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药物用量差异的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古今药物用量差异的因素分析

魏秀玲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大屯煤电公司中心医院221611

摘要:通过考量古今中药用药剂量出现差异的的相关因素,思考古今用药剂量折算对于现今中医临床药物剂量的应用价值,意在精确现今中药药物剂量,实现精准用药、精准治疗,达到提高临床效果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古今;中药;剂量;折算

中医药作为一种文化经过几千年的传播,用实践证明了其临床诊疗的有效性,但是随着中医药的发展,相同的方剂在古代的用量应用在当代是否可行并且妥当,这个问题值得我们中医药人深思。相关文献表明,古今中药典籍中,中药药物用量差异相对较大,中药药物剂量直接关系到临床用药安全、用药效果等方面,和中医临床密切相关。因为一些历史的原因,在不同时期的中药药物剂量换算方法也不一样,因此形成了后人对于一些方剂中药物剂量上的认识存在较多争议。

1古今中药药物剂量差异

东汉时期《伤寒论》的著成可以说是中医药方剂学科书籍的鼻祖,从当时东汉时期的度量衡标准考虑,丘光明的《计量史》一书中写出,东汉时期的一斤约等于220g一225g,一升约为200ml左右,一两约为13.9g。以大柴胡汤为例,《伤寒论》中写出柴胡半斤(味甘平)、黄芩三两(味苦寒)、芍药三两(味酸,微寒)、半夏半升(洗,味辛温)、生姜五两(切,味辛温)、枳实四枚(炙,味苦寒)、大枣十二枚(瓣,甘温)、大黄二两(味苦寒),而现代方剂大柴胡汤的用量是柴胡12g,黄芩、芍药、半夏、枳实各9g,生姜15g,大枣4枚,大黄6g,这样折算再对比现今的中医临床用药我们不难发现,《伤寒论》中方剂的用药剂量大约是现今临床用药剂量的4一5倍左右。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不同朝代的中医药学者对于中药用药剂量的问题都有着不同的认识,所以不难看出“中医千古不传之秘在于量”。

2古今药物用量差异的原因

2.1不同时期的折算方法。

不同历代的中医学者都已经注意到了度量衡制度的不统一,这种度量衡上的不统一导致了中药在用药方面上各个时期都有着不同的剂量。各个时期不同的医者都有着不同的见解,李时珍认为“古之一两,今用一钱”;王朴庄认为“古一两,今七分六厘”;林亿认为“定以古之三两为今一两”。东汉张仲景的著作《伤寒杂病论》中的一些方剂,其中仅一味药物的剂量就是几两或几升,如果用现代的度量衡去折算古代药物剂量,则药物剂量相比较大。目前,对于历代与现代之间的折算已经有了可行的换算方法,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中的《方剂学》等教材中中药剂量大多应用的都是3g、5g以及3和5的倍数,其中已经在一些度量衡研究文献中有部分讲述,《古今药量考证》之中指出,古方一剂大约是现代的三剂药,汉代的1两等于现今的3g左右来计算;而《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认为东汉时1两等于现今的15.625g,这也就是造成了当今方剂以3g、5g及其倍数的剂量为主的部分原因。

2.2不同时期的度量衡存在差异。

宋代可以说是中国度量衡划分的分水岭,最早的药秤还没有大小区分的时候,药物剂量换算单位除了斤和两以外,就开始有了钱、分、厘、毫等,相关文献记录到1986年7月,度量衡斤两钱的换算才转变成500g、50g、5g。宋代到清朝末期的换算相对较为混乱,部分书中有记载1两等于现今剂量的37.30g,在民国到1986年之间医药剂量是每斤有16两,每1两是31.25g。

2.3对中药剂量和药物药性的认识不同。

在我国的不同时期和不同朝代,学者对药物用药剂量的认识都存在许多差异。以单味药附子来谈,中药附子辛、甘、大热并且有毒性,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得到,东汉时期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中一些应用生附子的方剂之中比如四逆汤、茯芩四逆汤、干姜附子汤、通脉四逆汤以及四逆人参汤等方剂。张仲景所用的附子以生附子居多,其附子的用量书中有明确说明均不能超过1枚,主要作用都是回阳救逆。四逆汤中的表述“强人可大附子(20g左右)一枚,十姜三两”,“强人”所表示的是人身体比较高、体重比较重等基本情况,而不是人体的基本素质,具体用药还是根据人的基本情况而定。《伤寒论》中附子多为2枚,少则1枚,若有大用者必明言之。后来对于附子的用量,不同的学者都有着不同的认识,两晋南北朝《刘涓子鬼遗方》中认为计量范围应该是2两(约28.8g),因为其小有毒性,所以应该加以控制剂量;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附子应用代表方枳实理中汤用量为2两(约74g)。用量大同样有用量大的道理,加上不同时期度量衡的不统一,对中药药物剂量的大小以及药物药性的认识也相对的有所不同,包括现今时期仍然有诸多应用大剂量附子的案例,《神农本草经读》云:“凡物性之偏处则毒,偏而致无可加处则大毒”,若人处在一种阳气衰竭的时候,用相对适宜剂量的附子之大热之偏,以偏纠偏,便可救逆回阳。

2.4中药质理差异。

对于中药的加工、炮制等方法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能会导致用药剂量的不同。徐迥溪曾经认为:“况占时之药,医者自备,皆用鲜者,干则量减,如生地黄、麦冬等类药,俱鲜人而干小”。这说明中药的鲜干之间存在不同的差异。药物在干燥的过程中,植物体内的一些酶以及组织失水会破坏一定的有效成分。另外,一部分中药材在清洗的过程中也会有些许有效成分流失,所以在用药时提高相应剂量也属正常情况。

3关于影响中药剂量的相关因素探讨

中药剂量差异和许多因素有关,首先从药物自身的角度出发,不同质理药物的有效成分会有所不同,就如上文提到药物的鲜干。同时对于一些加工不当或者是储存不当的中药材也有可能出现有效成分析出的现象,导致临床用药剂量加大;另外,中药的煎服对于用药剂量也有一定影响,东汉张仲景的经典方之中都有标明每剂方药只可一次煎煮,多数分三次服用,煎煮次数越少,有效成分则会越少,这样相对剂量就会增加;再次,就是临床医生对于不同证型所开出的方要酌情根据患者病情来抓主证,结合辨证论治对症下药,用药少且精准,在一定程度上也和近些年新提出的概念“精准医学”不谋而合;同样有的医生也会考虑到其他因素采用综合诊疗,在一些经典方剂的基础上来加减用药,相应的剂量也会有所变动。

4现今用药关于借鉴古今折算之价值思考

在中医药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种类中药的应用也在不断的完善,无论从辨证论治的角度,还是从药材品质以及方剂配伍关系的角度来看,都和用药剂量有着直接的关系。通过研究古今药物剂量折算的相关问题,不同时期的医学家对于不同时期的用药标准都有着不同的见解。我们不能否认任何一个时期的用药方式,更不能否认一个时期的用药剂量,某一时期的药物在一个方剂中的用药剂量自然有一定的道理,这和中医的辨证论治思想存在共鸣。古今用药服药等环节仍然存在一些差异,但在一定情况下是合理的。通过对古今药物剂量的折算,不仅要在量效关系的背景下找准药物的剂量,达到疗效最佳的目标,同时还要根据具体患者情况找出适合的用量,在临床上诊断正确,提出合理的方剂配伍,精确研究用药剂量,如果病情较重又有不确定药量的情况,可以使用试探性给药和阶段性递增的用药原则,达到提高临床疗效的目标。

5小结

目前古今药物用量折算相对较为混乱,《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等已经规定一个大致相同的标准,但是当今临床上许多药物用量都与其存在相对的偏差,所以我们更应该广泛研究更深层次的古今药物剂量问题,可以以“经方”为突破口,这样对精确现代中医用药大小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施家希,施旭光.经力药量古今换算与用法初探[J].江西中医药,2016(11):18-20.

[2]瓮恒,陈亦工.仲景方用药剂量的古今折算与临床应用[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61-164.

[3]刘弘毅,吴深涛.对经方剂量的初步换算[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4)1007-1009.

[4]高卫平.经方量效关系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

[5]姬航宇,全小林,冀博文,等.中国医用度量衡发展概况[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1(10):75-76+78.

[6]程先宽,范古平.古方医药之量变[J].中医杂志,2011(5):370-373.

[7]范古平,程先宽.经方剂量折算研究述评[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1):7-11.

[8]谢震波.中药古今用量异同原因探讨[J].药物分析杂志,2010(1):176-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