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1

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体会

苏云云

黑龙江省农垦北安管理局二龙山农场学校苏云云

过去我们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一个知识一个知识的不断讲解,试图一滴不漏的完全倾倒在学生的大脑中。学生没有对知识的消化过程,导致消化不良甚至不消化。白白浪费了课堂的教学时间不说,时间长了,学生自我探索消化知识的能力不断退化以至于只能依靠老师吃等食。在新课程教学中,这种模式显然已经不再适应现在的社会发展需求,所以我们只能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来不断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在当前的教学中,教师应把课堂尽最大可能地还给学生,让原本枯燥无味的数学在学生的动手手操作中焕发出生命活力。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原本单调乏味的被动吸收变为生动有趣的主动探索,从而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下面,我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这一话题谈一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一、让新知在学生的动手操作中形成。

只有在实践操作中,知识的形成过程才得以呈现,而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理解知识的同时更能很好的内化,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运用。例如在执教“长方体的表面积”一课时,我针对表面积公式的运用讲了好几遍,还重点强调运用时一定要算全面了,自我感觉已经讲的很透彻了。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等落到笔上运用公式时学生总是找不准哪个面用哪个边来计算面积。全班竟然有一半以上的人数存在这样的问题。我用了半节课的时间看似把重点突出,把难点突破的讲解算是一点作用也没起。看到学生脸上的茫然,自己心中真不是滋味。回到办公室我静下心来反思自己,想到平日里老教师的叮嘱:小学的数学,不能像给中学生大学生那样一板一眼的讲知识点,而是应该把抽象枯燥的知识点用直观的、形象的、生动的方式展现出来,学生才好理解,才好明白。我突然间有所明白,有所感悟,真是自己不经历永远听不懂别人的忠告和提醒。于是我再次走进课堂时,没有进行所谓的“旧知回顾”,而是先给孩子们上了一堂“手工”课,我跟孩子们一起用卡纸做长方体,从每个面的剪裁大小,到最后如何组装到一起变成一个真正的长方体,都是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完成,我在旁边看着的同时为孩子们解答制作过程中的疑问。虽然这堂“手工”课用了我整整40分钟的宝贵时间,但是我发现长方体表面积公式我没有任何讲解,孩子们就已经理解了。在制作的过程中,孩子们还发现了有的长方体的四个面是一样大的。我不禁被孩子们的表现震撼,也被他们探索问题的严谨态度感动,我明白了相对于这40分钟的时间,我那所谓含金量很高的半节课讲解真是浪费时间啊!真是“实践出真知”啊!

二、有效的分组进行动手操作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说到分组学习,大家都不陌生。是很多老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我也很喜欢,但是我分组的依据略有不同。我不是像大多数老师那样让每个组都有成绩优、良的学生。而是从动手能力强弱来进行分组。每个小组中力争都有动手能力强、中、弱的学生。这时,动手能力强的孩子可以熟练地给大家展示知识形成过程,而动手能力相对比较弱的孩子在小范围内也留给了他探索的空间。如可以在别人探索之后自己再摸索着体验一次。这样,学生对知识的思考过程再现。这样的分组学习,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很好的掌握新知。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轻松的。快乐的,不同的学生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三、动手操作让解决问题的办法多样化,多元化。

小学数学中很多问题都是来源于生活,所以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往往会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考角度出发,产生不同的方法。因此,许多数学问题的解决并不是单一的,唯一的。而如何让学生探索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呢?这其中仍然离不开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多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多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尽可能地让给学生提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一课时,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刚才我们把1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位同学得到四分之一,那我们还有别的切法吗?那这种切法每位同学得到多少苹果呢?不同的学生根据我的问题就有了不同的表示方法。有的学生把苹果切成了八分,得出了每个学生得到八分之二的结论,有的学生把苹果分成十二分,得出了每个学生得到十二分之三的结论……最后我们把大家的不同结果收集到一起就得到了四分之一、八分之二、十二分之三,十六分之四等等表示四分之一的分数。学生通过自己切苹果,而不是单一的老师切苹果给学生看,这样不仅留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也为学生创设了把问题多角度思考的机会。最后,学生通过听取别人不同的见解,合理地补充、调整自己的观点,进而形成了整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了成功的体验,品尝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还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教师应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体验。所以,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应不断地反思自我,及时的审视自己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创造一个主动探究,勇于探索知识的发展过程,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更好的理解知识,掌握知识,从而养成自主学习和不断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建立自信心和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去发现身边的数学,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学会去用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