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教学方法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12-22
/ 2

中医内科学教学方法探讨

梁治学1胡燕2

梁治学1胡燕2(1上海中医药大学201203;2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甘肃平凉744000)

【摘要】《中医内科学》是一门临床学科,根据中西医结合专业专科医学教育的特点,需强化概念、病因病机讲解,注重相关知识的融合,联系中医基础、西医知识、研究进展、临床实践,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中医内科学教学方法探讨

《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阐述内科所属病证的病因病机、证治规律,并采用中医方药治疗为主的一门临床学科。它系统地反映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因而是中医学科的主干课程,也是临床其它学科的基础课、桥梁课,是必须学好的一门临床专业课。根据我校中西医结合专业专科医学教育的特点,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体会到教好《中医内科学》,需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强化概念的讲解,起到提纲携领的作用

每一个病证的概念是同学对该病的初步认识,不能简单解释,应给予病证一个全面而准确的概念。对于大多数病证的概念从以下五个方面予以讲解:①病证的字面义及引申义、有些病证只有解释了字面义才能理解引申义即病证本身意思。②病因。③病机,只有知道病因才能推理出病机,进而理解为何出现临床表现。④主要临床表现即主症。⑤便于理解病证发生的部位及脏腑。如胸痹对概念,胸指胸中,痹是痹阻不通的意思,胸痹是由于寒邪内侵、饮食失调、情志失节、劳倦内伤、年迈体虚等因素导致心脉痹阻所引起的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心系病证,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这样,同学们可以从病证的字面义及引申义、病因、病机、主症、病位五个方面全面而准确地认识该病,给之后的讲解起到提纲携领的作用。

2突出病因病机,强调审因审机论治

中西医结合专业中医内科学面对的是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对他们而言,大部分中医基础课程已经学完,许多学生迫不及待的将注意力投向对病证的临床治疗而忽视了对中医基础理论的深刻把握,特别是忽视对病因病机的认识,而病因病机又是中医内科学的重要教学点。病因病机是导致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及其结局的原因和机理,它是临床辨证论治的依据,又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指南。只有对病因病机有了清晰的把握,才能真正在实践中得心应手,将理论运用到实践指导中去。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个别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多注重讲授自己的临床实践经验,而忽略了结合病证重新对病因病机进行诠释讲解。事实上,中医内科病证都各有自己的临床特点和病机变化,只要掌握不同病证的特点和病机,就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各类疾病的发展脉络及其不同病证的鉴别。如:对肺系病证进行分析时,首先就要找出这一类疾病病因病机的规律性是以外感病因为主,导致肺气失于宣发肃降的病机特点,其次应找出每种病证的特殊性,如感冒、咳嗽、哮病皆可因外因引起,其中感冒以风邪为主因,常夹寒热之邪,故以风寒、风热之证多见,因病邪在外,病机则以卫表不和为主;咳嗽以“风寒”居多,在病机上强调以肺气上逆为主;哮病有其发病的病理基础,就是伏藏于肺的痰,每因外邪等因引动而触发,病机则以痰阻气闭,肺气失于宣降,引动伏痰为主。

3注重前后章节和基础知识的融合,加深对病证的认识和理解

专科使用的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涉及59个常见病证,学生普遍反映内容冗繁,难懂难记,因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系统总结规律和特点是非常重要的。经常采用穿叉引证的方式,将各种不同病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比较来讲解。如:在讲述病机时,同是胃气上逆的病机可造成呕吐、反胃、呃逆、嗳气等不同病证,而各病证又具有不同的特点,呕吐是使胃中之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病证;反胃则以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为特点;呃逆则表现为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难以自制;嗳气乃以发出沉缓的声音,伴酸腐气味,食后多发为特点。又如:在解述病证时,瘀血证选取的代表方剂是血府逐瘀汤,但此方可同时用于眩晕、头痛、痫病等瘀血证中,而每一病证又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在学习临床运用时需要根据病证的特点在药物的加减、药量等方面进行区别。如瘀血头痛须考虑到头居于人体之最高位,手足三阳经亦上会于头,因而临床治疗头痛,可根据头痛的部位,参照经络循行的路线,选择不同的引经药物;痫病的患者往往加用熄风定痫的药物。这样就能将前后的教学内容和基础知识融合贯穿起来,便于记忆,加深理解。

4紧密联系中医基础、西医相关知识、研究进展、临床实践,学以致用

临床教学中总会发现一些学生在中医内科学课程学习结束后收效甚微,表现为学难致用,一旦进入临床手忙脚乱,仍感无从下手。其实根本原因,是因为学生此时还未具备系统的中医内科临床思维能力。造成这一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方面与我们现有的中医内科学的课堂教学方法与内容有一定的关系。既往以老师讲授为主,很少给学生留有互动和独立思维的空间,对此可利用一些课时引入一些以病例讨论为主的讨论教学,让学生充分发言讨论,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为进一步临床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拓展,可穿插中医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新进展和前沿成果、以及与该病证相关的西医知识,使中医理论与科研、临床紧密结合起来,并增加一些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实例,提高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如在讲述中风病时考虑到传统中医治疗中风病的特色及目前中风病的治疗趋势,不仅对治疗的方药进行分析解讲,也相应的介绍临床常用的针灸、康复、心理的治疗及综合方案的实施及预防调护。

5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使教学内容形象和直观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给中医内科学的教学现代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单纯用语言表述讲课内容学生难以理解掌握,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教学内容形象化、直观化。如:中医内科的许多病证都具有典型的症状特点,中风病人的活动不利、语言蹇涩、口舌歪斜;痹证患者的关节僵硬、肿大、变形、屈伸不利;痫病病人的多种发作形式等皆可录制下来,借助声音、视频、文本等的综合应用,使学生看得见、听得懂,变抽象为具体、深奥为浅显易懂、枯燥为生动,从而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6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培训学生的动手能力,一直为我们所重视。长期以来,教学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探索,总结出许许多多的教学方法,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比如案例教学法,在讲授某一种中医内科疾病之前,先提出一个临床病案,明确目标和要求,交由同学们去阅读教材和参考书,边读,边思考,边记笔记,做好发言的准备。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全班讨论,根据病案的要求从理、法、方、药各方面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展示自己的创新意识、思维方法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发展得到充分的发挥。为了检测这种新教学效果,可实行阶段测验病案分析,达到改革教学方法的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罗丽娜.内科教学中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和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05,23(10):70.

[2]刘宾娜.多媒体在诊断教学中的应用[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5,26(4):81.

[3]王德燕,董辉光,王建明等.成人高教中西医结合专业中医内科学教学法思考[J].中医教育,2007,(0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