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模拟急救演练在提高门诊护士应对意外事件中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1

情景模拟急救演练在提高门诊护士应对意外事件中的效果分析

许凤

(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门诊部)

摘要: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急救演练在提高门诊护士应对意外事件中的效果。方法针对我院门诊常见的抢救病例进行总结,制定相关的情景模拟急救演练方案,于2017年8月~2018年3月对我院门诊护士进行情景模拟急救演练的训练,比较护士培训前后急救技能考核分数。结果经情景模拟急救演练后,门诊护理人员的急救技能包括理论知识、操作水平、医护满意度和急救能力评分显著提升,应急时间抢救时间缩短,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情景模拟急救演练有利于提高门诊护士应对意外事件的能力。

关键词:情景模拟;护理急救演练;门诊意外事件

门诊因其患者较为集中,病情错综复杂,是医院意外事件的高发场所。门诊护士对意外事件的应对能力影响着意外事件突发患者的急救质量,而门诊护士因其工作的繁琐,缺乏学习积极性,急救知识和技能不足,应对突发事件时不能很好处理。情境模拟急救演练通过根据实际情况设定相似的情境,使操作者能熟悉情境,做出实施更好地应对方案[1]。本研究旨在探讨情景模拟急救演练在提高门诊护士应对意外事件中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各科门诊护士(门诊导医15名、口腔科3名、普外科1名、眼科2名)共21名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为23~54岁,平均年龄(35.21±8.52)岁;其中本科生5名,大专生16名;副主任护师3名,主管护师4名,护师9名,护士5名;护龄为3~35年,平均护龄(14.24±9.12)。2017年8月~2018年3月对我院门诊护士针对各科常见的突发事件进行情景模拟急救演练的训练,共训练8次,8次训练结束后所有护理人员统一参加考核。

1.2研究方法

总结门诊各科室病例特点,设计编写常见的急救情景,主要有:过敏性休克、癫痫发作、晕厥和突发呼吸心跳骤停。根据相应的急救情景,查阅相关资料,总结之前相似情景处理方法的利弊,制定科学有效、简单可行的应急护理方案。在2017年8月~2017年11月期间,先集中培训副主任护师和主管护师,再由已培训的护理人员培训其余护理人员,由一名护士扮演患者,其余护理人员轮流进行相应情境模拟,培训时间定为下午下班后,每两周一次,培训地点为门诊大厅。培训前后分别对护理人员的急救技能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急救技能包括理论知识、操作水平、医护满意度、抢救时间和急救能力。除抢救时间外每项分值为1~100分,分数越高代表技能越强。

1.3观察指标

护理人员急救技能包括理论知识、操作水平、医护满意度、抢救时间和急救能力。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人员培训前后急救技能比较

护理人员经过情景模拟急救演练培训后急救技能明显进步,理论知识、操作水平和应急能力都得到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应对突发状况的抢救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门诊部门作为医院接待患者的窗口,就诊人数较多,患者病情错综复杂,是医院意外事件的高发场所。护理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对门诊患者的安全有着重要意义,而门诊护理人员因日常工作重复枯燥、医护人员待遇差异易对工作产生倦怠,缺乏学习急救护理知识的积极性。情景模拟通过对现实情境特点进行总结,模拟该情境的发生,有利于提高参与人员对该场景的应对处理能力[2]。

本研究通过对门诊护理人员进行常见门诊突发事件的情景模拟训练,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急救相关技能,患者对医护满意度提高,急救时间缩短,有利于为患者争取到黄金急救时间。急救护理的理论知识对门诊突发事件的急救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单纯的理论学习显得枯燥无味,情景模拟使护理人员置身于相应的急救情景中,能提高护理人员对急救护理知识的学习积极性。门诊突发事件发生时通常场面陷入混乱,护理人员不仅要及时对患者进行抢救,还要应对患者家属的催促并对其进行安抚,十分考验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情境模拟急救演练,通过对门诊常见突发情况进行模拟,如:过敏性休克、癫痫发作、晕厥和突发呼吸心跳骤停,使护理人员能得到充分的演习,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以及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门诊突发事件的护理通常需要护理人员的协作进行应对,情境模拟演练能增加护理人员的合作,提高默契度,更有利于应对突发事件。

综上所述,情景模拟急救演练能提高门诊护士应对意外事件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朱紫英.情景模拟急救演练提高门诊护士应对意外事件中的作用[J].上海护理,2015,15(02):86-88.

[2]苏冬彩.情景模拟训练在精神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伤残医学,2012,20(07):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