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例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输注病毒灭活血浆前后T细胞亚群变化的临床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3-13
/ 2

100例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输注病毒灭活血浆前后T细胞亚群变化的临床意义

王妍崔惠芹赵连锋王建姜英马俊

王妍崔惠芹赵连锋王建姜英马俊

山东省滨州市中心医院结防院感染性疾病科山东省滨州市251700

摘要:目的探讨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输注病毒灭活血浆前后T细胞亚群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100例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成一般治疗组和血浆输注组,治疗前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并测定患者的血清IgA、IgG、IgM及补体C3、C4水平。结果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治疗前外周血CD8+明显升高,CD3+、CD4+及CD4+/CD8+比值较正常对照明显下降。两组治疗后CD8+明显下降,CD3+、CD4+及CD4+/CD8+比值明显升高,较治疗前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血浆输注组血CD3+、CD4+及CD4+/CD8+比值显著高于一般治疗组,CD8+显著低于一般治疗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治疗前血清IgA、IgG、IgM明显高于正常,补体C3、C4明显低于正常。治疗后血清IgA、IgG、IgM明显下降,补体C3、C4明显升高,治疗后两组比较,血浆输注组血清IgA、IgG、IgM水平略高于一般治疗组,无统计学差异;但血清补体C3、C4水平高于一般治疗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输注病毒灭活血浆能提高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

关键词:乙肝肝硬化;腹水;病毒灭活血浆;T细胞亚群

CHB在经历反复的炎性损伤后部分病人可发展至肝硬化,HBV相关肝硬化患者一旦进展至失代偿期,常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腹水、脾功能亢进、肝性脑病等并发症,死亡率明显增加。腹水是失代偿期肝硬化的常见临床表现,约50%肝硬化代偿期、无合并症患者10年内疾病会进一步发展,出现腹水,腹水的发生机制较复杂,腹水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涉及肝脏、肾脏、血流动力学以及神经激素因子等,乙肝肝硬化患者并发腹水可表现为顽固性,通过综合治疗尽快稳定肝脏合成储备功能,改善患者免疫功能,促进腹水消退,是治疗的主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对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输注病毒灭活血浆前后T细胞亚群变化情况进行探讨,进一步分析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输注病毒灭活血浆治疗对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滨州市中心医院结防院2012年2月至2014年5月住院的100例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一般治疗组和血浆输注组,治疗前后测定患者的血清IgG、IgM、IgA及补体C3、C4水平,同时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的T细胞亚群。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临床诊断、CD4,入选标准:均由乙肝五项定量检测、肝胆胰脾双肾腹腔彩超确诊为乙肝肝硬化合并腹水,诊断均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的诊断标准,同时除外自身免疫性疾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合并其他慢性病毒感染如HCV、HIV,伴有心、脑、肾、肺等慢性疾病及妊娠、哺乳期妇女,两组治疗前年龄、性别、IgA、IgM、IgG、C3、C4、CD3+、CD4+、CD8+无统计学差异(P>0.05)。

二、实验室检测和正常参考值

采用雅培ci8200检测模块,应用i2000全自动免疫发光仪、c8000生化分析仪及BDFACSCalibur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IgA、IgG、IgM、补体C3、补体C4、CD3+、CD4+、CD8+数值变化。正常参考值:IgA0.47~2.69g/L,IgG6.4~13.2g/L,IgM0.41~1.32g/L,补体C30.8~1.60g/L,补体C40.2~0.40g/L,CD3+55.00%~84.00%,CD4+31.00%~60.00%,CD8+13.00%~41.00%,CD4+/CD8+0.50~3.00。

三、方法

所有入组病人均在给予核苷类药物抗病毒治疗基础上,一般治疗组给予保肝利尿药物,限制钠、水摄人,稳定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同时加强营养支持治疗。血浆输注组除上述一般治疗外,静脉滴注病毒灭活血浆200ml每日1次,连续3天,停1天,重复3次为1疗程。治疗前后均采取清晨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和补体(C3、C4),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

四、统计学处理

连续型变量服从正态分布,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根据方差是否满足齐性检验,采用t或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所有数据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处理,双侧检验,α=0.05为检验水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一、一般治疗组和血浆输注组治疗后比较

治疗后两组比较,血浆输注组血清IgA、IgG、IgM水平轻微高于一般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血清补体C3、C4水平高于一般治疗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血浆输注组血CD3+、CD4+及CD4+/CD8+比值显著高于一般治疗组,CD8+显著低于一般治疗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二、两组治疗后比较,见表3。

免疫球蛋白IgA、IgG、IgM、补体C3、C4、T细胞亚群比较

讨论

肝脏本身存在天然免疫细胞,人类成熟T细胞可分为CD4+T细胞和CD8+T细胞,乙型肝炎肝组织内浸润的优势淋巴细胞是CD8+CTL。感染HBV的肝细胞膜上表达HBcAg等HBV抗原、MHCI类分子和ICAM-1三种蛋白分子。ICAM-1和CTL表面LFA-1相互作用,增强CTL对靶细胞表面的靶抗原和MHC-1分子的“双识别,强化CTL对肝细胞的结合、攻击和破坏。病毒长期存在体内不断破坏肝细胞导致正常肝细胞减少,肝脏功能随之下降,病毒持续不断破坏肝细胞引发机体炎性反应,致使不断损耗免疫细胞,从而导致免疫细胞明显下降。T细胞参与调节乙肝的免疫病理变化,在清除乙肝病毒同时又因导致免疫损伤引起病变加重,T细胞亚群可以直接反映出细胞免疫功能状态。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凝血因子大部分在肝脏合成,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通常存在凝血功能异常,血浆采用病毒灭活技术处理,除能有效地灭活血液成分中可能存在的病毒外,更重要的是对血液成分的功能无显著性影响,保证了血液成分的足够疗效,关于病毒灭活血浆适应证并无明确规定,在采血后6—8h内完成制备的病毒灭活血浆与新鲜冰冻血浆(FFP)适应证大致相同,给患者输注病毒灭活血浆可以补充大量白蛋白、免疫球蛋白、补体、凝血因子等物质。研究表明,在慢性HBV感染的不同阶段,HBV感染导致的机体免疫功能紊乱,细胞免疫功能下降,患者的外周血CD4、CD8计数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病毒灭活血浆含有大量白蛋白、凝血因子、免疫球蛋白,输注后血免疫球蛋白水平理论上应有所提高,但本研究监测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输注血浆后免疫球蛋白水平表现为明显下降,分析原因与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本身存在的体液免疫调节异常经过治疗后改善有关,肝功能的有效改善使体液免疫功能得到恢复,促使免疫球蛋白水平有所下降,通过输注血浆引起的免疫球蛋白水平升高被抵消。

总之,输注病毒灭活血浆可以提高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徐国光译,巫善明审校.成人肝硬化腹水治疗最新推荐的实践指南(美国肝病研究会实践指南委员会)[J].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2010,6(1):15-27.

[2]郑秀全,肖佛义,陈长旦.肝硬化患者腹水治疗的临床探讨[J].中外医疗,2013,20:65.

[3]贾继东,李兰娟.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1,(1):113—128.

[4]何西林,李玲.乙肝肝硬化失代偿与外周血CD4+T细胞关系[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6):100-101.

[5]田瑛,邱志峰,李太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和意义[J]中华医学杂志,2005,85(47):3354-3358.

基金项目:科研立项:滨州市2014年科研立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