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鼻饲置管患者病情采取针对性个体化置管方法对置管成功率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5-15
/ 2

评估鼻饲置管患者病情采取针对性个体化置管方法对置管成功率的影响

钟洪艳王莉敏

钟洪艳王莉敏(抚顺矿务局总医院神经内二科辽宁抚顺113006)

【中图分类号】R7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5-0013-02

【摘要】目的通过评估鼻饲置管患者病情,研究具有针对性个体化置管方法,提高鼻饲置管的一次成功率,避免鼻饲置管失败。方法选择2009年7月至12月在我院神经内二科鼻饲置管的住院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选择2010年1月至6月在我院神经内二科鼻饲置管的住院患者30例作为实验组。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评估患者并实施置管;实验组在行鼻饲置管前,评估患者的病情,采用具有针对性的个体化置管方法。观察两组患者鼻饲置管的一次成功率,以及置管失败的病例数。结果实验组鼻饲置管的一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置管失败病例为零。结论行鼻饲置管前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采取有针对性的个体化置管方法,可提高鼻饲置管的一次成功率,避免鼻饲置管失败病例的发生。

【关键词】鼻饲置管病情评估置管方法成功率

鼻饲置管是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是为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提供营养、水分和药物的方法。由于鼻饲置管研究在国内外的书刊杂志中报道很少,我院于2009年7月1日,以神经内二病区为主,将行鼻饲置管方法作为护理科研课题进行研究,现将研究的方法、过程和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09年7月至12月在神经内二病区行鼻饲置管的患者30例作对照组,选择2010年1月至6月在神经内二病区行鼻饲置管的患者30例做实验组,两组患者均有完整的病例资料,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病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1)评估患者鼻腔状况,向清醒的病人解释鼻饲置管的目的,取得患者合作。(2)按鼻饲置管常规操作步骤实施置管。

1.2.2实验组的病情评估(1)评估患者意识障碍的程度。准确判断患者的意识状态,确定患者是处于清醒、嗜睡、昏睡状态等。(2)评估患者吞咽障碍的程度。采用VFSS评分评定吞咽障碍的程度,10分为正常,9-7分为轻度,2-3分为中度,0分为重度,通过吞咽反射、咽反射和咳嗽反射的检查,评定病人保护气道、关闭喉的能力。(3)呼吸道状况的评估。观察呼吸的频率及深度,咳嗽反射呛咳,会厌软骨闭合情况,评估呼吸道是否通畅,判断口腔、咽喉和气管内痰液的量、性质,记录患者有无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是否呼吸机维持通气。(4)消化道状况的评估。食管是一前后扁平的肌性管状器官,起始部前方为气管后壁,后方为第六颈椎体下缘,食管的3处生理性狭窄是鼻饲管容易滞留、反折和不易通过的地方。食管壁的肌层,上1/3为骨骼肌,下1/3为平滑肌,中1/3由骨骼肌和平滑肌组成,当危重病人置管时,狭窄部及贲门括约肌会在应激状态下产生持久的收缩,导致鼻饲管置入困难。另外,需评估患者有无导致出血、疼痛的因素。

1.2.3实验组的置管方法(1)意识清楚,呼吸道通畅,VFSS评分4-7分,食管解剖及生理无异常,采用常规鼻饲置管操作步骤,实施置管。(2)浅昏迷患者行鼻饲置管时,由于患者吞咽功能存在,听力存在,可首先进行心理干预,用亲切和关怀的语气,告知患者鼻饲置管的目的和配合方法。在临床实践中,此方法可有效地使鼻饲管顺利通过咽喉及食管第一狭窄部进入食道,并能预防食管的神经肌肉在应激状态下产生狭窄部及贲门括约肌持久的收缩,而导致鼻饲管置入困难。当鼻饲管不能顺利通过食道第三狭窄部或胃贲门部时,有两种办法选择:a.停止置管,但不要拔出鼻饲管,将鼻饲管置于患者鼻翼部固定,等待1-2小时后,再将鼻饲管快速置入。b.可用10%硫酸镁注射液10毫升经胃管注入,再用空气将药液送至狭窄部和贲门部,硫酸镁可抑制食管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反射性引起狭窄部和贲门括约肌松弛,利于鼻饲管置入。(3)鼻饲置管前,必须根据呼吸道状况评估,给予相应的处理,吸痰,痰液粘稠时予以雾化,保持口腔、咽喉部和气管清洁通畅,避免咳嗽反射呛咳,影响肺通气。对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偏低的患者,置管前可吸纯氧5分钟,以防止鼻饲置管过程中出现低氧血症。(4)对深昏迷、重症肌无力的患者,由于吞咽功能消失,VFSS评分为0分,鼻饲置管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备齐抢救设备和药品,对家属做好风险告知并知情同意签字。患者取平卧位,头略后仰,鼻饲管置入15厘米时,速度放慢,边观察边置入,由于会厌不能关闭,喉开放,鼻饲管很容易置入气管,但病人没有呛咳反射,危险性很大,所以,此时鼻饲置管不易采用将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增大咽部弧度的模式,此模式除容易加重病情外,还由于颈椎和气管的作用,使食管起始部变得更扁平,而不易插入。(5)对伴有食道肿物、食道静脉曲张的患者,鼻饲置管时可使用利宁凝胶于置管前5分钟滴2滴于置管侧鼻孔内,当鼻饲管在食道推进时,可由鼻饲管末端注入利宁凝胶5毫升,并用空气助推至食道内,5分钟后再行置入,可有效地防止肿物,曲张的静脉出血、疼痛,提高置管的一次成功率。

2结果

实验组鼻饲置管一次成功率为96%,对照组鼻饲置管一次成功率为71%,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鼻饲置管失败病例为零,与对照组(2例)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3讨论

3.1常规鼻饲置管方法的不足常规的鼻饲置管方法只注重鼻腔状况的评估,忽略了对患者病情的评估,重视了局部而忽略了整体,对鼻饲置管患者不能做到有针对性的处理,常常导致置管困难或失败,给患者造成痛苦和不适,甚至影响到疾病的治疗。

3.2鼻饲置管前评估患者的病情,采取针对性的个体化置管方法的优点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可以做到有准备地面对置管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保证鼻饲置管的成功。当咽喉部及呼吸道痰液较多时,如果不做鼻饲置管前的评估和处理,那么在鼻饲置管时,必然引起咳嗽反射呛咳,导致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置管失败。另外,在濒死期病人中,最后消失的是听力,我们在为危重病人鼻饲置管时,一定不要放弃心理干预,为病人带去生的信念。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护理工作者将不断求索,造福于广大的患者。

参考文献

[1]王纪佐.神经系统临床诊断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6.

[2]柏树令.系统解剖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1]王纪佐.神经系统临床诊断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6.

[2]柏树令.系统解剖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