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维更创新》之读后有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1-21
/ 2

《让思维更创新》之读后有感

方巧丽

方巧丽浙江省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310000

暑期读书,学校发放了四本书,我选择的是《让思维更创新——思辨与发散让学生思维活跃》一书。创新二字比较夺人眼目。因为我知道如今的中国式教学或者对我自身的教学实践来说最缺少的就是创新,所以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它。

读完全书,还是有点感受的。

感受之一:该书的体例比较明晰

此书共分九章,为逆向思维、抽象思维、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自主性思维、探究思维、发散思维、整合思维、直觉思维等九个纬度来展开。每章又从释义、作用、培养或激发(结合案例分析)三方面构建文本。条理清晰,有章可循,有例可学,既有理论性,又有操作性,乍看起来还不错。

感受之二:文本细读起来,却是大为失望

其一,培养创新思维的案例分析绝大多数局限于小学初中事例,真正涉及高中思维或者说高中语文深度思维培养的案例少之又少。

其二,张之以培养创新思维的名目,其实质却是逃不出预设、逃不出热闹与虚华的外壳,其内里是思维肤浅,空有理论的陈述,缺乏真正的创新激发。

感受之三:中国教育的传统化模式化思维根深蒂固,要改变它确实很有难度

研究性学习十年前就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很好,这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颠覆,可是,几年后的现实如何呢?形式远远大于内容,学校里依然每学期都会开设研究性课程,不过更多的只是名目而已。这确实是一种教育现状。

创新思维的激发与培养为何成为中国教育的一个难题?

究其根源,高考选拔方式是一个因素,当然也许惰性思维根深蒂固是根本原因。一线教育工作者自身缺乏创新能力、创新素养。急于求成走向高考让我们的教育缺失了耐心,剥夺了孩子很多的思维时间和空间。模式化的标准答案让我们的思维走进一个固有的答题步骤答题模式,作为教师的我们往往通过归纳总结整理去教会学生用格式化的语言去规范答题,获取高分,这是一个捷径,但绝对也是扼杀创新思维的途径,遗憾的是,我知道此路的色彩是灰色的,但在现行高考体制之下,这条路似乎是条通衢大道,所以以前的我一直沿此前行。

感受之四:改变从教师自身开始

教师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教师拥有广博的见识,开阔的眼界,散发性的思维,先进的教学理念,才有可能让课堂走向大气、开阔,给予学生有足够的思维空间,才能有足够的激发条件。

感受之五:语文教学的学生创新思维激发的抓手是阅读与写作

美国的一些州市教育局明确要求,中小学学生每一学年至少要读22本书,包括小说、传记文学、科学新知、哲学历史等书籍。大量阅读书籍,让语言能力逐步地潜移默化地提升。书读得多,而且速度快,快速有效地获取信息的能力是现代人的重要素质之一。阅读能力越强的人,汇集、理解、判断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也越强。

值得安慰的是,如今的中国小学教育也开始重视泛读了,比如每个学期都会收到女儿的校发书单或阅读考级书目,大量的优秀作品罗列其中,成为孩子一种必然必须的阅读,这真的是中国教育的一个可喜的变化,为之鼓掌。阅读让我们的内心变得丰厚,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激发不会成为空谈。忙碌的高中学习下,我们一定要坚持让学生走向广泛的阅读,这会让他们终身受益。

怎样让泛读走向有效,杭外给了我们很好的范式。近期买的杭外倪江老师写的《理想语文——自由阅读与教学》一书,让我走进了另一种全新模式的阅读写作教学。倪老师认为,一个语文老师有时可以用最简单的方法来评判语文教学:如果语文和个体生命的成长联系在一起,如果语文与规训成性、谎话连篇的格式化的世界绝缘,如果语文是一种非常自然的浸润过程,这样的语文才可能是真正的语文,才可能成为创新思维源源不断的泉源。如此观点,深感赞同。有些经典阅读起来很累人,难啃,杭外有句名言,就是,阅读要坚持,半途而废的阅读危害堪比一场草草结束的战争。说得真好!阅读是起端,随后要走向鉴赏,走向思考,走向表达。否则容易走马观花,容易肤浅随意。写读书报告,写感悟或评论,或推荐语等等,让经典成为思想的跑马场,而学生在此自由纵马驰骋,寻找一直存在着的精神家园。

作文恐惧症是很多学生语文学习上一种难以克服的病症。而写作能力是一种应用性最强的综合能力,是现代人一种必备的生存技能。作文应该是经常写,反复练。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之上,写作可以成为一种内心思考的自然倾泻。在课堂上我们也可以要求学生写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小文章或小随感,养成良好的文字表达习惯,从心理上排除学生惧怕写作的思想障碍和压力。现实中很多原先惧怕写作的成年人,在如今的QQ、微信、微博流行的时代里,突然找到了驾驭文字的幸福感。文章确实是写出来的,当然我们的思维也必定会在不断的文字表述中走向清晰与成熟。打开我们精神家园之门,非阅读与写作不可。

语文学习的真正的要义是喜欢阅读和学会写作,在广阔无边的精神世界中自由翱翔!这条阅读与写作而走向创新之路,也许在现实操作中会有很多不易,特别是在应试气息特浓的高三教学中,又将何去何从呢?但作为一线教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困惑与反思中,试图走向改变,多少应该是件值得鼓励的事,这也是此书给我带来的收获!

有所感,为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