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肌酸钠与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小儿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1-21
/ 2

磷酸肌酸钠与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小儿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比较

张天艳

磷酸肌酸钠与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小儿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比较

张天艳

黑龙江省伊春市妇幼保健院黑龙江伊春市153000

【摘要】:目的观察比较磷酸肌酸钠与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心肌炎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4例心肌炎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4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的治疗措施,A组采用磷酸肌酸钠进行治疗,B组采用果糖二磷酸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P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水平变化。结果A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24%,显著高于B组患者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经过治疗后,LDH、CPK以及CK-MB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患者治疗后比较,A组患者LDH、CPK以及CK-MB水平降低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果糖二磷酸钠比较,磷酸肌酸钠可以显著改善心肌炎患儿心肌酶指标,取得比较理想的临床效果,具有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磷酸肌酸钠;果糖二磷酸钠;小儿心肌炎;临床效果;比较

Comparisonofclinicaleffectsofsodiumphosphatateandsodiumfructosediphosphateinthetreatmentofpediatricmyocarditis

Abstract:ObjectiveToobserveandcomparetheclinicaleffectofsodiumcreatinephosphateandsodiumfructosediphosphateonchildrenwithmyocarditis.Methods84childrenwithmyocarditisfromJanuary2016toOctober2017wererandomlypidedintogroupAandgroupB,with42cases.

Allpatientsweretreatedwithroutinetreatment,groupAwithsodiumcreatinephosphateandgroupBwithsodiumfructosediphosphate.TheclinicalefficacyandlevelsofLDH,CPKandCK-MBwerecompared.ResultsThetotalclinicalefficiencyofgroupAwas95.24%,which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80.95%ofgroupBpatients(P<0.05).Aftertreatment,thelevelsofLDH,CPKandCK-MBweresignificantlylowerinthetwogroups(P<0.05).ComparedwithgroupBpatients,theLDH,CPKandCK-MBlevelsdecreasedsignificantlyingroupA(P<0.05).

ConclusionComparedwithsodiumfructosediphosphate,sodiumphosphocreatinecansignificantlyimprovethemyocardialenzymeindexinchildrenwithmyocarditis,andachievebetterclinicalresults.

Keywords:sodiumphosphatecreatine;Fructosesodiumdiphosphate;Pediatricmyocarditis;Clinicaleffects;comparison

小儿心肌炎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一般是由于病毒感染所导致的,可以合并其他器官的并发症,患儿的预后较差,甚至导致患儿死亡[1]。2016年1月-2017年10月,我科比较了磷酸肌酸钠与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小儿心肌炎患儿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上合理的选择用药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4例心肌炎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42例。所有患儿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关于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标准,均经过心电图检查确诊。其中,A组男性患儿25例,女性患儿17例,年龄10个月-13岁,平均年龄(6.7±1.7)岁,病程2d-11d,平均病程(5.4±1.5)d。B组男性患儿26例,女性患儿16例,年龄9个月-12岁,平均年龄(6.5±1.5)岁,病程3d-10d,平均病程(5.5±1.7)d。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组间的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所有患儿均采用常规的治疗措施,主要包括卧床休息、抗病毒、维生素C以及辅酶Q10等。在上述治疗措施的基础上,A组患儿应用磷酸肌酸钠进行治疗,0.2g/kg,静脉滴注,1次/d。B组患儿应用果糖二磷酸钠进行治疗,150mg/kg,静脉滴注,1次/d。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14d。

1.3观察指标①临床疗效。显效为患儿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或完全消失,心肌酶指标与心电图检查均恢复正常;有效为患儿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明显的改善,心肌酶指标与心电图检查有所好转;无效为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心肌酶指标以及心电图均无变化。②检测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PK)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心肌酶谱的水平变化。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研究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组内和组间比较,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α=0.05。

2结果

2.1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如表1所示,A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24%,显著高于B组患者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治疗前后两组患儿LDH、CPK以及CK-MB水平比较如表2所示,两组患儿经过治疗后,LDH、CPK以及CK-MB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患者治疗后比较,A组患者LDH、CPK以及CK-MB水平降低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治疗前后两组患儿LDH、CPK以及CK-MB水平比较(x±s,U/L)

3讨论

小儿心肌炎的诱发,多因各种病毒感染所致,其反应表现为对急性或慢性心肌炎性症状。对小儿心肌炎的研究发现,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是引起心肌炎的常见病毒。由于小儿的年纪较小,机体免疫力低下,发生心肌炎后容易并发其它器官严重的并发症,导致病情加重,发生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以及心律失常等,危及患儿的生命。果糖二磷酸钠可以促进K+内流,使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抑制氧自由基的释放,促进心肌能量代谢,改善心功能[2]。磷酸肌酸钠具有较强的抗过氧化性,有利于稳定细胞膜,降低心肌细胞的损伤,保护心肌;同时,磷酸肌酸钠还可以有效的保护缺血性心肌的收缩功能,减少肌酸激酶损失,从而降低细胞膜的损害[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A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24%,显著高于B组患者的80.95%;与B组患者治疗后比较,A组患者LDH、CPK以及CK-MB水平降低更加显著。综上所述,与果糖二磷酸钠比较,磷酸肌酸钠可以显著改善心肌炎患儿心肌酶指标,取得比较理想的临床理想,具有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胡晓波,胡兰娟,沈绍南.超敏肌钙蛋白T与肌酸激酶同工酶检测

用于小儿心肌炎诊断的意义[J].中国基层医药,2016,23(11):1736-1739.

[2]孙洪梅.磷酸肌酸钠与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小儿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7,11(9):81-83.

[3]袁泉,张萍.磷酸肌酸钠联合心肌康颗粒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实效性分析[J].重庆医学,2016,45(10):1343-1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