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行业职业危害及防护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2

电气行业职业危害及防护

于铭洋那展铭孟凡杰陈冠男

于铭洋那展铭孟凡杰陈冠男

承德市承安职业卫生检测检验有限责任公司河北承德067000

摘要:中国的经济不断的发展,电气工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应用范围从纯工业到一些民用轻工业,电气工程作业几乎都是工业领域,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电气行业的职业危害不容小觑,不仅危害人体,而且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我们必须找出预防和控制的措施,使电气工业更好地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工业和经济。

关键词:电气行业;职业病;危害与防护;措施

前言:

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电气行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但是在经济和技术发展的同时,电气行业所出现的职业病及安全隐患问题不容忽视。由于部分电气企业对行业危害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了许多职业危害现象的发生,从行业整体来看,过度追求产业效益而忽略了员工健康管理的现象较多,产业效益与职工安全产生了断层。对广大劳动者的身体健康产生了巨大的隐患和危害。本文将从该行业的根本出发,探寻电气行业具体的职业危害、产生原因以及防治措施,其中列举了电气行业中电焊行业的职业病危害与防护的例子。

1电焊行业的物理因素产生的危害

1.1在焊接过程中的触电事故时有发生这是焊接过程不可避免的事情。由于焊接过程换焊条比较频繁,更要调节焊接电流,焊工不得不直接接触电极,同时,由于工作环境的原因,潮湿的环境更易出现这类情况。

1.2焊工及周边人员容易被烫伤焊接作业会产生大量的火花,这使得焊工及周边人员容易被烫伤,尤其是在焊工没有穿工作服的情况下,这类事故对焊工的伤害也是极大的,严重时还会造成大面积的皮肤烫伤。

1.3高空危害

高空焊接作业也是焊工不可避免的环节,同时也加大了焊接作业的难度,高空坠落对工作人员的伤害是致命的。很多焊工在没有任何安全措施的保护下登高作业,不仅会有坠落的危险,还会因为没戴安全帽而被上层物体砸中。

2电气行业职业危害因素

2.1电磁辐射

在电气行业中,特别是电力行业中,电磁辐射强度普遍高于其他工作范围,工频电场对人体健康的损伤主要是通过人体体表进行传播。当人体处于高压交流电场之中时,人体内的正负电荷随着外界的电场进行位移运动,在人体产生100-200μA的位移电流,直接影响到人体细胞膜的物理及化学效益,使人体细胞膜受到一定损伤。

2.2噪声

噪声是电气行业中普遍存在的。电气行业工人长期处于较强噪声的工作场所中,长期接触噪声,对人体的听觉系统产生较大危害,可引起耳鸣、耳痛、失眠、烦躁、记忆力减退等直接病症,甚至可能引起短暂性听阀位移、高频听力损伤以及噪声聋等等症状。

2.3粉尘

粉尘主要存在与电力生产环节,特别是火力发电站等等工作场所,工人长期解除高浓度的粉尘,对肺部组织产生极大的影响,主要临床表现为尘肺等严重现象。

3.4废气

电气行业的废气主要有六氟化硫、氮氧化物、臭氧等等。人体吸人六氟化硫会出现呼吸困难、皮肤和粘膜变蓝,身体痉挛窒息等严重现象;人体吸人氮氧化物时,短期内会出现眼部、呼吸道的刺激症状,长期吸人氮氧化物可导致白血病;而人体吸人臭氧将会引起咳嗽、咳痰、胸部紧束等感觉,臭氧具有强氧化作用,长期吸人可导致支气管炎甚至肺硬化等症状。

3关于电气行业中电焊行业职业病危害的防护措施

3.1提高焊接技术,改进焊条质量绝大部分的危害都来自于焊条中的构成成分,以及焊接过程中的技术,因此,改进技术和焊条质量是从根源防治了电焊工作带来的危害。现在绝大多数的焊接技术都是通过人与焊机的直接接触完成的,这就增加了焊接工作对人体的伤害,通过改进焊接技术,使得工作人员在与焊机分开的情况也能完成作业,这就从根本上减少了由过度接触焊接工作环境带来的伤害。与此同时,改进焊条质量,挑选含毒物质低的焊条,可减少有毒物质的释放,也是一种防治的措施。

3.2焊接作业中采取一定的通风设施在狭小封闭的空间里,过高的浓度会导致过高的伤害率,因此,在这种环境下工作,电焊工需采取通风措施,分散空间内过高的有毒物质浓度,保证自身的安全。

3.3加强电焊工自身的安全意识以及保护措施电焊工在作业时必须做好准备工作,穿好工作服,戴好绝缘手套,把自己全副武装起来,同时,要随时的检查周边的工作环境,发现异常情况需及时做出反应,找出应对措施,这也是自己对自己的安全负责的行为。

3.4必须做好电焊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并加强现场环境的检测这就需要公司有一定的管理制度,定期做好对电焊工的安全意识教育,以提高其自我保护的意识,并定期进行技术培训,提高技术水平,降低由技术带来的对工作人员的伤害。上级人员应配备监察人员,不仅是检测现场的施工状况,还要保证现场的施工环境的安全,对一些紧急情况做出相应的处理,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4.电气行业职业危害的防护

4.1工程防护

工程防护主要是针对电气行业工作场所中存在的化学有害因素所进行的日常检查、防护工作。在电气行业的工作场所中,日常检查和巡视人员需要着重注意检查相关设备的密封性、操作流程,避免因设备和操作原因造成有毒有害气体的泄漏挥发,对六氟化硫断路器中的湿度、绝缘电阻、耐压设备等方面进行重点视察,防止弧光放电的产生。

4.2个人防护

在个人防护方面,电气行业中应加强对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严格落实我国关于劳动防护管理的规定。如在高空、高压巡线时应穿戴合格的屏蔽衣、防护手套、防护帽等等,对有噪声的工作区域应戴好耳塞或者耳罩等等对存在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的环境需要落实工作人员的眼、口、鼻等部位的防护用具。通过对劳动防护的管理,建立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验收、保管、发放、使用整体制度,加强对电气行业中职业危害的个人防护力度。

4.3职业卫生管理

电气行业企业应定期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工作场所内部环境进行卫生监测和评价工作,针对评价结果制定可行的改善和管理制度,加强对工作区域内潜在的职业危害进行种制和消除。

4.4职业健康培训

电气行业企业应定期对职工进行职业安全以及职业健康的培训工作,对新人职的员工进行人职体检、人职培训,对在职的员工采取定期健康体检,强化员工对职业健康的认识。通过在企业内部建立统一、严格的卫生教育培训制度,对员工在防护意识、防护用品使用、职业危害应急救援等方面进行不定期的培训和指导,减少电气行业环境对职工的健康危害。

结束语

现代科技生活离不开电气行业。目前,它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样一个重要行业有其局限性,内在的职业病是其制约因素之一。只有找到相应的措施和解决办法,才能真正为我们的社会服务,并能长期受益于更广阔的领域中。我们的社会才能真正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利.供电公司电气设备维修站改造工程职业病危害调查分析与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31):11-12+23.

[2]王静,谢学军.北京市某生活垃圾发电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J].职业与健康,2018,34(04):433-437+442.

[3]赵宏坤.机械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评估案例[J].现代职业安全,2017(04):94-95.

[4]卫婷婷,梅良英,俞文兰,熊伟,孙强国,徐茗,姚永祥,张海.通用电气公司职业健康管理模式在湖北省某运动鞋生产企业职业卫生干预中的应用[J].职业与健康,2017,33(07):981-983.

[5]李临,石少杰,殷福平,刘波,闫秀峰.某生物质发电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8(04):282-286.

[6]宣逸群,杨汉中,吴晓明,商明伟,苏先明.浅谈电力行业职业卫生的管理现状[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9,22(06):464-466.

[7]李建东,徐红菲.电力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对策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3(11):171+190.

[8]李文渊.电力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与预防对策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08):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