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泽童年,呵护儿童生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润泽童年,呵护儿童生态

冯冬梅

甘肃省民勤县东关小学733300

摘要:孩子的童心宛如一粒花粉,常常会在无意的“成长”中被世俗经验这只蟑螂悄悄拖走。“一个好老师的真正的职能不是去引导孩子或者教育孩子,而是陪伴他们,懂得他们,以他们的方式去爱他们。”因此呵护儿童生态,创设一个春风化雨的环境,用感动、快乐带动孩子在生活中寻找真正的感动、快乐,让爱的阳光,浸润孩子幼小的心田,使其健康快乐成长。

关键词:文学浸润自由书写游戏相伴呵护儿童生态品味成功

童年是一支歌,跳跃着美妙的音符;童年是一幅画,稚嫩的画笔也能描绘出眼里的多姿世界。精心保护这份纯真、这份快乐,就能留住他们幸福的童年,带给他们一生的快乐。老师是孩子童年的引路人,我们应该以爱为引子,和孩子们一起捧读童书,陶醉于童真、童趣的美妙境界;和孩子们一起喜怒哀乐,一起倾听花开的声音;和孩子们一起游戏,一起运动,一起享受每一颗童心描绘出的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享受他们用自己的童眼、童心去感受到的美好的童年。

一、文学浸润,滋养心灵

孩子的童心宛如一粒花粉,常常会在无意的“成长”中被世俗经验这只蟑螂悄悄拖走。如何保持这份童心?阅读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无疑是一剂良方。读书贵在氛围。古韵悠悠、书声琅琅、书香飘飘,是理想的氛围,结合校园文化,我们利用“图书角”“阅读栏”“黑板报”等营造氛围,并充分利用阅读课和听音欣赏时间,积极开展阅读活动,引领孩子在文化长河中漫游洄溯,与一位位文人墨客深情对话,让阅读与陶冶随时随地发生……像低年级,围绕一个主题,以一篇带几篇,充分激发孩子的阅读欲望,让好书伴随孩子成长。

二、自由抒写,倾听心声

老师们都有这样的感觉,孩子们很怕写命题作文,写循环日记却跃跃欲试,热情高涨。其原因很简单:命题作文原本并不难写,但老师们特看重命题作文的要求,让孩子们不敢越雷池半步。假如我们让孩子讲真话,表真情,让孩子们想说什就说什么,完全可以让孩子们真正体验童年生活的喜怒哀乐。而循环日记,就是让孩子们讲真话,表真情,遇到事情随时记录自己的真实感受,让孩子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自然能放开手脚,发挥自如,自然也能了解孩子的心灵。你瞧:“在多姿多彩的世界中,不仅有我一点一滴的进步,还蕴藏了我天真难忘的往事。‘被狗咬’‘学溜冰’‘悟心得’‘宽待人’……它们像一面诚实的镜子,照出了我的心灵……噢,我明白了,久久牵连着我的那是对循环日记的深深感激……”美吧?!这就是孩子的真情表白。叶圣陶先生曾说:“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跟说话完全一个样。”可以说,作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生活处处有作文”。

三、游戏相伴,打开心门

童年生活的一切都是故事,都是作文,都是语文。放一次风筝,溜一次旱冰……童年的心里没有小事。因此,我们可以利用作文、体育活动,鼓励学生展开丰富多彩的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品尝快乐,体验成功,并让他们用笔与老师交流,记下自己的快乐,留下一件件童年趣事,乃至难以磨灭的故事。例如,“小组画一笔”的游戏,培养了每一位孩子动手绘画的能力,我们看到:内向的孩子有了笑容,大胆的孩子组织得井井有条;“录音机展销会”的游戏,锤炼了孩子们的复述能力、听力。我们发现:胆小的孩子也抢着上台试一试,每个同学的脸上都是阳光灿烂;“一人比划一人猜”的游戏,大家出题,大家参与,在笑声中,在快乐中,同学们的心越靠越近……

四、倾情呵护,放飞想象

在习作教学中,我们可以创设情境,倾情呵护孩子的童心。像四年级上册的习作《xx的自述》教学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老师带着孩子学例文后,拿出一把新扫帚,让孩子帮这位不会说话的扫帚小姐姐(小弟弟)介绍自己的美丽(帅气)。孩子们运用学过的观察法,展开适当的想象,将扫帚的外形介绍得较为生动有趣,听:“我是一位潇洒的扫把先生,头上长着又密又长的红头发,就像别样的鸡冠花,红彤彤的脸上长着两只小小的眼睛。别看我的眼睛小,但它特别地能聚光,就连地上一小点点的纸屑也别想逃过我的眼……接着,老师再换一把缺头发断胳膊的“丑”扫帚,告诉孩子,这是一个月以后,扫帚变成的模样。请展开想象,拿出你的笔替扫帚“控诉”。孩子们自然是有感而发!

五、赏识儿童生态,品味成功

“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是被人赏识的渴望。”尤其是孩子,他们的努力更渴望得到教师以及更多人的赏识,哪怕是一个妙词,一句佳句……所以,我们要蹲下身子,用一双捕捉学生优点的慧眼、一颗尊重赏识的慧心与孩子一起寻找习作中的亮点、成功之处,即便是点滴进步。我们要蹲下身子,用仁慈的目光和成长的心灵,尊重孩子的语言表达习惯,鼓励孩子把原汁原味的儿童语言写进作文中,特别是后进孩子的进步更要加以肯定,通过启发性、鼓励性的话语,保护他的积极性,更应该去谛听、品味与褒扬,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赏识,自己才能更为自信地赏识自己,品味自己的“作品”,视作文为需要,视作文为乐趣。

于丹曾经说过:“一个好老师的真正的职能不是去引导孩子或者教育孩子,而是陪伴他们,懂得他们,以他们的方式去爱他们。”因此尊重孩子,创设一个春风化雨的环境,用感动、快乐带动孩子在生活中寻找真正的感动、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