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外伤139例护理配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急诊外伤139例护理配合

王晓丽

王晓丽(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医院025250)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0-0321-02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外伤清创缝合护理配合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1月~2010年1月我院急诊科对139例急诊外伤患者经积极清创缝合处理中给予有效的护理配合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急诊科清创室医护人员间的密切配合以及正确、有效的护理,139例患者术后均达预期效果,创口吻合良好,无并发症及伤口感染。结论急诊科是急诊外伤患者的接待,分诊,转诊及清创治疗的首诊集中的场所,需要医护人员密切配合,才是救治急诊外伤患者成功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急诊外伤清创缝合护理

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空间的扩大,生活节奏加快,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各种因素导致摔伤、突发疾病意外伤、割裂、挤压、车祸、木工、电锯操作或爆炸等诸多原因导致急症和意外事故患者急剧突增。如何做好外伤患者的清创处置工作,清创室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起着重要作用。2009年1月~2010年1月我院急诊科对139例急诊外伤启动应急预案,加强创伤急救,转变服务理念,将流程管理应用到急诊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中形成规范化服务[1],缩短就诊转诊时间,提高治疗效率,有效降低了并发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09年1月~2010年1月我院急诊科接诊的139例急诊外伤患者中,男性86例,女性53例,年龄5~75岁。致伤原因:车祸伤42例,摔伤34例,挤压15例,电锯割裂9例,木工伤10例,突发疾病意外伤21例,爆炸伤8例。受伤部位:损伤头部21例,损伤颜面部22例,损伤前臂26例,损伤手指8例,损伤下肢及踝部34例、损伤胸部16例,损伤腹部12例。

1.2治疗方法

1.2.1手术前的准备

1.2.1.1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指在护理全过程中,护士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能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地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以达到较理想的护理目的。急诊外伤患者多为突然遭受意外伤害或病情突然发生变化,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人处于被动和服从中,形式多样的医学高端技术手段让患者眼花缭乱,难以辨别;再者医生与患者的交流越来越公式化,加之疾病本身的原因,就会产生焦虑、无助甚至绝望的心理。医护人员对急诊患者施积极救治的同时,用精湛的技术、敏锐的观察力、高度的责任心、充分的同情心及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解除病人的心理压力,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配合治疗,还应敏捷、沉着、冷静的处理各种情况,迅速止血、包扎、固定,不要让患者直视自己的伤口,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取得患者的信任使之产生安全感。

1.2.1.2检查告知:做好各种辅助检查:如血常规、摄片及CT等,以了解创面情况、骨折部位及损伤程度,告知患者做检查的目的,让患者有知情权。钱花在哪儿,需要多少钱,值不值,以防因费用引起医疗纠纷[2]。

1.2.1.3消毒及手术配合:皮肤消毒要严谨:先用肥皂或去污剂清洗创面,再用双氧水冲洗创面,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再后用99.9%碘伏消毒液消毒,注意防止交叉感染,每人单用清创包(洞巾、无菌敷料、弯盘、手术器械),准备手术用品及内外固定物,配合医生早期、彻底清创。在清创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全身情况,警惕发生创伤性休克,若已经发生要抗休克治疗,在冬季要注意保暖。

2结果

经过急诊科清创室医护人员间的密切配合以及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139例患者术后均达预期效果,创口吻合良好,无并发症及伤口感染。

3护理配合

3.1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注意容易污染的细节,协助术者彻底清创,预防术后感染,促进创面早期愈合。手术器械严格灭菌,如有污染或可疑污染时要重新更换或再次消毒。皮肤消毒范围足够大,铺单方法顺序正确,固定牢固,并保持干燥,限制不必要的人员进出手术间。

3.2讲解清创目的及注意事项

让患者及家属明白手术的方法及可能存在的感染问题,让患者有心理准备及家属准备所需费用。同时护理人员要稳定患者及家属情绪,配合医生做好清创、组织修复、缝合等。

3.3创面的处理

针对不同的受伤部位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手是重要的劳动器官,受伤的几率较大,手的解剖比较精细,功能特殊,外伤后可造成血管、神经、肌腱、骨和关节的损伤,造成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和工作。因此精湛的手术技巧,良好的术前、术后护理,正确的功能锻炼是非常重要的。手表面带有很多细菌病毒,受伤后易发生感染,感染后其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会加重,因此彻底清洗、消毒是关键[3]。挤压伤、撕脱伤者,创面往往血肉模糊不清,应耐心细致清洗查找,尽量保持原有的皮肤、肌肉等各种组织使其功能恢复得更好。对于肌腱不全断裂的患者,务必缝合肌腱。清创后要及时上石膏,嘱其10~14d来拆线,28d~1个月拆石膏。还需嘱患者注意肢端血循,患肢功能锻炼,保持敷料干燥。

3.4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加强抗休克、输液的护理,观察患者的神志的变化,告知患者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护人员,以确保手术安全顺利。

总之急诊外伤在急诊科较为常见,医护人员要有高度抢救意识,具有丰富的急救知识和过硬的治疗技术,在治疗过程中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对病情作出综合的、有预见性的判断,是减少并发生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护士在抢救中要密切配合大夫工作,必须准确执行医嘱,才能保证急诊的医疗护理质量。护士还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去关心、安慰患者家属,配合医护人员抢救治疗工作;采取“急”、“快”、“准”、“细”护理措施为抢救病人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是抢救成功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江观玉.徐少文主编.急诊护理管理规范[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10-22.

[2]李丽军,关利敏,孟兵.眼科门诊患儿治疗时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干预[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08).

[3]王红英.颌面部外伤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临床医药卫生杂志,2004.111:11705-1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