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200例临床检验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9-19
/ 2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200例临床检验分析

刘明新

济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5I400

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常用临床检验方法,进而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以我院2015年5月—2016年8月期间接收的20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PCR法、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免疫学方法)、微生物快速培养(咽拭子方法)、高倍显微镜检查方法进行检查,比较分析不同方法对应的阳性检出率。结果:在支原体感染阳性检出率方面,不同方法之间存在差异性,其中以免疫学临床检验以及咽拭子检验方法的阳性率最高。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在诊断过程中采用免疫学方法以及咽拭子方法能够保证较好的诊断效果,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

关键词: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探究分析

小儿肺炎属于儿科常见病,引起肺炎的原因较多,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支原体感染,持续性剧烈咳嗽属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典型症状表现,由于病情发展较快,而且对患者影响较大,因而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应及时进行治疗。本文主要结合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资料,就相关内容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5年5月—2016年8月期间接收的20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15例、女性85例,年龄3—9岁、平均年龄(6.0±1.0)岁,病程1—5天、平均病程(3.1±0.9)天。所有患者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咽痛等,所有患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明确本次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方法

PCR法: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浸泡后,擦拭患者的咽后壁,之后将其浸泡在1ml生理盐水中进行振荡,密封,在零下20摄氏度条件下保存,之后进行PCR检测。

免疫学方法:撕开试剂,平放测试板,将10ul的血清加入到检测板右侧的样品孔中,然后加入100ul稀释液,等待5min后,根据视窗情况进行判断,其中阳性为两根红线。

微生物快速培养: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浸泡后,擦拭患者的咽后壁,采集患者对的分泌物样本,打开培养基的瓶盖,将咽拭子在培养基内进行多次搅动,并在瓶口位置进行挤压,然后取出咽拭子,盖上瓶盖,在37摄氏度恒温箱中进行培养,培养24h后,观察培养基的颜色变化,其中阳性为培养基为清亮的淡黄色[1]。

高倍显微镜检查:使用消毒处理后的棉签采集患者咽后壁分泌物样本,将适量的生理盐水加入到咽拭子中,并将咽拭子充分挤压到玻片上,保证玻片上游分泌物的存在,放置盖玻片,使用超高倍显微镜进行观察,其中阳性判断结果为:白细胞或者是吞噬细胞内存在着数量不一、大小不一、不能消化且异常滚动的支原体。

1.3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不同方法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检查的阳性率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将不同检查方法对应的阳性检出情况进行分析,借助于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整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其中不同检查方法对应的阳性检出情况使用率(%)表示,组间率比较使用卡方检验,比较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的检验标准为P<0.05。

2、结果

不同检查方法对应的阳性检出情况见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对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在临床检验过程中,采用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和微生物快速培养对应的阳性检出率较高,而采用PCR法和高倍显微镜检查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偏低,在阳性检出率方面,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和微生物快速培养高于PCR法和高倍显微镜检查方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属于小儿肺炎中的常见类型,其病原菌为支原体,典型的症状为持续性咳嗽,长期咳嗽会影响到患者的肺部功能以及呼吸功能,而且病情还会反反复复的发作,在治疗之前需要和其它类型的肺炎进行区分,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进行治疗,因而在临床上应重视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

现阶段随着临床检验技术的发展,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检验中可采用的方法较多,本文研究中选择了常用的PCR法、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微生物快速培养以及高倍显微镜检查方法,对这些检验方法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采用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方法在临床检验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反之PCR检测法以及高倍显微镜检查的结果偏低[2]。

在小儿肺炎支原体临床检验中,通过肺炎支原体MP-IGM抗体阳性率的检出,作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的重要依据,在具体诊断中需要掌握患者体内抗体的变化情况,比如:在患者支原体感染后1后可出现,而且在3—4周时间达到最大值,此后抗体会逐渐降低,这些抗体变化规律是在检测前需要掌握的,不仅如此,小儿自身的免疫力、年龄等也会影响到实际支原体阳性检出率结果。这些都要求在选择临床检验方法的时候,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大多数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在就诊时,已经出现了相关的症状表现,此时患者体内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抗体水平,因而在诊断过程中能够通过抗体igM的阳性率作为患者急性期感染的重要指标。在实际检测过程中采用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方法,不仅诊断率高,而且检查过程所需时间短,不过在igM阳性率检出结果的基础上还需要对igG的阳性率进行检测,抗体igG相对于抗体igM出现的时间较迟。

微生物快速培养方法属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的金标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在患者不同发病时期均有肺炎病原菌的检出,便于尽早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整个操作过程中不会对患者造成创伤,尤其是对于小儿而言,能够保证诊断的依从性,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采集样本,同时尽快进行病原菌培养。

综上所述,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在诊断过程中采用免疫学方法以及咽拭子方法能够保证较好的诊断效果,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

参考文献:

[1]何正平.42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分析[J].当代医学,2014,20(31):16-17.

[2]邓春花.135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04):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