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口腔护理模式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改良口腔护理模式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分析

戴艺1林晓鸣1(通讯作者)叶靥2彭皓3郑瑞4

(1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云南昆明650032)(2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干部保健科云南昆明650032)(3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云南昆明650032)(4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微生物室云南昆明650032)

【摘要】目的:探索和规范提高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效果的口腔护理流程。方法:采取随机对照研究,选取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治疗的60例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改良常规口腔护理方法及操作流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口腔清洁评分、口腔痰液菌落数及VAP发生率、MV时间、ICU住院时间、死亡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VAP发生率、MV时间及行口腔护理第7天测定口腔菌落数和口腔清洁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后的早期强化口腔护理在预防和降低VAP的发生率方面优于常规口腔护理。

【关键词】口腔护理;VAP;肺炎

【中图分类号】R473.7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6-0337-02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行机械通气48h后至拔管后48h内出现的肺炎[1],是机械通气(MV)患者最常见的医院内获得性感染,也是MV治疗中常见的严重并发症肺炎的一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预防和治疗指南(2013)》指出,口腔护理是预防VAP的重要措施之一[2],但临床上对口腔护理预防VAP的方法尚未形成规范,国内外也缺乏高质量RCT研究。因此,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探索改良的早期强化口腔护理方法对预防VAP的效果,为临床进一步规范经口气管插管MV患者口腔护理流程和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取

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3月在重症监护室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大于7天的住院患者共6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合并基础疾病和口腔清洁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方法

(1)对照组:采取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MV)患者的常规口腔护理,即插管后6h行第一次口腔护理,口腔护理方法采用常规洗必泰棉球擦洗法,Q6h。

(2)实验组:采取早期强化口腔护理,即插管后立即行第一次口腔护理,口腔护理方法采取在常规洗必泰棉球擦洗后,再用洁悠神从不同方向对患者牙面、颊部、舌面、咽喉、腭进行口腔喷洗,Q6h。

1.3评价指标

(1)一般资料:包括研究对象的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诊断、基础疾病等。

(2)口腔清洁评分:参照李小寒编写《基础护理学》中《口腔护理评估表》,插管后第1日及行口腔护理第7日对口腔清洁度进行评分[3]。

(3)痰培养口腔菌落数:插管后第1日及行口腔护理第7日测定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口腔菌落数。

(4)VAP发生率(%):入选病例发生VAP人数/总入选病例数。VAP诊断标准根据《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标准[2]。

(5)MV时间(d):从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到机械通气结束。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分析采用SPSSl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呈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数据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口腔护理前后口腔清洁度及菌落数情况

3.讨论

行经口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机械通气患者的口腔护理一直是临床上的护理难题,而目前临床上对经口气管插管MV患者口腔护理采取常规口腔擦洗,不能有效去除口咽部细菌,从而增加了VAP发生几率[4]。本研究通过改良常规口腔护理方法及操作流程,早期强化口腔护理,一是突出插管后的早期口腔护理,二是强化口腔护理的程序和口护液的使用,探索提高预防VAP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较对照组插管后行口腔护理第7日的口腔菌落数和口腔清洁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两组患者VAP发生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此研究结果表明改良后的早期强化口腔护理在预防和降低VAP的发生率方面优于常规口腔护理。一是由于插管后立即行口腔护理可减少口咽部细菌的黏附避免或减少口腔中细菌因插管动作进入下呼吸道;二是采用擦洗口腔+喷洗,可有效地清除口腔深部细菌粘附;三是口腔护理液选用洁悠神,可杀灭细菌芽孢及繁殖体、真菌、原虫和部分病毒,其杀菌力强,作用持久,且不受血液、血浆、脓液、肥皂的影响[5]。

改良后的早期强化口腔护理较常规口腔护理方法未增加护士操作上的技术难度和繁琐度,经短期培训护士均能掌握,在临床实施中护士易于接受,具有可操作性,也更有助于提高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患者口腔护理质量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本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由于样本量有限,未对口腔护理方法、液体分别进行研究,VAP的发生率的降低究竟是又什么因素起主要作用还是协同作用,尚须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陈仁辉,陶福正,陈英姿,王俊青,陈曦.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与病原菌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24):6042-6044.

[2]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预防和治疗指南(2013).中华内科杂志,2013,52(6):524-543.

[3]李小寒.《基础护理学》(第5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4]朱蕾.《机械通气》[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5]高峰.洁悠神长效抗菌材料的临床应用[J].医药前沿.2016,6(05).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5C002Y;检索号2015-jyt-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