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创伤病人中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2

严重创伤病人中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的运用

罗朝莲

仁寿县献血办公室四川成都620500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对于严重创伤患者采取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的方法以及护理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选取我县在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所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资料100例开展回顾性分析,将所选取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平均每组50例,其中研究组50例患者接受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对照组50例患者接受常规急救护理模式,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入院到手术时间、抢救时间和抢救情况,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从入院到手术时间、抢救时间全部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严重创伤患者在临床急救期间采取无缝衔接急救护理模式,能够有效减少患者从入院到手术时间,降低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应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严重创伤;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抢救成功率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andstudythemethodofseamlessintegrationofemergencynursingmodeandnursingeffectforpatientswithseveretrauma,andtoprovideastrongbasisforclinicalnursingwork.Methods:inourcountyin2014-JanuarytoJanuary2016fromthedataof100casesofseveretraumapatientsinaretrospectiveanalysisof100patientswererandomlypidedintotwogroupswillbeselected,50caseseach,thestudygroupof50patientsreceivedseamlessintegrationemergencycaremode,50patientsincontrolgroupreceivedroutineemergencynursingmode,comparativestudygroupandthecontrolgroupofpatientsadmittedtotheoperationtime,therescuetimeandtherescue,resultingthenumericalstatisticalanalysis.Results:thestudygrouppatientsfromadmissiontooperationtime,rescuetimeareshorterthanthecontrolgroup,thetwogroupshadstatisticalsignificance(P<0.05);patientsinthestudygroup,thesuccessrate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econtrolgroup,thetwogroupshadstatistical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forpatientswithseveretraumainclinicalemergencytakenduringtheseamlessemergencynursingmode,caneffectivelyreducethepatientsfromadmissiontooperationtime,reducetherescuetime,improvethesuccessrateofrescue,shouldvigorouslypromotetheuseinclinicalnursingwork.

【Keywords】Severetrauma,Seamlessintegrationofemergencycare,Rescuesuccessrate

当患者受到严重创伤时,存在重、危、急三种特点,所以需要最大化确保患者生命延续,针对严重创伤患者需要及时开展抢救工作。由于目前我们国家医疗技术的进步,严重创伤患者在抢救期间的护理模式也在出现发展,为了获得最理想的护理效果,需要将以往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弥补,对于护理理念以及护理模式不断改进,现代临床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属于一类新型急救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急救护理效率,为患者的抢救争取到更多的时间[1]。本文选取我县在过去两年之内所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资料100例开展回顾性分析,将所选取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平均每组50例,其中研究组50例患者接受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对照组50例患者接受常规急救护理模式,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入院到手术时间、抢救时间和抢救情况,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县在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所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资料100例开展回顾性分析,100例患者全部存在四肢厥冷、面色苍白以及血压降低症状,患者全部符合严重创伤诊断标准;将所选取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平均每组50例,研究组患者中男性39例,女性11例,患者的年龄区间在20岁到70岁之间,平均为43.13±11.11岁,患者的病程时间在1小时到5小时之间,平均为3.03±0.25小时,50例患者中颅脑损伤15例,高处坠落20例,重力撞击1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40例,女性10例,患者的年龄区间在20岁到72岁之间,平均为43.66±11.74岁,患者的病程时间在1小时到5小时之间,平均为3.29±0.11小时,50例患者中颅脑损伤15例,高处坠落22例,重力撞击13例;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开展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50例患者接受常规急救护理:对于患者的意识以及瞳孔情况进行评估,监测患者的呼吸、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脉搏以及体温等,对于患者病情改变情况给予观察,确保患者气道通畅,为患者提供氧气吸入,遵照医嘱给予患者静脉同路,为其开展药物治疗,护理人员配合医生操作,其中包括伤口包扎固定、气管插管以及吸痰等,依照患者的疾病情况护送其进行X线以及CT检查;研究组50例患者接受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当患者转送到医院之前,需要保证抢救室内所有抢救仪器以及药品准备妥当,对于护理人员进行明确的分工,使抢救流程井然有序,同时做好对患者生命体征监测以及手术之前的准备工作;倘若患者需要接受急诊开颅手术,需要马上通知做好备皮准备工作,并且通知放射科以及手术室做好准备工作,将手术期间所需要的急救物品、呼吸机、药品、除颤仪等准备完善,在护送患者检查期间需要确保各类管道的畅通,同时将其妥善固定,保证患者在运动途中处于安全平稳的状态;保证各个科室之间的无缝衔接,在神经外科、手术室、心胸外科、输血科、普外科、急诊科、重症科以及骨科等建立绿色通道,创建医疗小组,依照患者的实际情况选出本次医疗组长,由组长指挥急救工作,当绿色通道开通之后,将各类繁琐会诊以及缴费缓解尽量简化,节省时间为患者提供抢救措施;抢救期间由一名护理人员专门负责急救仪器以及药品的清洁和检查工作,保证药品和设备齐全,当患者转送到抢救室,需要保证急救设备全部处于备用状态,方便患者在第一时间获得抢救,同时护理人员需要配合医生操作,准确并且快速的应对各类急救措施,在所有操作中需要严格遵照无菌操作要求,避免产生感染等相关并发症[2]。

1.3观察指标

统计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入院到手术时间、抢救时间和抢救情况,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

1.4统计学处理

两组患者所得各项数据通过SPSS18.5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其中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所得P值用来判断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患者从入院到手术时间、抢救时间全部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值见表1。

3讨论

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属于一项新型护理模式,在为患者开展临床抢救期间,可以有效精简各类检查项目以及会诊工作,减少患者从入院到手术所需时间,加快抢救时间,同时在院前以及院内实施无缝衔接,将各个科室密切结合到一起,为患者争取到更多的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几率[3]。同时大量研究显示,针对严重创伤患者给予其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院前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急救处理,保证其安全转运到医院,在院内为患者开展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能够显著提升患者存活率[4]。通过对本文所选两组患者的对比研究显示,研究组患者从入院到手术时间、抢救时间全部短于对照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为严重创伤患者提供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能够显著减少患者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利红.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严重创伤病人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药,2015,28(2):449-450.

[2]周冰荻.探究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严重创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信息,2015,28(40):58.

[3]徐世伟,文亮,刘明华,等.急救、手术、ICU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实践和探讨[J].创伤外科杂志,2013,10(9):56-57.

4]郑世成,高宗强,樊立宏,等.损伤控制骨科理论指导一体化救治模式在骨科严重多发伤中的应用[J].中国急救医学,2015,21(6):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