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学生修改作文,培养知识迁移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2-12
/ 2

教会学生修改作文,培养知识迁移能力

叶湘红

叶湘红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养成修改自己的作文的习惯,修改是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本文根据新课标要求和笔者的教学经验,谈谈对教会学生学会修改作文的认识和具体做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修改作文;做法

如何提高初中生写作能力呢?笔者认为,教会学生修改作文,是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全面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养成修改自己的作文的习惯,修改是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笔者根据新课标要求和自己的实践,谈谈对教会学生学会修改作文的认识和具体做法。

一、改变观念,重视学生修改作文

传统的初中作文教学向来是“学生作文教师改”,学生基本上是按照教师的规定完成作文,作完交给教师就万事大吉。在作文本下发以后,急忙翻看一下分数,匆匆看看教师写的批语,就把作文本搁一边了。学生总认为批改作文是教师的事,与自己没什么关系。学生缺乏积极性,忽视了自己在作文中的主体性。然而古今中外许多名家名篇之所以被千古传颂,与作者重视修改自己的文章是分不开的。例如,鲁迅对散文《藤野先生》的修改,达到160多处;我国的古典名著《红楼梦》,?曾经“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问世;们学过的北宋王安石写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据有关资料记载,作者在原稿上曾经换过许多字,最初作“到”,后改作‘过”,又改作“人”,再改作“满”,最后才选定“绿”字。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古今中外名家注重文章的修改即能充分证明修改的重要性。

修改,是写作文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工序”,是提高作文质量的重要措施。有人说作文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这话一点不假。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师修改不如学生自己修改,自己修改不限于课内作文,要养成习惯,无论写什么都要修改,把修改作文看作一种思维过程,养成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生受益得。”我们知道,大多教者在思想上重指导轻批改。原因是担心学生受认识和写作能力的限制,总想越俎代疱,提供给学生一个模式。比如文章如何审题,如何取材、构思,如何使立意不落入俗套、要有创新,如何开头、结尾、过渡等等。不可否认,适当的技能训练于学生是有益处。但作文的过程是一个客观到主观、主观到客观的过程。教师无法也不可能代替学生去思考、去表达。因此,我们应该把作文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就是要教会学生修改作文,让学生通过主动批改作文的实践活动,培养知识迁移能力,从而真正提高作文写作的水平。

二、指导学法,让学生养成修改习惯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是语文教学活动的最基本的对象和主体,学生的主体性的基本特征表现在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等方面。自主性是指学生对自己的活动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力和能力;能动性是指学生能够自觉、积极、主动地认识客观世界,而不是被动地、消极地进行认识和实践;创造性则以探索和求新为特征,是主体性的最高表现和最高层次。可见,自改在作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它打破了传统的由教师一人独立完成的教学环节,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

在实践中,笔者是这样操作的,在作文修改课中提供一篇病文,以文章内容修改为重点,教会学生从文章的审题、立意、构思、选材、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修改。

审题要准确,它是界定写作范围,着重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这往往包含两个方面,审文题和审要求。一定的题目适合一定的文体,现在一般要求文体不限,但也并非意味着写什么文体都行,怎么写都行。立意是文章写作至关重要的一步,它的任务是确立表达的主题,解决表现什么的问题。文章没有深刻的立意,就会流于一般,甚至显得幼稚。构思是展示思维的条理性、创新性的关键步骤。它的主要任务就是选取怎样的方式表现文章的内容。作文贵在创新,而创新又着重体现在构思的精巧上。选材是为了表现中心的需要,从众多的材料中选取最能表现反映突出文章中心的材料,这样的材料要详写,写生动形象、鲜明感人,反之,略写或不写。结构安排要体现新颖巧妙的特点。可采用小标题形式,层次井然,结构清晰;可采用书信体,抒发内心感受,感情真挚;也可采用“题记、后记”式,点明主旨,明确中心,升华主题等。语言表达要做到语言流畅,文从字顺,饱含情感,有创意地表达。语言上要善于引用古代诗文名句,往往会起到画龙点睛、形象传神的作用,显示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深厚的文学造诣。巧用修辞,不仅能增添文采,而且使事物形象生动,内容充实,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还要恰当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进行适当描写、抒情、议论,有突出表现中心的作用。

另外,还要审查自己的习作是否具有真情实感,是否展现了个性的魅力,是否做到了“我手写我心”;标题是否传神、贴切、凝练、有吸引力;开头是否新奇出众,结尾是否让人回味无穷;前后是否呼应,过渡是否自然,通篇是否结构严谨,浑然一体等方面。

一节45分钟的作文修改课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每节作文修改课中,笔者存在选取以上一两个毛病的病文让学生自评自改作文,日积月累,学生自改作文习惯就会慢慢养成,写作能力自然会大大的提高。

修改作文的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一种是“冷却法”,就是学生作文写好一周后,然后再改;经过冷却,学生可能从另外的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的文章。清代戏剧家李渔说:“凡作传奇,当开笔之初,以至脱稿之后,隔日一删,愈日一改,始能淘沙得金,无瑕瑜互见之失矣”。这种方法有助于开启学生的智慧,发现自己的错误,培养冷静思考的能力。另外一种是“讨论法”,就是习作者在班级中寻找一位作文水平比自己高的学生,与他(她)交流讨论。可以从文章的构思、立意、布局谋篇上谈设想,也可以就整段、局部内容谈感受,还可以就某一表达方式的运用谈体会,然后请同学给自己习作写批注,学生结合同学的批注,纠正失误的地方,这种交流讨论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做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的语文教学最高境界。

三、师生评价,全面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笔者认为评价中不仅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应该注重师生间的合作交流。

在作文评价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该怎样发挥呢?教师应重视学生互批自改后的评价。它既评价“批注者”批得是否准确,又评价“修改者”改得是否到位。如“批”得不准确或“改”得不到位,教师则予以纠正,对于共性问题,及时进行重点讲评,讲评时要分析其原因,指出应该克服和避免的问题,从而使学生作文水平有所提高。

教师把经过互评、自改后的作文收上来以后,对学生的习作和批改情况进行仔细地阅读和研究,在全员批改的同时,选取一篇或几篇有代表性的文章分发给学生与学生一起进行修改评讲。此时,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尊重学生的人格,师生共同讨论、探究,教师不仅要从文章的构思立意、布局谋篇、选材组材等方面加以指导,更要从遣词造句、语言表述、表情达意方面予以点拨。教师在具体评价学生的写作水平时,采用多元化评价方法,突出“一切为了促进学习的健康发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宗旨,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亮点”,进行鼓励性或赏识性评价,让小小的成功成为学生继续发展的动力。

学生拿到由互评、自改、师评的作文以后,进行仔细地阅读与揣摩,就更能深切地感受自己的所得与所失。教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把作文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构建“互评、自改、师评”等多元化作文评价体系,在评价中获得多层面的作文技能培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全面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促进学生健康的发展,从更深更广的层面上使学生认识到一篇文章该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的道理。

总而言之,“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教会学生修改作文,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全面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是我们刻不容缓的职责。

作者单位:广西南宁市第三十七中学

邮政编码:53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