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脂肪肝的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中西医结合治疗脂肪肝的临床分析

王艳秋

王艳秋

(黑龙江省宾县人民医院150400)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治疗脂肪肝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2013年收治的脂肪肝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分析如下。结果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脂肪肝效果满意。结论脂肪肝的治疗既要辨证论治,又要不忘疾病的总体特点,脂肪肝又是一种行为疾病,药物治疗固然必要,但节制饮食,辅以导引、运动等行为治疗也不可偏废。该病总体预后尚好,在对因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适当的抗脂肪肝治疗,完全有可能获得缓解甚至痊愈。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脂肪肝中医治疗西医治疗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8-0141-02

脂肪肝是多种因素导致的肝细胞内脂质蓄积过多的病理状态。肝脏与脂肪代谢关系密切,正常肝脏含脂肪约占肝脏湿重的3%~5%,其中2/3为磷脂,1/3为甘油三酯、胆固醇及脂肪酸。脂肪肝时,肝内脂质积聚主要是甘油三酯,常超过总脂质的50%[1]。肝组织在光镜下观察到小叶的1/3以上肝细胞脂肪化,少数患者可伴有坏死、炎症、纤维增生。脂肪肝在中医学中散见于“痰证”、“胁胀”、“肝痞”、“胁痛”、“积证”等病症中。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脂肪肝患者3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30例脂肪肝患者,均均符合脂肪肝[1]诊断标准。男25例,女5例,年龄30~77岁,平均49岁。病程5个月~12年,平均4年。其中肥胖者17例,合并糖尿病6例,合并乙肝3例,嗜酒6例。

1.2方法

1.2.1常用中成药白金丸功效疏肝解郁、化痰开窍。用于以肝郁痰阻为主,或无明显临床表现的肥胖型脂肪肝,每日3次,每次6g。甘露消毒丸芳香化浊,清热利湿。用于湿热明显或痰湿化热,或兼见黄疸者,每日3次,每次6g。虎杖片活血化痰,清热利湿。用于脂肪肝伴血脂增高,肝区疼痛明显或兼见黄疸者,每日3次,每次3片。山楂内消丸化痰消瘀,消食和胃。用于胸满气胀,食欲不振,肝脏明显肿大者,每日3次,每次6g。启脾丸健脾化痰和胃。用于腹胀、不思饮食而属于脾虚证者,每日3次,每次6g。大黄庶虫丸,破血、化痰、逐瘀、养阴。用于肝脏显著肿大,触痛明显,体质较壮实者,每日2次,每次3g。丹田降脂丸活血化瘀,益气养血。用于血瘀阻络、气血两虚为主者,每日3次,每次5片。血脂宁功效养肝清热,用于血虚或阴虚肝热为主者,每日3次,每次6片。

1.2.2去除病因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不同方法,如酒精性脂肪肝戒酒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戒酒后一般于2~4个月,肝脏脂肪变可完全恢复。营养不良性脂肪肝要补充相应缺乏的营养素。糖尿病导致脂肪肝主要是胰岛素相对不足,脂肪组织的脂解速度加快,脂肪酸流向肝脏增多,使脂肪在肝内堆积增加,形成脂肪肝,控制血糖后,脂肪肝即可得到改善。肥胖性脂肪肝要很好地控制总热量的摄入。药物引起的必须停药。

1.2.3调整饮食营养失调性脂肪肝的饮食治疗在保证营养的前提下,应适当减少脂肪、糖类及总热量的摄入。在膳食中减少动物性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如能坚持一年可减重10~15kg,肝脏沉积脂肪也随之消退。但减重疗法要适当,一般在初步阶段应控制在体重的10%~15%,每日热量摄入1200~1800kcal,时间约为1年。对于效果不明显者可改用低热能饮食疗法,每日再减少约1/3热卡。酒精性脂肪肝终身戒酒是关键,脂肪摄入不宜超过总热量的10%~20%,并减少多价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因为不饱和脂肪酸可通过脂质过氧化作用诱发和加重肝组织损伤[2]。

1.2.4药物治疗降脂类药物胆碱、蛋氨酸为构成卵磷脂的成分之一,与体内甲基移换作用及脂肪代谢关系密切,不仅能去脂,而且对肝中脂肪酸的氧化也起重要作用。消胆胺属阳离子交换树脂类药物,可阻断胆汁酸的肝肠循环,促进胆固醇向胆汁酸转化,增加胆固醇的排泄。烟酸及其衍生物可抑制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合成,但影响肝细胞甘油三酯的排泄,其衍生物有烟酸肌醇酯、烟酸果糖酶、烟酸戊四醇酯等。护肝去脂药物为近年来研制出的兼有保肝和纠正肝细胞脂代谢作用的药物。

2结果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脂肪肝效果满意,临床治愈22例,治愈率73.3%,有效6例,有效率20.0%,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

3讨论

痰湿乃浊阴之气,为本病的主要病理因素。而痰湿之所生,多由于饮食失节、过于安逸、过度饮酒、药毒内伤、久病体虚等原因造成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气机失常,水谷精微不归正化,结为痰湿,痰湿内阻经络又可进一步导致血瘀。

脂肪肝无特异性症状。约半数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有些主诉乏力、易疲劳、食欲降低、腹胀、肝区不适或隐痛、恶心、嗳气等,少数病人出现轻度黄疸。妊娠急性脂肪肝常在首次妊娠36~40周时突然发病,剧烈恶心、呕吐,随之出现急性肝功能衰竭临床表现,需注意鉴别。体格检查可触及肿大的肝脏,以左肝为著,表面光滑,边缘圆钝,有弹性感,可有轻度压痛,脾脏可轻度肿大。

目前脂肪肝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活血化瘀法、健脾消导法、清热解郁法、利水渗湿法、养阴疏肝法、益气助阳法、通下法等,而其中以前三者较为普遍。从处方使用的药物及其性味看,大部分属苦燥、辛香、咸降、酸涩、淡渗之品。组方中常用的中药依次为山楂、丹参、泽泻、草决明、柴胡、制首乌、虎杖、茵陈、白术、当归等。对本病的实验研究主要集中于:脂肪肝动物模型的研究;中药治疗脂肪肝的实验研究,包括单味中药的研究和中药复方的研究等。目前,脂肪肝的中医药治疗疗效较好,但没有突破性目前的研究表明中药可以有效地阻断脂肪肝的进展,并且可以使之逆转,脂肪肝的中医药治疗有着广泛的前景。但是目前,脂肪肝的微观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中医药防治脂肪肝的机制也未得到清楚的阐释。中医药要获得国际医学界认可,还需在微观研究上进一步努力。脂肪肝是多种疾病在肝脏的表现,目前针对不同病因的脂肪肝,还未深入地抓住其临床特点和辨治规律。临床医师还需要与基础研究人员密切配合,寻找进一步提高疗效的方法[3]。高脂血症和脂肪肝关系密切,单纯降血脂容易造成肝脏病理恶化的事实已经被很多医师所认识,如何平衡两者的关系,或者寻找更好的治疗方案,还需要继续探讨。脂肪肝的动物模型虽多,但与临床情况相差仍远,创造与人类不同病因脂肪肝更加相似的模型,仍然是研究者需要关注的方向。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疗效虽好,但无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这仍然是中医界不得不面临的尴尬局面。早日完成一个或多个设计良好的临床试验,有助于确立中医药在脂肪肝防治中的地位。脂肪肝的对因治疗仍然是治疗的关键,但脂肪肝发生后将会对肝脏细胞产生损害,甚至会进展至肝纤维化及肝硬化,因此需要治疗。目前治疗药物主要集中于抑制脂质过氧化、促进肝脏脂质代谢方面。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会脂肪肝和洒精性肝病学组.非洒精性脂肪肝病诊断标准[J].中华肝病学杂志,2003,11(2):71.

[2]杨金龙.难治性肝炎的诊断与治疗[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31-223.

[3]韦湘林.高脂血症与脂肪肝的相关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