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家乡文化,传承人类文明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3

弘扬家乡文化,传承人类文明

张俊文

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红山窑中心小学737209

用智慧的眼睛审视家乡的历史,用虔诚的心灵感受家乡的温馨,用灵巧的双手描绘家乡的蓝图,用美好的语言讴歌家乡的变化,是家乡的儿女对家乡真情的倾诉。

一、瞄准家乡,因地制宜,立足长远,建构校本课程模型

1.开发《我爱家乡》校本课程的背景

爱家是爱国之基。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弘扬民族文化,热爱家乡是感情培育的基础。家乡是一本书,他承载着过去的历史,述说着今天的发展,展望明天的美好。家乡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以博大的胸怀养育了自己的儿女,使他们长大成人,各有所求,各有所得,各有所居,各有所安。承载了荣辱兴衰,使自己创伤累累。家乡这位慈祥而淳厚的母亲却没有一句怨言,没有半点牢骚,没有丝毫索取的意念,她总是以沉稳和善的姿态笑对自己的子孙,总是毫不吝啬地为自己的儿女埋头付出。一代又一代,一年又一年,去了的她畅开宽厚的胸怀让其安详地长眠于她的怀抱,活着的她用自己的乳汁悉心哺育他成长,想方设法让其美满幸福。家乡是一种难懂的意象,风霜雨雪的侵蚀反而使她变得愈加老成持重,沉稳健练。一味的付出,不知疲倦的操守,是一种崇高的默默无闻和宽厚仁爱。她有时像耐力极其深厚的胶泥,任凭怎样摔打、挤压也不变形,有时像顽劣的孩童,总是那么任性,那么天真,那么充满好奇,那么天真烂漫,那么富有情趣,那么招人喜爱。

家乡有广袤而肥沃的土地,那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依托。盛名的丝绸之路把家乡分为南北两片。源远流长的文化,长达200余年,延用至今的手工陶瓷作坊。闻名的明汉长城蜿蜒盘旋,与焉支山的峻拔融为一体。祖国繁荣,家乡巨变,党的一系列富民政策,家乡如沐春风,如淋甘霖,敦厚淳朴的乡民走出贫困,走向富裕,走入城市。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留下家乡发展的轨迹,用文字记忆家乡的变迁,讴歌家乡,赞美家乡,是我们的必负责任和应尽义务。

研发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赋予学校课程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推进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课程是资源,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资源贵在挖掘,贵在用发现的眼睛锲而不舍的搜寻。

瞄准家乡,把了解家乡、认识家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作为课程资源,列入校本课程的开发序列。用我们的意识让家乡走进教材,用我们的双手让家乡走出神秘,用我们的笔墨让家乡绽放光彩,用我们的情感让家乡感受儿女的温情。用校本课程这种形式弘扬家乡文化,记载事态变迁,传承文明发展,讴歌辉煌成就,表达爱家之情,《我爱家乡》校本课程的开发,就权且作为家乡儿女对家乡母亲的深切怀念吧!

2.《我爱家乡》校本课程的模型结构

(1)总体思路:以师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基础,从高处立意,大处着想,小处着手,充分挖掘利用身边的资源,用家乡的资源书写充满乡土气息的教材。

(2)基本原则: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体验,在体验中求进,在求进中发展,在发展中完善。

(3)课程主题:以家乡古老的文化,散落的历史,可喜的变化为主题。

(4)涵盖内容:地貌地形、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小曲、风俗习惯、历史遗迹、物产特产、乡土文化、名人轶事、谚语、俗语、俚语、社会事业、教育发展、农业生产、发家致富度、社会主义新农村等。

(5)编写形式:集撰文记叙,书法、绘画,摄影,征文,诗歌,词曲等为一体,分年编写,每年一辑。

(6)编写概述:第一辑以古老的文化为主体;第二辑以散落的历史、农业生产、发家致富为主体;其后以“颂歌赞美家乡,巧手描绘家园”的征文、诗歌、书法、绘画、摄影、词曲等为主题,着力突出“可喜的变化”,后一辑刷新前一辑的内容。力争做到:家乡变,内容新,呈现手段最优化。

意识决定行动,思想促成事业,做成事情并不难,关键是有没有做成事的思想和意识,有没有敢为事业付出心血的信念和决心。

二、健全机制,全员参与,各尽所能,营造了开发校本课程资源的良好氛围

方向已明确,目标已确立,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聚焦在狠抓过程的落实上。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学生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家长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社会、家庭、大自然是课程资源的蕴藏者。

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开发校本课程资源,领导重视是关键。在某种意义上说,领导的思想意识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成败得失。基于此种认识,中心校高度重视新课程改革工作,按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成立了以中心校校长任组长,各校校长、部分骨干教师为成员的课改领导小组,全面负责中心校的课程改革工作,从机制上保证了课改工作的顺利进展。

为了确保课程资源的有序开发,课改领导小组统一编印了校本课程开发流程(采集素材-整理素材-素材上报-素材筛选-素材写入-打印装帧)和各辑“校本课程编写提纲”,以文件形式下发各学校。根据学校规模和特点分解课程资源开发内容,组织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当作任务下达到各个学校,每年十月底上报学校校本课程。各学校按自然村的分布对教师学生进行合理的搭配后,分赴各处搜集课程素材,做到责任到人,人人有责,人人负责,随时搜集,定期整理,形成了中心校-学校-师生“三位一体”的课程研发模式。

全民动员,全员参与,放手让师生带着任务走向社会、走向家庭、走向大自然,走进自己乐意体验和实践的地方,不拘形式,不分彼此,不论多少,只要有收获,只要有利于校本课程的开发,我们总要想方设法得到。滴水汇成大海,碎石堆成海岛。带着任务去寻,带着头脑去想,带着嘴巴去问,带着耳朵去听,带着笔记去写,带着相机去照,无意识地寻访,有意识地记载,日积月累,积少成多,是课程资源搜集的真实写照。

课程素材搜集的过程,是校本课程走向成熟的过程,也是师生知识积累,情感体验,情绪激越的过程。聆听着长辈的诉说,如烟的往事仿佛就在眼前;倾听着老人的传说,神奇的故事令人浮想联翩;聚焦古老的遗址,秀美的山川,断垣残壁仿佛述说着昔日古城的繁荣和将士戍边的艰辛,大自然巧夺天工的创举显耀了造物主的神奇。古老的文化,散落的历史,可喜的变化,师生徜徉在课外知识的海洋之中,投身于家乡母亲的怀抱之中,慈母的宽厚仁爱再一次陶冶了情感,亲情再一次被家乡的博大旷远所激荡。

用真情倾听,用真心记载,信息采集的过程既为师生提供了共同学习知识的机会,也为师生与社会、家庭、自然零距离接触创造了条件。小学生对未知的渴求和童心的执着,使家长深受感动,协作起来,联起手来,共同开发课程资源变成了不约而同的自觉行动。帮着搜集一个民间传说,努力找出一件沉睡的农具,力争提供一个有价值的信息,尽量呈现一件珍藏的物品,是家庭对《我爱家乡》的关心和支持。

学生是宣传员,《我爱家乡》经学生流传到社会、家庭,引起了家长和社会的强烈反响,尤其是看到自己孩子的文章或图片被录入后,家长对孩子的成就感异乎寻常,喜悦之情溢于频频颌首和脸上的丝丝微笑之上。看到图片上曾经用过但现在即将散失的农具,家长恍然大悟,意识形态受到强烈的撞击,那散失的不是简陋的农具而是家乡的文化。挖空心思,帮助孩子寻找更多的即将散落的文化产物,提供更为有价值的素材,变成了家长的自觉行动。有些家长动情地说,文化产物散落,我们实在无能为力,只能靠你们了,请不要怕麻烦,找回一件算一件,并衷心的希望我们要把书编纂好,保留好,使这些即将散落的文化有个恰当的归宿。

满载着家乡的了解,师生相互交流各自的所获,在互动中得到了对家乡的全方位了解。“此时无声胜有声”,多元的文化,不平凡的过去,坎坷的经历,对师生进行了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家乡对自己的养育之情反哺了师生对家乡的感恩之情,努力工作开创家乡教育的新局面,为建设家乡培养更多的人材,是教师发自内心的表白。好好学习,立志成材,为建设美好家乡做贡献是学生对家乡的寄托。

课余时间,学校微机室里一片热闹景象,同学们把自己搜集的材料用文字形式录入计算机,精心设计着自己喜欢的页面。教师们把所拍摄的图片按所需整理到对应文字之中,形成了校本课程的基本雏形。无形中拓宽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三、精心筛选,装帧成册,师生共享课程资源

组织力量,精心筛选,认真编排,装帧成册。把师生采集的离散材料组织起来,按课程的顺序进行归类,组合成正规的样本是课程开发的最后阶段。课改领导小组本着所有采集信息尽可能使用的原则,组织人力,对各学校上报的材料(封面、前言、内容、后记)进行认真筛选,筛选是一个严谨的过程,领导小组成员对着课程目录,对所有材料进行通读,一边读一边在材料上标注上相应的编号,然后按编号顺序进行拷贝,写入教材,装帧成册,统一编印后按数下发各学校。

共享课程资源,共同得到发展。各校按中心校的规定统一安排校本课程的授课时间及授课内容,加大了校本课程的规范化管理。中心校将校本课程的开设列入学校考核之中,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日常工作检查时,校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等同检查,加大了校本课程的督查力度。

课堂上,学生认真阅读书中的文字,教师借机宣讲家乡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引以为荣的自豪:穿越时空,焉支山姹紫嫣红、林木繁茂,隋炀帝亲临焉支山接见西域27国使节的浩大场面;古丝绸之路上仿佛仍在作响的马蹄声、驼铃声;青龙山、红山尘封着古老而又神秘的传说;骠骑将军霍去病出兵河西战匈奴,卷起的滚滚尘烟好像还没有散尽;汉明长城历尽沧桑,虽满目疮痍,但仍英姿雄发,威风不减当年;林则徐贬谪新疆,水泉子人民热情款待,“羊肉垫卷子”香飘四溢……

简陋的生产工具浓缩了家乡农业发展的悠久历史,凝聚着农人们勤劳、憨厚、淳朴的汗水。跨越时代,小四轮的穿梭往来取代了“二牛抬杠”的艰难跋涉和小马车的踽踽独行;手执弯镰,披星戴月,繁忙异常的收割大军被联合收割机的多快好省挤出桑田之外。那一张张朴实无华的图片,向人们诉说着家乡远古生产的辛劳和现代农业的辉煌,一株株挺拔饱满的麦穗,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芳香,展示着农民丰收的喜庆。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林立的食用菌大棚,整齐的猪舍,似金豆般的啤酒大麦,使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脸上绽放出丰收的光彩;崭新的砖瓦房,平整的乡村柏油路,昭示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的实绩。

此情此景,《我爱家乡》串通了师生的心灵,爱家乡之情油然而生,有形化了无形的热爱家乡教育,从“小家”到“大家”,从“大家”到祖国,把爱国主义教育像春风化雨般浸入到热爱家乡的教育之中,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性。

课余时间,学生三个一伙,五个一群,翻阅着散发油墨芳香的《我爱家乡》,时而沉思于大自然巧夺天工的伟大神奇之中,时而又陷入古老农具的沉思之中,时而又被家乡的巨大变化深深感染…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倾吐在读书笔记之中。

校本课程《我爱家乡》的编纂过程,不仅为学生参与实践提供了机遇,获取了知识,得到了锻炼,更重要的是传承并弘扬了家乡的文化。

“一方水土养一方百姓”,黄土地乳养了我们,我们在黄土地上长大成人,黄色是我们的骄傲,“黄土”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作为黄土地的子孙,继承和发扬乡土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