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产业转型升级下的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东莞产业转型升级下的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姜柏龄

广东科技学院广东东莞523083

摘要: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指出我国职业教育到2020年的发展目标,即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建立健全符合现代产业需求的学校和专业基本标准,改革课程和教材的内容与形式,提升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本文结合东莞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分析了东莞职业教育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做好职业院校的建设,服务东莞经济社会转型提出建议。

关键词:东莞产业转型升级职业技能人才

一、东莞产业转型升级对各类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情况

早在2007年初,东莞市政府就推出“推动经济社会双转型,建设富强和谐新东莞”的发展战略,由此拉开了东莞经济社会转型、产业结构升级的序幕。但是目前东莞职业技能人才严重缺乏,很多具有高技能的人才已经离开了东莞回家创业,或转到长三角以及其他发达城市工作,这势必对东莞提出的“经济社会双转型,建设和谐新东莞”的战略目标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提高现有劳动者技能和培养大批具有高技能人才成为东莞职业院校重要任务。

二、东莞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现状

东莞市4所高职院校现有在校生大约为33000多人;已基本涵盖了工、文、理、管、经等大部分学科门类。开设的专业除个别专业外,其他的专业均有重复。例如有计算机信息、会计、工商企业管理、物流管理、酒店管理、服装设计等。

东莞市4所高职院校的师资来源,主要是通过下列几个途径:高校毕业后直接任教、其他高校调入、科研机构调入、其他单位调入、企业调入。根据对职业院校教师来源统计:高校毕业后直接任教占67.3%,高校和科研机构调入占11.2%,而从企业调入占6.8%。其他单位调入占14.7%。由此可见:职业院校不缺少高校应届毕业生,而是缺少具有“高级技能”或“双师型”的教师。

三、东莞发展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职业教育资源不足,且开设专业多数相同。东莞目前有职业学院4所,这4所职业学院在校学生总数不足4万,每年培养的毕业生还不到一万人,面对东莞经济社会转型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培养的人才数量与社会实际需求量产生矛盾。在专业设置上也缺乏特色,很多专业均有不同程度与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专业重复。

2.师资队伍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东莞职业学院的师资力量主要来源有两种,一是内地高职院校已经退休的老教师,他们都具有副高及以上技术职称(副教授、教授);二是刚从高校毕业的硕士研究生,他们工作两年时间后才能评上中级职称(讲师),这些刚毕业的应届生虽然在专业理论知识上掌握的比较扎实,但是缺乏实践的社会经验。

四、东莞民办高职院校改革建议

1.建设特色专业。(1)特色专业建设要紧贴市场。在制造业非常发达的东莞,当地外资企业特别多,并且对模具、数控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一直都多。根据这种市场需求的特点,设置机电、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工业设计和商务日语、韩语等专业就业前景非常好。例如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涉外护士”这个新专业,在西欧、北美等发达国家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目前都急缺护士职位。“涉外护士”专业人才缺口大、就业前景非常看好。(2)特色专业建设要打造品牌。职业职院校在激烈市场竞争的办学过程中,不应盲目追求学科多、规模大的综合性办学模式,关键是在于特色专业建设。通过特色专业的建设,致力于培育自己的专业闪亮点,以闪亮点打造职业院校的品牌。例如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已经形成了“以外语为特色,突出翻译品牌”的办学模式,设置了“翻译外事”、“国际商务管理”、“中英文文秘”和“涉外会计”等新兴专业,来满足中国加入WTO后,珠三角以及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对从事翻译、外贸人才的需求量增大的情况,培养既能扎实掌握外语、又有专业知识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人才。

2.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做好职业院校建设工作的关键环节。(1)加强职业教师的顶岗实训。职业院校的教师除应具有普通教育的教师资格之外,还应具备与所从事的教学工作相适应的实践工作经历或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等级证书。例如:会计教师不仅具有教师资格证书,同时还应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具有中级(讲师)职称同时,也应该具有相应的中级会计师职称。而且,专任教师都要利用寒暑假期间,到企事业单位进行顶岗实习锻炼,掌握最新的技能,考取相关专业技术等级证,把获证与实际技能锻炼有机结合起来,尽快成为职业院校需要的“双师型”教师。(2)提高职业教师教学创新能力。职业院校应积极鼓励专业教师走出学校,主动与企业开展科研合作项目,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提供相关产品的宣传与技术讲解,参与企业的员工培训及产品客户培训,不断推动校企之间的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叶子飘高职教育的区域性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2,(3)。

[2]高英我国职教师资队伍现状分析及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3,(16)。

[3]李钧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职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03,(03)。

[4]王伟关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