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应用性人才培养瓶颈及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8-18
/ 2

浅析高职应用性人才培养瓶颈及对策研究

兰玲1马骐2

兰玲1马骐2

(1.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重庆沙坪坝400037;2.中化集团,北京西城100031)

摘要: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实质是应用性的,在落实应用性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瓶颈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分析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教学方法实施等几个方面存在的瓶颈问题,初步提出了解决这类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应用性;人才培养;瓶颈问题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035(2013)07-0000-01

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实质是应用性的,核心是要求人才具备应用能力,能把成熟的技术和理念应用到实际的生产当中去。经过近年来的高职教育改革,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在落实应用性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瓶颈问题亟待解决,下面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措施。

一、实践教学条件建设中的瓶颈问题

1.经费不足以及经费投入在地区间、专业间的不平衡。实践教学条件的建设资金通常来源于学校常规性经费预算以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专项投资。常规性经费投入数额与学校所处的地区、学校性质、规模、专业性质有很大的关系,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专项投资,是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目前只能惠及部分学校的部分专业,还不可能使全国范围内大多数学校和专业受益,经费问题在短期内是不能很快得到解决的。

2.因校内及校外实训基地功能划分不清导致的设备不合理配置。在有限的经费投入下,做好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就显得犹为重要。目前有的实训基地建设方案,由于申报时间仓促、调研不够、参与者经验不足等原因,在制定方案时缺乏深入细致的调研和科学论证,使实训设备在教学中不能真正用起来,突出表现在没有合理划分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功能界限,使得本应放置在校外实训基地的设备,采购放置在校内实训基地,导致购置的一些小型设备由于缺乏必要的操作空间无法充分发挥使用功能,一些大型设备因原材料成本、运行成本过高,只能沦为参观的样品。

二、教学方法实施中存在的瓶颈问题

1.班级规模过大,新的教学方法难以实施或实施难度大、效果不好。教学做一体化等教学方法,需要老师与学生有更多的交流和互动,教师能够更多地对学生进行实时指导与评价,学生能有时间进行现场操作和展示,这都是大班教学难以实施的。小班教学问题的核心,还是师资队伍数量不足造成的。

2.教师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动力不足,教学方法的改革进展缓慢。实施教学方法改革,一定会比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教学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高职学校在进行教学改革时,往往更加重视硬件投入,对教师教改的软投入不够重视,缺乏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和激励措施。

3.实践教学资料和案例不足,教学效果不理想。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等教学方法,首先要进行细致的实践教学设计时,这种设计不仅要明确实践教学的组织和实施方法,还需要大量适合实践教学的资料和案例,这些资料和案例应该来源于真实项目,但又必须经过加工处理,便于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达到教学做合一的良好效果。

三、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瓶颈问题

1.师资引进中忽略教师实践能力的高低。高职学校出于学校长远发展的需要或者受评估指标的引导,在教师引进中过多重视高学历、高职称要求,忽略教师实践能力的高低;由于我国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的设置更加注重学科体系教育,高学历人才多半直接来自于高校毕业生,未必具备丰富的实践能力;此外,受我国职称评定制度的局限,具备丰富工作实践经验的人才,很多时候也不具备高职称。

2.薪酬过低,对大部分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缺乏吸引力。目前具备工作经历到高职学校工作的人,大部分是为了教师身份更加自由、安定,能够有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这一原因,有的人利用空余时间在企业兼职,甚至自己开办公司,有的人(特别是女性)为了有更多时间照顾家庭、子女,这些人到学校以后,能够投入到教学的精力都会或多或少的受到影响。由于薪酬低,学校在招聘具备工作经验的教师时,常常会遭遇无法聘到理想人选的尴尬。

四、解决好上述瓶颈问题,是培养应用性人才的关键,现提出以下解决措施:

1.切实加强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的调研工作。成立由校内外专家组成的调研小组,根据专业性质和特点以及学校实训场地情况,踏踏实实做好前期调研工作,认真研究设备运转所需的工作空间、原材料、运行成本,根据设备特点,研究好哪些设备应该放在校内实训基地,哪些设备更适合放在校外实训基地,使购置的设备能够真正用起来。

2.重视与校企合作企业的合作协议。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如由学校购置生产设备,要高度重视与企业的合作协议,必要时应聘请法律顾问协助拟定合同条款,这些条款不仅要保证学校实践教学的使用,还能使学校获得设备运行带来的利益分成。

3.确保生师比达到评估指标要求。评估指标对生师比有明确的要求,生师比是确保小班化教学的前提。高职学校应该在限制招生规模和加快引进教师两方面双管齐下,着眼于学校的长远发展,在学校办学规模方面,应该以内涵发展为核心,不应该有急功近利的短视思维。

4.校企合作,丰富实践教学资料和案例。与企业保持通畅的信息交流,能够及时收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规范等在项目中的使用情况,由校内教师将案例及时加工,变成适合教学的资料,及时传达到课堂。

5.根据专业特点,认真研究反映教改效果的评价指标,将教师教改工作纳入常规考核评价指标中,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鼓励教师积极主动地进行教学方法改革。

6.建立新的人才实践能力评价考核机制。在引进人才时以实际工作经历、参与的项目、承担的角色、岗位职责、所在企业的评价等作为评价要素,客观评价人才的实践能力,同时加大薪酬激励的力度,使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愿意到学校,到了学校后,愿意将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

参考文献:

[1]何万国﹑何华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瓶颈——实践教学》[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6。

作者简介:

1.兰玲(1970.女.四川),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副教授、高级工程师、注册造价师、监理工程师、一级建造师、硕士。2.马骐(1965.男.河南),中化集团高级工程师、注册规划师、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