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心室梗死的诊治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右心室梗死的诊治体会

张文筱阿司叶沙惠阿孜古力

张文筱阿司叶沙惠阿孜古力(新疆伊宁市人民医院新疆伊宁835000)

【中图分类号】R54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1-0326-02

【摘要】右心室梗死在心肌梗死患者中少见,常常在临床心电图诊断中误诊和漏诊,本人谈谈右心室梗死的诊治体会,提高对右心室梗死的认识和诊断能力。

【关键词】右心室梗死

1临床资料

本文对我院自2007~2009年100例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部感染,肺气肿及心功能衰竭病人进行观察,心电图:窦速16例,肺型“P”23,左室后壁劳损8例,广泛劳损15例,右室肥大1例,房颤10例,双室肥大1例,左前左后分枝传导阻滞各3例,下壁心肌梗塞4例伴右心室心肌梗塞,右肺型“P”伴右室梗塞4例。

2讨论

右心室梗死在心肌梗死患者中少见,至今为止在临床心电图诊断中往往被误诊和漏诊,以漏诊为多见的现象还不时地发生,有些患者为此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和预防而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故为提高对右心室梗塞的认识和重视,我谈一下自己对心肌梗塞的理解,新的认识及体会。

在临床上诊断左室下壁或后壁心肌梗塞的病人,右室心肌梗塞往往被临床医生忽略,而得不到正确的诊断。这主要还是因为临床医生只借心电图常规以导联提示下壁或下后壁心肌梗塞诊断就此罢休。也就是说有时未想到可能会合并右室心肌梗塞。其原因是:①左冠状动脉同时供应左右两侧心室,右冠状动脉首先供应右心室继而供应左室后壁及后间隔。可见右心室得到血液的双重供应,侧枝循环丰富。②正常成人的右心室壁枝较薄,负薄较轻,对缺血耐受性强,而心脏的泵功能主要在于左心室,其要求供血量显著为多。③心电图常规以导联不能提供诊断右心室心肌梗塞的线索。根据近来的报道及科学家们的病理学采用续切片以及特殊染色体做镜下研究,发现右室心肌梗塞作为后壁心肌梗塞的一部分,其尸检发生率最高达43%。通过科学家们的分析研究,已证实了右室心肌梗塞也是多发的,只是未被人们重视而已。作为临床心电图医生和临床医生在发现有左室下壁或下后壁心肌梗塞时也要想到是否伴发右室心肌梗塞,心电图改变是诊断右室梗死的主要可靠手段:(1)右胸导联V3R、V4R、V5R呈Qs波型,其中以V4R更为重要,ST段抬高≥0.1mⅴ及ST-T动态改变是诊断右室梗塞的可靠指标。但应注意这种ST段改变易发生在急性右室梗塞的早期,持续时间有1/2的患者在10小时内恢复,临床上易漏诊。(2)STⅢ%26gt;STⅡ:因为右室梗塞多与下壁梗塞同时发生,故当下壁梗塞时bT段抬高幅度STⅢ%26gt;STⅡ,可用来诊断右室梗塞的指标,因为下壁梗塞合并右室梗塞时,主要累及下壁右侧(Ⅲ导联+120°),而下壁梗塞不合并右室梗塞时,主要累及下壁左侧(Ⅱ导联+60°),故下壁梗塞合并右室梗塞时STⅢ%26gt;STⅡ。且此种ST段抬高持续时间较长,平均可达3~4天,比右胸导联ST段抬高恢复得晚,是较易捕到的右室梗塞的心电图改变。在出现这种变化时应需要毫不含糊地下诊断,使病人早得到治疗,减少心梗带来的死亡率。

有关凝血因子被激活,血小板聚集增强,凝血酶过度生成,促使血栓形成。可见,餐后高血糖是联系IR与炎症的桥梁,而IR与炎症等指标可以预测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可以简单的认为,餐后高血糖可引起葡萄糖在细胞和组织中的毒性作用,在血糖升高对人体的危害中占主要地位。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发生的一个重要机制是由于血糖升高而形成的大量糖基化终产物(AGES),引起氧化应激状态,导致血管收缩,抗血栓能力下降,血栓形成增加,血管基质增生,最终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在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异常(IGT)时,糖尿病并发症就已经发生了,尤其在IGT阶段中,餐后高血糖对肌肉及胰岛β细胞有毒性作用,会加重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而更快的出现糖尿病症状,并会引起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和大血管病变,这在餐后血糖升高与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肌梗死病死率,脑中风,视网膜病和巨大胎儿的相关研究中已被证实。

因此,无论是糖尿病病人或糖调节受损者,尤其是IGT都应及早给予行为以及药物干预治疗,在积极控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同时,还应积极治疗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多方面多途径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总之,右心室梗死常被人们忽视,故提高对右心室的重视和诊断还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重视。

参考文献

[1]成李震花,张涛,葛志明.高血糖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6,14(7).

[2]张桦.餐后高血糖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探讨.数理医药学杂志,2007,20(4)564—565.

[3]张文礼,马建华.餐后高血糖与心血管疾病关系探讨.医学研究生报,2008,21(6).

[4]刘瑛琪,王晓非,高铁山,赵京涛,刘欣波,彭佑华.OGTT正常,异常及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特征比较.心脏杂志,2008,20(5)613—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