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评价成为学生进步的阶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1-21
/ 1

让评价成为学生进步的阶梯

刘东芳

刘东芳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高山小学730100

摘要: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实际的教学中要不断探索、总结、实践、改革,形成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评价体系,达到评价的最终目的,让评价成为学生进步的阶梯。

关键词:评价发展进步

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课程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直接影响着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影响着课程功能的转向和落实。

一、全面的评价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近几年来,我国一直强调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同时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是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过去的教学,甚至是在今天已经实施课程改革的教学中,都存在以学科成绩来评价学生好坏的现象,从而忽略了思想道德的评价,这样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了重创。合理全面地去了解评价学生,才能够达到评价的根本目的——促进发展。

“老师吃苹果!”黑乎乎的一双小手,将一半苹果送到了我的眼前,这是多么美好的一刻;劳动开始了,陈金花在那里挥动着小手擦玻璃,一块块玻璃被她擦得亮晶晶的;自己的作业没有完成,却把钢笔借给了同学;为了班级的荣誉,能够在放学后主动练习广播操……这所有的一切,并非只发生在成绩优异的孩子身上。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但绝不只是知识一方面,纯洁善良的心灵比知识的一百分更加可贵。教师对学生作出公平全面的评价,将会使孩子产生自信。今天,我们教育所要培养的不只是知识的才子,更应该培养具有优秀品格的人。教师一句简单的话语,就会拉近孩子与老师、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关系。

二、评价应以人性化为基础

努力进取是每个人最可贵的品质,但人本身就在各方面存在或多或少的差距。评价不应只是学生间横向的比较,要以被评价者原有基础为起点,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

朱佳是一年级时来到我们班的,从家长和许多同事那里我知道了,她从来不说话,把自己封闭了起来。没有了交流就无从谈起收获,把这样的一个孩子与一个正常的孩子在同等条件下评价,这是不现实的更加是不公平的。随着几年时间的过去,她渐渐发生了变化,能与个别同学在一起玩,偶尔小声读一些句子,这就是进步。也许她的声音是最小的,也许语句不优美,却纪录了一个孩子成长的历程。这时我们可以为她给出一百分。

2006年9月我接手新一届一年级的教学任务,这个班只有26个孩子,其中有一个小女孩已经上过两年学前班,这在农村是很少有的。她小小的个子,带着一副眼镜。学前班的任课教师告诉我,她的眼睛存在散光和远视的问题,上下楼梯经常摔倒。在教学中,我发现这个孩子上课很少主动回答问题,但是每次生字听写,却能拿到100分。

通过和家长的交流,我知道家长每天给她听写生字,由于孩子的肌肉有萎缩现象,家长坚持天天为她按摩。自此之后,我经常有意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她回答,只要回答正确了,一定让大家给她热烈的掌声。

学生只要有进步,就要给予及时的肯定:“你今天的字写得比昨天整齐了,干净了。”“你这周发言比上周积极多了。”“你进步了。”“课文这句话读得好。”运用这些鼓励性语言,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评价的结果让人人体会到,只要你在某个方面付出了努力,就能够取得进步。教师在对比成绩的同时,更要看到孩子的原有基础。教学中要避免学生之间的横向比较,注重学生自身的努力产生的进步,关注学生的纵向发展。这样的评价手段是以人性为前提的,有利于学生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

三、评价形式的多样化

学业成绩曾经是考查学生发展、教师业绩和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爆炸、竞争加剧、网络与信息时代的来临,仅仅掌握知识与技能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对人发展的要求,学业成绩作为评价单一指标的局限性凸显了出来。

过去的评价只是为了考察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而简单的分数并未对学生起到促进的作用,甚至有一些孩子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实施评价的时候,应注意教师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的结合,同时让家长也参与到评价的过程中。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要综合采用多种评价的方法,考试只是其中的一种方式,绝不能以考试成绩来最终断定学生的优劣。

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展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了这一目标,在实际的教学中要不断探索、总结、实践、改革,形成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评价体系,达到评价的最终目的,让评价成为学生进步的阶梯。

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

2.《爱心与教育》。

3.《人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