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字缝合在剖宫产术中子宫出血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丁字缝合在剖宫产术中子宫出血的应用

杜小宇

杜小宇

(礼县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742200)

【摘要】目的探讨丁字缝合在剖宫产术中子宫出血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10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患者,经常规治疗不能控制出血时,运用子宫丁字缝合术。结果10例均抢救成功,有效止血,保留了子宫,效果显著。结论子宫丁字缝合术是抢救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有效方法之一。

【关键词】剖宫产术中出血丁字缝合术

【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9-0177-02

产后出血为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1]。剖宫产是产科最常见手术,是解决难产与产科并发证的主要手段,剖宫产术时除胎盘剥离面出血外还存在手术切口出血,故出血量多于阴道分娩出血量。国内报道剖宫产的子宫切除率为0.45%~0.61%[2]切除子宫使年轻妇女丧失生育功能,给产妇带来严重身心创伤,因此,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有效的控制剖宫产大出血,保留产妇的子宫是广大医务工作者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问题。本院自2009年以来,采用子宫丁字缝合术救治10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取得了显著疗效,避免了子宫切除,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院于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因各种原因行剖宫产分娩孕妇300例。发生剖宫产产后出血28例(9.31%,28/300),年龄21~40岁,孕周36~42周,新生儿体重2250g~4510g。其剖宫产指征为:产程延长或滞产12例,双胎2例,巨大儿2例,子闲前期(重度)1例,妊娠期高血压1例,胎盘早剥2例,前置胎盘(部分性)3例。胎位异常5例,所有病例均无血液系统疾病,除一例妊娠期高血压外,其余均不伴内外科合并症。均采用硬膜外麻醉下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其中18例经常规处理子宫收缩恢复正常,出血减少未再实施缝合止血术,剩余10例经常规处理仍出血的患者,未行子宫动静脉结扎,直接实施子宫丁字缝合术,出血控制,效果良好。

2治疗方法

2.1常规法所有病例均采用了子宫体及静脉注射缩宫素,按摩子宫,出血部位“8”字缝扎,米索前列醇舌下含服,宫腔纱布填塞等综合止血措施,经5~10min观察,证实无效后即行丁字缝合术。

2.2丁字缝合术,A子宫加压:两手垂直加压子宫体,若出血减少则估计该术能成功。B快速缝合子宫切口,用大圆针1号可吸收丝线从子宫切口下缘右侧中外1/3处进针,垂直连续锁边缝合子宫切口,子宫膀胱反折腹膜覆盖包埋切口。C用大圆针,1.0可吸收合成线将子宫前后壁“丁”字缝合,即于子宫底部到子宫体部贯穿子宫前后壁纵行缝合5针,然后观察子宫出血,见出血明显停止,患者血压稳定。D术后24h内密切观察子宫硬度及阴道流血情况。

2.3子宫丁字缝合术后子宫仍收缩乏力,继续出血则再行其它方法。

2.4出血,子宫不收缩,生命体征恶化,尿量<30ml/h或无尿。

3结果

3.1一般情况本研究所观察10例患者术中见子宫柔软,严重者松软如囊状,术中出血量为700~1800ml,并有不同程度的头晕、心慌、脉搏增快及血压下降等,经常规方法处理止血无效后行丁字缝合术。

3.2止血效果术中根据失血量多少及一般状况,观察处理同时均给予适当输血补液。其中18例常规处理达有效止血标准,有效率64.11%(18/28)。余10例患者子宫出血量较前减少,但均未达有效止血标准,遂加用丁字缝合术,结果10例患者均于术毕子宫开始收缩变硬,色泽渐转红润,阴道出血减少。观察15~30min,无异常阴道出血,有效率100%(10/10),成功保留了子宫。

3.3随访情况术后24h内10例患者子宫硬度均较好,24h内阴道流血量平均约为80ml,生命体征平稳,24h后阴道无明显流血。产褥期随访未出现晚期产后出血及感染,无其它并发症。其中5例术后随访1~18个月,月经恢复正常,无子宫粘连,其余5例患者外出务工,未能随访到。

4讨论

4.1子宫丁字缝合止血原理当发生顽固性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时,有时单纯缝扎子宫动脉也可能无效,本组止血成功率为100%。丁字缝合术利用机械力学使子宫处于纵向压缩状态,交织于肌纤维间的子宫壁间血管被有效挤压,血窦关闭,出血停止,从而增强止血效果,使血窦关闭而止血。其在控制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方面,止血效果明显、快速、更易掌握,操作更简单。

4.2丁字缝合术技术:①该术式于缝合子宫切口后进行,使子宫得以保持完整解剖结构,有利于子宫张力的恢复。②于子宫底部到子宫体部贯穿子宫前后壁纵行缝合,子宫下端缝合,避免缝线从子宫上滑脱。③该手术是运用缝线缝合子宫底部体部前后壁,不横行经过子宫下段,不至于使子宫下段及宫颈太缩窄而致宫腔积血,子宫粘连;同时缝线容易拉紧,手术时间短,止血快速。

4.3术中缝线选择及其意义理想的缝线为可吸收、张力维持48~72h,且对组织刺激小。目前习惯使用1.0可吸收合成线,这种单纤维缝线柔韧性强,操作方便,易于打结,组织内不起化学作用,120天后完全吸收。采用这种缝线,使已紧压的子宫肌壁间血管至少在48~72h持续有效止血。随后缝线强度渐减直到完全吸收,保证受术女性生殖系统恢复原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并防止因缝线化学反应所致盆腹腔脏器粘连。

4.4临床应用效果评价及前景展望本组10例剖宫产术中顽固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子宫丁字缝合术后,均达止血目的,其疗效显著。这种缝合止血术术式操作简单,止血迅速、有效、安全、损伤小,能保留子宫和生育功能。该手术无需特殊器材和设备,对术者技巧要求不高,易于在基层医院推广。因此,可作为抢救剖宫产顽固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行之有效的保守性手术措施之一。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05.

[2]曾荔萍.产科急症子宫切除41例临床分析.实用妇产科杂志,2004,20(4):255.

[3]李小毛,梅志雄.剖宫产术中异常大出血的处理.见:李小毛,段涛,杨慧霞之编.剖宫产热点问题解答.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11:135-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