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小学生节假日上补习班现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1

浅议中小学生节假日上补习班现象

陈建军

甘肃省平凉市铁路中学744000

摘要:当今社会发展的步伐很快,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不见降低,反而猛提。家长从不征求孩子的意愿,利用节假日时间去报各种各样的培训班,补习班,使孩子自我完善、超越别人,形成了一种社会常见却不良的风气。

关键词:中小学生假期辅导班各种培训

近年来,中小学生假期培训的现象在大小城市里愈演愈烈之趋势。一到假期,面向中小学生的各类培训广告随处可见,各种培训机构招生现场十分火爆。培训内容除了各种衔接班、琴棋书画、唱歌跳舞以外,语文、数学、英语等等传统基础学科提高班也生意兴隆。这种火爆的现象几乎到了乱象丛生的程度,那么催生这种乱象的是什么原因?有没有相应的对策治理和引导?

一、原因分析

1.学校教育先天不足,培训班教育填充空白。学校教育重视基础学科轻视艺体科目,在使用技能、特长专业、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培养上存在明显的缺失,素质教育几乎成为一句口号。同时,很多家长已经意识到提高孩子综合素质的重要性,而形形色色的培训机构因为在师资设备,学生人数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不但在内容上满足家长、学生的不同需求,而且还可以因材施教,恰好弥补了学校教育的不足。因此,受到广大家长和学生的热捧,发展的势头十分强劲。

2.有偿家教得到了有效遏制,学生闲暇时间富余。为了让孩子们度过一个轻松愉快的假期,教育行政部门严令学校不得举办各类补习班和培训班,明令禁止在校老师有偿家教,节假日补课风气得到有效遏制。这样,学生蜗居在家,看电视、玩手机、耍电脑,更是弊大于利,同时,放任子女瞎玩闹,还存在安全问题。所以,多数家长给子女选择了上培训班。

3.社会转型带来的竞争焦虑心态——学生被赶着上培训班。当前,学生的家长都是在竞争中成长的,并仍在竞争中生存。因此,竞争意识已经强化了他们的内在品性,“领着孩子去打拼”已经成为各位家长们抚养下一代的一种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在孩子的教育上往往表现出竞争焦虑心态,所以在这种焦虑意识心态下,学生们纷纷地“被报名”,不管愿意与否,他们就被赶紧了培训班。

4.“70后、80后”家长意志——学生被逼着上培训班。“70后、80后”是特别的一代人,他们出生在中国文革结束前后,正是中国社会急速转型时期,市场经济、市场意识扑面而来,迅速塑造了一代人的思维方式,他们自信心、竞争意识比较强,可是有教育民主意识严重比较薄弱。所以这一代人经常在生活中表现得很强势,在各个方面严格要求孩子,在培训班的选择上常常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身上。

二、对策探究

1.培训市场急需规范引导。据我近几年的观察,现在一些培训班纯粹是以经济利益为目的,存在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备简陋、培训场所安全隐患等诸多不规范甚至混乱现象。当前,城市假期培训市场的管理仍然缺乏切实有效的监管,各种经营性培训活动长期处于自发和自流的状态,秩序比较混乱。有关方面应尽快出台符合本地实际的政策法规,规范市场运作机制。培训班应尽可能地经过有关教育部门的批准,同时也要为相关教师办理教师资格证书,这样的教学才能符合教育教学的法规。

2.特长培训必须科学看待。假期培训热中各类特长培训占很大的比例。虽然特长培训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载体,但不是进了特长班就能成家成名。教育规律告诉我们,个体的先天禀赋是存在很大差异的,特长培训离开了个体的先天禀赋是无所作为的,这种特殊性使得科学看待特长培训显得有其必要了。家长首先要认识到参加特长培训班的学习是为了孩子发掘潜能、完善自身、享受人生,因此,在选择的科目上要从孩子的兴趣爱好入手,在教育效果上不能急于求成。

3.培训热需要家长们的冷静思考。家长首先要认识到假期本来是轻松愉快的,不应当被太多的补习和培训束缚手脚,对于当今的竞争也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切不可不顾实际情况把自身的竞争心理和压力投放到孩子的身上。其次,在给孩子报特长班时,更要以审视的态度、理性对待,在培训班的选择上不仅要根据孩子的智力条件和特长水平,还要看培训机构的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的配备以及他们的办学理念,选择能够因材施教,最适合孩子的班级。

总之,假期培训已经成为教育界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它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不足,但是离教育的完满和家长的期望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通过以上不成熟的分析和侧率探究,以便帮助家长和培训机构、有关部门理性看待,使其健康成长,助推教育和社会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