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2-12
/ 2

浅谈初中物理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策略

姜晓娟

姜晓娟

摘要:从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导学模式,到昌乐二中271高效课堂,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是导学模式执行的依托和支撑。这种以导学案为依托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将教学模式和方法引领到一个全新实效的境界。导学案设计蕴含了不同的教学理念。从2007年以来,我区物理学科组对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经历了考察、学习、思考、植入、摸索、改进、再学习、再改进多个阶段,然而效果不尽人意,我们逐渐发现一味的模仿无法适应本区学生学习的实际状况,导学案反而成了学生和教师的负担。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导学案教学模式,将导学案实用性和课堂教学实践操作的行动模式推行开来,发挥导学模式的价值,逐步扭转目前使用导学案的尴尬局面,焕发出课堂的生命力。

关键词:建构主义;导学案设计;导学案使用

有效教学理论认为:教学的有效性等于教学内容总量乘以学生接受内容的百分数。教师应该精心研究学生,准确了解学生实际,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课堂教学结构,设计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材料——学案,力求以学案为载体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根据近几年我区物理课堂的摸索与探究,结合物理导学案的研究和发展现状,笔者谈谈对这方面的认识。

一、导学案编写与使用的意义

“导学”与“导学案”两者的概念是截然不同的。

导学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导学案只是这种导学方式所依托的一种载体。在教学中,好多教师一头扎进导学案的编写设计上,却完全忽视了“课堂应该以怎样的模式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只顾一种文本的编写,而忽略了自己的风格和教学思想对课堂的引领。我们对导学案设计不自觉地走上了一条歪路:比谁的导学案有目标,环节多;谁的导学案设置详细,图文并茂,而没有把精力放在要以怎样的模式去引领自己的课堂,要以怎样的问题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如何体现自己的教学风格这些主要问题上。

真正的课堂学习应该注重在生活和实验中体悟,在真实环境中体验;通过动手动脑学习规律;提倡逻辑推理,理性思辩;科学课堂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科学观察和实验在实验室,更在大自然;小组合作交流,形成师生思路的一致性。整堂课都在贯穿着这样一种思想,在这种教学理念下,应该根据学生实际和内容情况制定不同的课堂导学模式。如:问题导学模式,情景导学模式、探究教学模式等。

所以,我们的课堂改革不应从导学案编写开始,应从导学理念开始摸索。设计支持和激发学生思维的学习情境,鼓励学生在社会背景中检测自己的观点。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所以教师需要先条理完善整个教学设计,然后再根据教学设计给学生编写引领学生思考与前进的导学案。

二、导学案编写和使用应遵循的五个原则

1.问题化原则

问题化原则是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释,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导学案的编写要遵循以问题为线索的原则。通过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详细看书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让学生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所以,不管是预习导学案还是探究导学案,问题一定要提好,让学生有话愿说、有话想说、有话会说,激发思考。这些问题可以是课堂学习的知识线,也可以是方法线,还可以是能力线。努力设计有启发、能促进思考的问题。

那么怎样设计问题?

问题要能启发学生思维;问题不易太多太碎;问题应引导学生阅读并思考;问题的叙述语应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如:你认为是怎样的?你判断的依据?你的理由?你的发现等等。要尽量少用填空的方式,避免学生照课本填空,对号入座,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思维。

例如,在液体压强一节中,可以在学案的课前预习部分设计这样的情景:蛟龙号从深海上潜后,物理学家测定它的舱体直径比原来下水前缩小了几毫米;一些物理学家将密封的空啤酒瓶装入麻袋后放入深水海域,过段时间后,打捞发现瓶子变成了玻璃渣;生活在深海的带鱼身体比一般的鱼要扁,捞上来后,没有活的。以上事例中的共同点是什么?产生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现象支持你的观点?看到这样的问题,学生会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提取相似的经历,归纳现象中的共同点,展开认知冲突,并调动积极的情绪解决相关问题,进行意义建构。

2.参与化原则

通过对导学案的使用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增强人人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这就是所谓的参与性原则。相信学生,敢于放手发动学生,只要教师敢于给学生创设自主互助学习的机会,其学习潜能将会得到更有效的挖掘。

3.方法化原则

导学案中应体现教师必要的指导和要求。教师指导既有学习内容的指导与要求,又有学习方法的指导。如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要明确、具体地告诉学生看教材哪一页的哪一部分,用多长时间,达到什么要求,自学完成后教师将采取什么形式进行检查等。例如:引领学生认识光速时,设计一个实用性的问题导入:“太阳和地球的距离约为1.5×1011m,太阳光多长时间能到达地球?”这个问题引领学生积极猜想,大胆估测,而且促使学生看课本阅读表格并获取信息,了解光速,才能得到想要的答案。这是一种有效的促进学习的措施。

4.多样化原则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过程是新旧知识经验相互作用的过程,也是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互动的过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过程。所以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促进探究式教学的有效进行。

导学课堂应体现小组合作与自主预习相结合。合作学习虽然不是学习的唯一方式,但是却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的前提是要有自主学习的过程。

首先,应将协作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都可以协作。在物理学案的设计上我们可以首先找出当堂内容的探究点,然后根据难易,将多个探究点分解为自主探究点和小组探究点。最大限度上发挥每位同学的优势。例如:在《两种电荷》的学案设计中,可以确定“电荷的种类及带电的原因、电荷的定向移动、导体和绝缘体”三个探究点。根据探究点的特点,可以将电荷的种类及带电的原因设定为自主探究,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自己分析实验中的现象获取正确的知识建构。电荷的定向移动设定为小组探究,通过观察实验,成员各自表达观点,总结出电荷定向移动的条件。,学生分组实验后归纳导体和绝缘体的特点,集思广益,构建知识。

其次,导学案形式多样化。针对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模式的导学方案。新授课中重问题的探究,新知识的构建;习题案中重习题的精选,解题方法的形成。

5.实用性原则

一切为了学生服务。导学学习模式是为了解放学生的天性,激活学习状态的,绝对不能成为负担。导学案只是载体,可以很简洁。杭州十三中的导学案,通过设计六个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整个版面简洁,指向清晰,让人耳目一新。导学案应该注重方法指导和关键问题的引领,不能成为习题化的一张试卷。

三、导学案编写和使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导学案的编写力求科学化,简洁化

科学化,一个问题的提出若不恰当,表述不严谨,会引发学生理解的歧义,浪费学生的时间。简洁化,数量以3-4个为宜,不能太多;问题不易太多,太碎。不需要把教学目标,重难点统统写上去,冗长而沉闷,目标应扎在讲课教师心中。

2.导学案的编写力求人文化、情境化

新课程改革要求新的物理课堂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从教育教学的角度而言,就是要求我们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实现教育的“人文”化。导学案是对教材的二次加工和提炼。所以,导学案的编写会注入教师的个人色彩,也是对一个物理教师或团体的素质考验。导学案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必须从有利于学生学习操作的角度思考创作。

3.导学案的使用力求层次化

导学案不应该以一张卷子的形式一做到底,而要以问题的设计为例,根据教师的引领,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认识教材、理解内容、应用学案。层层引领,搭脚手架。例如:进入情境--课前导学;独立探索--自主学习探究;协作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效果评价---当堂检测,习题案的设置。这种课堂导学模式,分层探究,有序引导,充分考虑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地位。逐步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信,让学生摆脱了题海的枯燥学习现状。将物理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关注学生素养的培养。随着课堂教学的不断深入,我们一定会探索出更加高效的学习方案。

4.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要致力于课堂学习引力的开发研究

吸引眼球的创新实验是导学课堂的一大亮点。有一位物理教师设计了以实验为主线的导学模式,一节课用八个实验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在惊奇和顿悟中获得了知识。所以,导学课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学会运用学科特有的元素组织导学课堂。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不能固定化,要有个性。

教师教学方式改变迈出一小步,学生学习方式改变跨出一大步。教育教学研究无止境,值得我们教育者思考和努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者单位: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教育局教研室03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