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安全管理中人员行为规范化方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2

作业安全管理中人员行为规范化方法研究

施腾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型车分公司安徽合肥230001

摘要:基于人们在控制事故中存在的问题的重要性,对员工的行为进行规范,提出了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得分细化为操作安全管理的思路,以规范个体员工的行为。此外,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分为功能错误、心理错误、知识错误、条件限制性错误和主观意识侵犯五个类型。针对不同的激励措施提出相应的纠正措施。与这些措施相比,员工的操作行为符合标准规范,研究了操作流程对员工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实施减少了员工的不安全行为,提高了员工行为的标准化。

关键词:人因问题;标准化;作业安全管理;不安全行为;安全意识

1前言

据统计70%到80%的工作事故是由人们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安全技能差、安全意识薄弱、操作不当是造成各类事故的主要原因。由于经济和社会因素的制约,我国大多数企业在现阶段仍然对员工的行为进行严格的监管,而人的复杂性使得监管过程非常困难。因此,从人的角度研究新的管理对策,规范员工行为,减少生产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安全生产标准化作为国家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其管理思想已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并能满足操作安全管理人员行为规范的要求。因此,作者把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具体运营安全管理,通过个人研究方法和具体实现过程,以及一个应用实例的标准化生产过程中员工行为为企业提供一种新方法,有利于帮助我国生产事故的预防。

2探索人员行为规范化方法的必要性

规范人员行为,提高人员的安全需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研究新方法。目前,行为安全管理对员工激励的影响有限。一些员工认为安全行为是一种被动的行为,以应对检查,他们有意识地寻找安。所有的经理都检查规则以避免处罚。为了使生产安全状况得到显著改善,只有不断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文化在作业中的安全管理,使员工的安全从被动到主动。

3安全生产标准化思想对人员个人行为的影响

3.1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思想融入作业安全管理的意义

1)向每位员工宣传“安全”的概念。不可否认,一些基层员工的安全意识并不高,安全的概念建立在肤浅的理解上。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思想的安全管理,应用于对个体行为的控制和检查,促进对每个员工的“安全”概念,为未来的安全工作奠定基础。

2)弱化不安全行为的模因是有益的。模因理论是一种新的法律文化进化理论,该理论认为,当一个人模仿另一个人的一些信息,或重复的习惯,技能,等等都在模仿大脑中病毒的工作,和模因被定义为文化的基本单元,通过遗传的方式传播,尤其是模仿。可以看出,不安全行为也是一种模因,通过员工之间的相互模仿而传播。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思想的安全管理工作,应用于个人行为的控制和检查,同时使新员工与老员工在学习技能的同时,及时抛弃老员工的不安全行为的模因;此外,该组织可以实现一些个人伤害的不安全行为,减少个人盲目效仿,适当的干预管理管理后,一步一步的人,最终达到个人放弃不安全行为的目标,削弱不安全行为文化基因,促进标准化的作业人员的行为。

3)帮助员工将安全观念从“我安全”改为“我想要安全”。在这个阶段,国内员工的安全观念仍然被“希望我安全”的消极态度所主导,尤其是在非高风险行业,安全通常被认为是安全管理者的责任。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思想的安全管理任务,分级的员工检查自己的行为,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主动性,员工不仅可以理解为什么我要做相应的规定,更清楚违规的后果。在长期实施后,员工的安全行为将不再依赖于管理者,安全理念将逐渐转变为“我想要安全”。

4人员行为规范化方法研究

1)划分岗位单元。安全管理人员应当组织和检查管辖范围内的所有岗位,按类别划分为各岗位单位。

2)确定关键行为。为了科学地从目前的状态、行为安全及技术标准等方面,以安全规则等材料的行为来确定关键作为分级因素的标准,需要将风险识别的不安全行为,确定风险价值,从而确定其权重。

3)确定评分方法。将步骤3中确定关键行为因素,再次检查根据确定MES的权重方法,形成关键行为评估,考试成绩表中列的工作人员估计行为符合标准频率(填写无需填写%),得分的列对应的重量和检验结果的关键行为对应的产品分数,分数的分数的总和。在评估中设置“事故”栏,由事故数据引起的相应关键行为填写本专栏,使员工意识到操作的危险不按规定,促使职工更自觉遵守本规范。注意表底部的列。如果员工发现了新问题,可以在本专栏中注明。本专栏还可以用于员工建议。

4)对岗位人员进行自我评价。根据企业自身情况,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将定期发布各岗位的关键行为评估表,员工在自己的操作过程中对行为进行评分。

5)评分结果反馈。每个单元将分配给安全管理器。

6)安全管理应通过反馈信息采取相应措施。在收到反馈信息后,安全经理应及时分析评估表中所反映的问题,找出不安全行为的原因。根据不同的不安全行为的原因,作者表明,以下5个类别可分为如下:也就是说,由于员工的身体功能,无法正确运作,导致不当和标准化操作的安全生产要求的行为规范。一个心理错误。也就是说,由于员工的心理作用,导致了不正确的操作,导致了违反安全生产规范要求的操作行为。知识的错误。也就是说,员工没有必要的安全知识来完成工作。不熟悉安全生产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不能掌握熟练的作业安全操作技能,使员工在操作过程中不能正确操作,错误。条件限制错误。也就是说,因为工作场所不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原则和其他理由迫使员工出现不安全行为。违反的主观意识。任何安全措施和制度的实施都是规范人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的自由。违反法律的主观意识是它不愿意被约束、追求便利等原因,知道它不安全。以上,员工意识方面的五种类型的不安全行为、不安全行为的第一个3类属于无意识,后2类是有意识的不安全行为,根据不同原因造成的不安全行为,管理者需要采取不同的措施,不能滥用教育和惩罚方法,显然,对功能错误,心理和其他不安全行为的原因,用教育和惩罚的方法并不多。

5结束语

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安全管理思想,研究了有效指导员工行为标准化的方法,以消除隐患。从实际效果来看,建议从高危岗位做起,逐步晋升到其他岗位。与MES方法计算了关键行为的风险值,便于实际应用,但MES方法的计算结果受到人们的极大影响。为了减少这种影响,参与者被要求彼此评价。下一步是研究如何避免专业知识差异的影响,提高安全行为分析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宋筱茜.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铁路行车安全管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

[2]杨涛.建筑工程高空作业安全预警与管理研究[D].东南大学,2016.

[3]杨梦丽.大数据平台与痕迹化管理在豫电检修安监中的应用[D].郑州大学,2016.

[4]聂本武.水利水电工程立体交叉作业安全管理研究[D].三峡大学,2014.

[5]卢新.港口装卸作业安全管理评价及对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