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课堂减负增效--有效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1

立足课堂减负增效--有效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田佳龙

贵州省德江县第四中学田佳龙

课业负担过重是目前中小学学生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课业负担过重的现状违背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受到影响。我国在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中,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并一度掀起“减负”的浪潮。

新课标的不断改进,似乎是减负增效的一个重要工具,但是在实践中,课堂形式往往流于形式,并未能将改革的宗旨落到实处。为了减轻学生学习数学的负担的同时,提高学习数学的效率,真正做到减负增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积极优化结构教学,减轻学生识记负担

初中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定理、运算法则及公式等构成了一个个丰富、生动的多彩世界,蕴含着了许多深邃的数学思想,是数学知识体系的核心,只有讲究方法,优化结构、巧妙教学,把这些核心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让学生吃透,才能使学生以此为框架,重组起立体式、有层次的知识结构,从而有效地减轻学生在识记方面的负担。

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

第一、抓住已知和未知之间的联系,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构成知识网络,实现从认知结构的整体优化,使知识系统化、深刻化,进而从不同角度去激活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

第二、注重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展开逻辑思维,采用合适的思维方式,多进行合情推理。

第三、通过改变问题的叙述方式,改换观察或理解问题的角度,使问题呈现新面貌,从而引发学生新兴趣、新联想,进而能灵活解题。

二、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差别之一在于,应该教育盲目追求升学率,素质教育刚强调“人性”与“民主”,保护学生的兴趣。

古语有云:圣人施教,各因其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无弃人也。

意为施行教育,必须依据各人的不同资质和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要合理地挖掘每个人的潜力,使其天生之才必得用之。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个体差异带来了学习的差异,作为教师,应当了解每个学生在学科学习上的特点。

例如,有些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很强,但空间想像能力却并不是那么丰富,而有些学生反应速度快,却比较粗心,而有些学生虽然理解某些知识点比较慢,却记得很牢。

然后因材施教。

对反应迟钝的学生要激励他们积极进行思考,勇于回答问题和进行争辩;

对能力较强而态度马虎的学生,要给他们一点难度较大的作业,并严格要求他们注意精益求精;

对语言表达缺乏条理的学生,要多做复述和发言;

对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不专心的学生,要多暗示、提醒、提问,培养自控能力;

对视、听觉不好的学生,要照顾他们坐在比较适合的地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