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校长的非权力影响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5-15
/ 1

再谈校长的非权力影响力

吴文超(泰州市博日电脑技术学校江苏泰州225300)

【关键词】校长;非权力;影响力ReturningontheNon-powerinfluenceofChancellor

WuWen-chao

【Abstract】Basingonanalyzingthenon-powerofchancellor,chancellorcanexertagreatinfluenceinschoolmanagementbyhisorherintelligence,diligence,achievementandaffections.Writingthisarticleistogivesomeadviceonhowtoformnon-powerinfluencesoastogetschoolsandinpidualsmakeunceasingprogress.

【Keywords】Chancellor;Non-power;Influence校长是学校的精神领袖,校长行使职权时,能发挥出对学校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力量,这种力量外在、理性,具有阶段性、支配性、强制性。然而,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校长借助人格魅力,将职权的行使与品德、学识、能力、气质等自身素养结合在一起所产生的信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却有着超越权力的力量,这种力量内在、感性、持久。这两种影响力相辅相左成、相得益彰,但前者因权力因素而冷峻、理性,后者因非权力因素人本而感性,一旦职权停止,前者会戛然而止,而后者却绵延不断,像清泉滋润人们的心田。

非权力影响力对校长自身形象塑造和治理学校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首先,它能催化校长的自信力。人格魅力是校长职业生涯之灵魂,自信是校长生命里的阳光,校长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自能默无声息地向师生携带和传递着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感召力定会远远超越于说教之上。其次,它能增强校长的凝聚力。市场经济下多元思想的碰撞、面对问题学生因心理受挫而形成职业倦怠,常常导致教师心理失衡、教育情感衰竭,校长对自身情绪的自我觉察与控制,EQ指数的提高,无疑会时时强化着自身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再次,它能引发教师的创造力。校长教育教学象教授、经营管理象经理、学校管理象家长,既当决策者又当实践者,既是“百事通”,更是“万事通”,其品质、学识、才华的磁力必能将教师凝聚于创新的旗帜之下,本是“山羊”式的教师耳濡目染,其开拓进取的壮举自然会演变成“雄狮”。第四,它能勃发教师的内驱力。校长大事难事亲历亲为的气度,读书、教书、写书的嬗变经历,不仅体验下属工作的艰辛,更能激励教师在“校长亦能如此我亦能如此”的自信中奋起,这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谋略,更能驱动教师以校长为师、不断向善的内在需求。

诚然,非权力影响力并非任何领导所赋予,而要靠校长自己去争取。在创新时代呼唤现代校长之际,校长怎样来提升自身的非权力影响力呢?笔者以为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1.以“品”为本,育好根基优秀的品格是赢得非权力影响力的前提,校长首先要完善好自身的品行修养,努力做到“德、廉、公、信、诚”,在市场经济社会,窨通“苟富贵,毋相忘”之道的教师最欣赏的自然是校长的诚信与廉洁。

2.以才为泉,开拓源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才能是校长的能源库,是获得非权力影响的重要源泉,一个有才华的校长,既能外借助力,又能内挖潜力,激发活力,形成合力,无须刻意调动,在其才华便驱动教职工拼搏进取,推动学校持续发展。

3.以“勤”助力,把握根本勤是人责任性的外在表现,校长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取决于校长能否吃苦、勤快,称职的校长应体现出“四勤”,脑勤——长于思考;腿勤——深入实际;口勤——适时沟通;笔勤——善于总结。对现代校长而言,勤于自勉,以身示范,工作自能一呼百应、游刃有余。

4.以“绩”增势,强基固本出成绩、创实绩、留业绩是校长工作的落脚点,然而,只会管钱花钱、不能完善学校目标定位、结果评估等管理流程的校长并非好校长,只有通过管理育人为学校留下办学精神和特色的校长才能持久地享有崇高声望。

5.以“情”润色、锦上添花“情”似催化剂,能加速人与人、心与心之间的融合反应;情好比调色板,能使各种颜色和谐搭配,亮丽纷呈。以人为本的校长自然会明心情、通人情、重感情,面对形形色色的员工、盘根错节的关系,均能变“官”为民,平心为人;变“硬”为软,潜心观理;以“仁”为善,宽心容物;知仁善任,定心做事。

总而言之,校长的人格魅力是由品格、智慧和才能凝结而成的,校长要理智地以全新的理念诱导人、以昂扬的精神振奋人,以务实的作风感召人,以健全的机制激励人,以真诚的爱心凝聚人,以宽广的胸怀容纳人,校长只有充分发挥好自身的非权力影响力,才能把人管好、把事做好,从而获取学校和个人可持续发展的“双赢”。现代教育呼唤现代校长,但愿校长们“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作者简介:吴文超(1976-),男,汉族,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本科学历,学士学位,现任学校德育副校长,泰州市英语课题教研中心组成员。主要从事中职英语教学、研究和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