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料的科学使用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08
/ 2

土壤肥料的科学使用方法

李杏

河北省邢台市任县光明路农业局河北省邢台

摘要:土壤施肥工作的科学合理性,关系到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质量。因此,相关从业工作者应对当前土壤施肥的错误进行分析,并积极解决相关问题。另外,肥料施用的推广应当得到进一步加强,确保我国农业生产力的稳步提升。文本针对土壤肥料的科学施用及推广开展探究。

关键词:土壤肥料;科学施用;推广

引言

技术水平的提高对于我国的经济建设发展能够起到重要作用。现阶段在针对农作物进行土壤施肥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其肥料施用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控制。此外,对土壤肥料的推广方式方法进行更好的分析,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肥料施用不当的问题发生,从而有效加强我国的农业技术水平。

1、土壤肥料科学施用的必要性

1.1生态环境平衡被破坏

在农业生产中,土壤施肥这一环节不容忽视,如果不能使用正确、科学合理的措施施用土壤肥料,就会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造成严重影响。例如,磷肥中的钙、镁、铁、锌;氮肥中的砷、镉等金属元素。如果农民在对土壤肥料施用过程中,没能把控合适用量,就会对土壤造成重金属污染。生态系统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任何一方面受到污染,便会导致其他方面受到影响,如土壤被污染后,就会引起水污染、大气污染等,从而破坏整个生态环境,进一步导致人类的身体健康受到威胁。

1.2土壤中养分流失

在土壤施肥过程中,流传一种将人们引入歧途的不科学说法,那就是要想土壤有肥力,就必须提高土壤肥料的浓度,农作物的生长就会越来越好。针对这种错误观点,有科学家进行了专项研究,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大部分区域耕地土壤的全磷元素范围在0.2~1.1g/kg,有效磷标准在10mg/kg以上则表示含量充足,在5mg/kg以下则表示含量较少。这足以说明土壤肥料的浓度与土壤肥力不成正比。如果不使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施用土壤肥料,不仅不能提高土壤肥力,还会导致土壤中铁、锌等元素的有效性降低,从而使土壤养分流失。

1.3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在农作物生长中,对土壤施肥是为了促进农作物健康生长,帮助农作物加强光合作用和有机物的合成,从而加快氮元素的代谢过程,使农作物的抗逆性得以提高。要想提高我国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科学合理的施用土壤肥料是重中之重,只有加强基本工作,才能为以后工作打下良好基础。若在农作物生长时使用错误方法施用土壤肥料,则会引起相反效果,使农作物不能正常生长,从而降低其产量及质量。例如,施用过量肥料会使农作物出现发育提前、茎叶早衰等现象;过量施用磷肥,会增加农作物中纤维含量,烟草植物燃烧性能变低等现象;施肥过量引起土壤浓度偏高会造成种子燃烧、损害幼苗等;施用过量氮肥会造成农作物易受虫害影响、晚熟等;这些不科学的方法都将严重威胁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2、受不合理施肥的影响

人口的不断增长使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为了满足农业生产需求,也为了保证国内人口有足够的粮食补给,在提高农产品产量的同时,也要为农产品种植提供更大的空间。施肥是提高有限空间内农产品产量的重要手段,但不合理施肥会产生很多问题。

3.1土壤酸化与板结

长时间不合理使用化肥会对土壤的酸碱度造成破坏,让土壤中钙含量升高而产生板结问题。已被酸化的土壤和板结土壤会对肥力的吸收造成阻碍,进而无法为农作物提供足够的生长元素。在没有足够元素补给的同时,有害金属含量也会不断增加,在随着雨水向下渗漏以后,进一步加重土壤的贫瘠化。

3.2水环境影响

过量使用氮肥和磷肥,虽然能够为土壤提供足够的养分,但也会对地表水造成污染,从而致使地下水受到污染,造成地下水中的氮元素含量超标,磷元素含量也随之上升,最终导致原有的水环境被破坏。

3、土壤肥料施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了保证农作物正常生长需求,适当施肥是最有效的解决办法。但是,我国正面临化肥资源短缺和浪费严重两个阶段性问题。尽管许多地区都有足够的磷矿资源可供开采,但对于钾肥资源的需求量正逐渐提高,存在实际生产无法合成大量钾肥问题。所以,这种肥料依然需要依赖进口才能够满足使用要求。还有一些不可再生的资源正在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发展进程,想要保证农业更快更好的发展,既要有可靠的生产方法和资源购进渠道,还要避免规模化养殖业对环境造成的破坏,进而造成资源浪费情况。

4、土壤肥料科学施用及推广措施分析

4.1科学施用有机肥,减少农作物的危害

在农业产品种植过程中可以使用牲畜类粪尿肥、绿肥等无污染的肥料,针对农作物的生长需求、土壤肥力综合情况及有机肥的种类等制定相应的施用方式,提高有机肥的施用科学性。在土壤种植过程中可以使用富含磷元素、钾元素及氮元素的猪粪,待猪粪腐熟后用于土壤施肥过程中,特别是在排惯性较好的热潮土壤中较为适用,相对于猪粪来说,牛粪养分含量较低,在施用牛粪过程中应将牛粪晒干后在加入适量的草木灰,将牛粪养分含量提高后再施用。在使用绿肥的过程中不仅能加快农业产品的吸收,还能转化土壤中难溶性的养分,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性状,促进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在施用绿肥的过程中应根据农作物的生长需求决定施肥量,注意控制绿肥的使用量,减少农作物迟熟现象的发生。

4.2科学合理的施用化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及质量

在施用化肥的过程中应严格对化肥的施用量进行控制,禁止同一种化肥单次施用过量及重复使用的现象出现,减少土壤板结及破坏土壤正常结构、降低土壤的生物活性等现象的出现。在少雨干燥的天气中合理控制化肥的使用量能缓解土壤盐碱化的现象,增加土壤的肥力,促进农作物的生长,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及质量。在施用化肥的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土壤、农作物需要什么再合理制定施肥计划,如果有条件还可以检测土壤及农作物的需求,在掌握土壤供肥及肥料释放的相关条件特点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化肥种类,合理进行用量的调配,提高施肥的科学性特点。

4.3土壤肥料的推广措施

在农作物生产过程中土壤肥料能显著促进农作物的生长,近年来土壤肥料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相应的问题及不科学施用肥料的现象,因此有效的土壤肥料的推广措施显得尤为重要。只有随着市场经济环境及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等采用高科技的技术及手段开展相应的专业人员亲自示范指导,专业热线电话的咨询服务、技术下乡活动、肥料施用培训班、电视广播宣传等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农民们对于肥料施用的知晓程度,及时有效地帮助农民解决实际土壤肥料施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土壤肥料施用的科学推广,提高科学施用肥料的程度,减少对农作物产生的影响,减少破坏生态平衡的现象的出现。

结束语

随着我国各行业的快速稳定发展,我国经济水平呈现出不断上涨的态势。作为农业大国,如何加强农作物的生产技术水平,确保农业生产力得到加强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农业生产管理中,土壤肥料的应用十分重要,若肥料使用不得当,则会对农作物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在土壤肥料的施用过程中,相关从业人员应当采取科学化的管理方式,确保土壤肥料使用正确,为我国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做出贡献。对如何科学的使用土壤肥料提出了一些见解,并在此基础上,对肥料施用的推广方式带来了一些建议。

参考文献

[1]周绪全.土壤肥料科学施用以及推广问题探究[J].农业与技术,2017,37(12):19.

[2]李雅男.浅谈土壤肥料科学施用及推广问题[J].农业与技术,2016,36(14):7+32.

[3]段琼艳.土壤肥料科学施用及推广问题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6,36(03):37-38.

[4]宋树林.土壤肥料科学施用及推广问题探讨[J].农技服务,2015,32(05):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