活所产生的积极意义,通过这样的教育,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增强了学生社会责任感。在课外活动中组织学生利用网络、图书馆、社会实践等资源,获取数据,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感受到学习知识的重要性和意义,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性和积极性。

关键词:数学文化学困生转化课堂课外活动

引言:在如何转化学困生方面,各类书刊杂志介绍了很多做法,本文旨在通过渗透数学文化教育,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好地理解数学的本质和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取得,都是要艰苦的劳动和辛勤汗水得付出。通过渗透数学文化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从而达到转化学困生的目的。

一、学困生的常见类型

1.情感意志薄弱型.

通过与学困生的交谈,发现许多学困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学习意志薄弱。由于没有良好的学习动机,缺乏学习的内部动力,因此不能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求知欲望低,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由于缺乏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意志和毅力,他们对数学产生畏惧心理,也有的学生缺乏自控力,平时贪玩,抵抗不住网吧、游戏机室的诱惑,成绩一旦下滑,产生自暴自弃的念头,从而成为学困生,对不懂的问题不去认真钻研,或者请教别人,而是马虎应付,遇难不究,抄袭了事,不想寻根问底。

2.自信心不足型。

在平时的解题过程没有步骤,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遇到一点问题他们缺乏积极思考的动力,不肯动脑筋,反而认为是自己不够聪明,这些都不是自己能解决的,害怕向别人请教,担心别人的嘲笑,总是把自己禁锢起来,表现出来的就是冷漠、漫不经心、避而不答、不与人交流,久而久之,造成误差积累,使学习更加困难,丧失学习信心。

3.责任感不强型。

不知道学习到底为什么,对社会的关心、家长的期待漠不关心,遇到问题不是勇于承担,而是选择逃避。对作业练习等应付了事,不重视考试,缺乏竞争意识,抱着我反正不会做,可有可无的态度参加考试。长此以往,严重缺乏社会责任感。

4.缺乏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习兴趣与学习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当学生对某门学科产生学习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力求掌握知识的理智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采取积极主动的意志行动,使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在没有兴趣推动下的学习活动,就会导致学生掌握知识、技能不系统,没有形成较好的数学认知结构,不能为连续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

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文化教育

数学崇尚实事求是的精神,具有可贵的质疑、怀疑和批判态度。数学崇尚独立思考、追求真理、判断的合理性和公正性,对事物不先入为主、不存偏见、不偏听偏信、客观公正、尊重事实、以理服人。这些构成科学精神的核心特征品质恰恰也正是人性和理性的思想精髓。

1.在概念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

为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通过一些有效手段刺激学生,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策略。在平时的备课过程中,应该注意对一些数学家相关的故事进行收集并作熟悉的了解,这样当在课堂上讲到相关内容、与学生交流、数学课外活动时就可以信手拈来,随时插入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的人文价值教育。

总之,以数学家为线索的数学文化源远流长、包罗万象,我们可根据教材所涉及的知识介绍不同层次的相关内容,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在公理的产生或定理证明过程中渗透数学文化

在我们所使用的这套教材中,有很多公理或定理,教学中若只关心证明过程和结论,往往显得很是枯燥无味,勾不起学习的兴趣。在平时的备课过程中,应该注意公理或定理产生的背景、时代特点等,再配以数学家在发现定理结论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劳动和持之以恒的追求精神,往往教学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在例题、习题讲解过程中渗透数学文化

例习题的讲解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感受到数学的思维理念是数学文化中的精髓,理念亦称观念,是看法、思想、思维活动的结果,是理性的概念。

事实上,在高考题中以数学文化为背景的考题,这几年不断出现,如:杨辉三角、赵爽的弦图、太极八卦图等。

三、在课外活动中渗透数学文化教育

数学教师还可利用周末、暑假、寒假等时间,组织学生利用网络、图书馆、社会实践等资源,获取数据,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感受到学习知识的重要性,增强学习的兴趣性和积极性。如通过网络了解以下事例:

1.洛杉矶警察局和加利福尼亚大学合作怎样利用大数据预测犯罪的发生。

2.企业组织利用相关数据和分析可以帮助它们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开发新产品、做出更明智的业务决策。

3.统计学家怎样利用大数据预测2020美国总统选举结果。

4.麻省理工学院怎样利用手机定位数据和交通数据建立城市规划。

5.随着医疗信息化发展,医疗机构利用大数据分析疾病产生的原因。

总之,要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教师只有结合学生实际,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努力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为学生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将数学文化的魅力真正融入教材、到达课堂、溶入教学,让学生理解数学,喜欢数学、热爱数学,从而主动探索,积极学习,从根本上达到转化学困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李文林.学一点数学史——谈谈中学数学教师的数学史素养[J].数学通报,2011,(4):1-5

[3]张小华《弘扬数学文化的若干尝试》.中学数学研究,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