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紧扣主题搞好单元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4-14
/ 3

探究紧扣主题搞好单元教学

邱芸

邱芸

(四川省通江县实验小学通江636700)

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新课程的实验教材发生了根本的变革。这就要求我们改变教学策略,考虑教学资源的利用和开发问题,特别要注意教科书同一主题下各部分内容的联系,实施主题鲜明,课堂开放的教学。那么,如何根据教材提供的主题单元、依据自己建构的主题,挖掘单元主题的内涵,结合相关语文知识灵活地规划、实施教学呢?

一、单元内容的整合

五年级(上)教材设计了六个主题,每一组教材均安排了“导语”、阅读课文以及“语文百花园”等内容。如第四单元,导语:“让我们走进本单元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感受他们一颗颗朴实真诚的心。”点出了真诚的主题。接着,安排了五篇课文:《酿》是讲小男孩发现老师念错了字音的故事;《十年后的礼物》是讲音乐家爱德华信守诺言的故事;《月下桨声》是讲一个小女孩真诚还回多找的钱故事;《装在信封里的小太阳》是讲丹尼斯的爸爸真诚的给人改正的机会。《彩票》讲的是林海燕将500万大奖还给他人的故事。“语文百花园”中的积少成多是讲信用的格言,“口语交际”的话题(实话实说:诚信),“习作”的内容(写一件关于诚信的故事),均与本组“真诚”主题有联系。这样安排,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教材要避免繁琐、加强整合”的思想,便于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这些课文密切联系儿童的经验世界,文质兼美,语言典范,学生爱读,既能使学生学习语言,又能使学生在思想上得到启迪,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

在教学实验过程中,我们采用主题教学的基本操作框架:“创设情境话题切入——研读文本——比较拓展——链接生活——升华自我”展开教学。我们既当好主题教学的“设计师”,又当好主题教学的“建筑师”。课前,教师对教学内容、计划、目标、学习的时间以及将要进行的主要教学活动通盘考虑、全面规划,教学的设想、教材的整合、教学方法的选择等等,都要细致策划。教师花了大量时间收集相关资料,并花心思下功夫创意教学的流程。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特别注意了两方面的整合:一是找出知识体系内在的多重联系,以便整合,比如我们课题组就编写了“五自系列校本教材”;二是找到学生生命活动诸方面的内在联系,以求互相协调,促进学生整体发展。

二、生活实践的契合

课程只有面向生活世界,才能真正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课程要关注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活生生的生活经验,要成为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扩大学生的知识接触面,让学生在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完善和发展。

在学生学习过《酿》、《十年后的礼物》、《月下桨声》三篇课文后,我开始对学生进行“真诚诚信”主题的阅读拓展教学。请看以下的案例——

师:亲爱的同学们,书本亦是课堂。我们曾在《酿》这课中学到了真诚的接受别人提出的意见;我们曾在《十年后的礼物》这课中学到了信守承诺。我们曾在《月下桨声》中感受到了朴实、真诚。我们感受到的都是真诚的。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走进真诚,去倾听大真诚的声音,让真诚纯净我们的心灵。

一番动情的导语过后,笔者即刻播放声像具备的课件。学生个个观察得仔细入微。飞扬的激情让我们看到了个别孩子湿润的眼神,幼小的心灵被那真诚的声音深深触动了!这一教学环节,将德育教育渗透到音像形象阅读中去。这种经过优化过的客观情境,这种有意识的创设,这种有利于儿童发展的外界环境,在教师语言的引导下,使儿童置身于特定的环情境中,影响了儿童的认知心理。

围绕“真诚”主题,笔者便尝试在现有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与提高。在执教第一篇拓展文《七擒孟获》时,笔者用Flash制作了课件,将文字用音像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学生对真诚的感悟,即刻融入了自己的生命体验。在笔者的激励下,学生个个对文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接着,笔者将“真诚”二字的画面进行定格,再设计了“我想对……说”这一环节,升华了真诚主题——

师:假如你是孟获,当你被诸葛亮七次擒获又七次释放时,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再来看下面的故事《一个苹果》。

……

案例中,笔者从生活中选取真诚中的典型故事。一方面把学生从课程领域领入孩子的生活世界,拓展了课程时空,打开了学生的视野,穿越时间隧道,把过去、现在有关真诚的内容浓缩在一起,供学生阅读;让学生占有人类的全部精神财富;另一方面,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理解,让学生亲身去体验,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深入感悟,使他们在与世界的沟通中感受生活的崇高,使精神意义日益丰富起来。

这样,无需多余的讲解,学生就自然而然地从中懂得了人只有真诚对待他人,才能真正享受到生活的美丽。真诚教育便得到了无痕渗透。

语文学科蕴涵着的丰富的人文内涵,要求语文学习就要促进学生的生活品位、生活格调、生命质量的提升。从这一点来说,小学语文对于从小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生活得更加美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在课堂上的组织引导,就要创设条件,让学生,走进生活,立足于文本又超越文本,带着知识与情感的体验又走入课程,使课程与生活达到真正的契合。

三、课程的弹性融合

教材主题的整合必然要求涉及相关学科知识的相关内容。学生需求的多样化,课程之间的融合也就势在必行。语文学科要走向综合,要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增强语文学科向外的张力,这是语文新课程的重要理念。

如上个案例中,笔者运用计算机播放现成的影片,或者上网下载其它影音资料,就是有机地融合了音乐课的情境渲染法。再如在教授《十年后的礼物》一段:“她听到了森林的喧哗、大海的咆哮、小鸟的鸣唱、牧童的笛声……”我选取与教材相符的乐曲,让学生展开想象,体会乐曲的魅力。

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音乐欣赏,搜集资料,观看影片等诸多形式,将教学融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并通过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的参与,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启发思维,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使学生的情感在文章中得到陶冶,环保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增长,最终成为学习中真正的主人,成为保护环境的主体。利用多媒体将课文插图、文字用Flash制作成动画效果的场景再现出来,这其实也就是将美术课的赏析融合于主题教学之中,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产生表达的欲望,愿意投入积极主动有效的参与状态之中,体验文中作者的感悟。

四、情境创设的切合

在主题单元教学中,学生的情感有着足够的外泄机会,并且通过教师的引导,努力实现学生情感的升华。笔者用生动的语言,诗性的语言创设情感氛围,营造“磁性”、“安全”的课堂心理氛围,积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悉心呵护学生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在积极参与的前提下达到有效参与,进而使各个学生“感于内而发之外”,使每个纯净的心灵,在心与心的交流中,思想的火花得以碰撞,诚信的意识得以萌生。针对主题教学如何进行“情景创设的切合”,笔者摸索出了以下几种方式:

1、是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这是最常用的方式。通常,首先确定好主题单元,根据主题的要求设计相应的人物与事件,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随着课件中的具体情节的展开,学生往往会情不自禁地融于情境之中,产生十分生动的情感体验。这种方式形象性强,容易调动教学资源。上文案例中的情境导入环节对多媒体的适时运用,就是很好的例证。

2、是运用语言创设情境。比如案例中的情境导入环节,笔者这样说道:“亲爱的同学们,书本亦是课堂。我们曾在《酿》这课中学到了真诚的接受别人提出的意见;我们曾在《十年后的礼物》这课中学到了信守承诺。我们曾在《月下桨声》中感受到了朴实、真诚。我们感受到的都是真诚。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走进真诚,去倾听大真诚的心声,让真诚纯净我们的心灵。”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很快就沉浸在对美好品德的激发陶冶之中。

然后,笔者围绕“假如你是孟获,当你被诸葛亮七次擒获又七次释放时,你心里是怎么想的?”这一话题,调动学生的想像,引导学生去体验、去感受、去表达。这种方式灵活性大,可根据课堂教学过程的具体情况进行随机的调整或补充。

又比如,围绕第四单元“真诚、诚信”主题教材,笔者又选择了故事司各特靠自己的劳动,尽力偿还债务的《光荣的死》作为这一主题的拓展文之三。在执教“口语交际”这一环节时,笔者创设了同一主题的语境,引领学生从中得到诚信意识的渗透和情感的熏陶。

师:读了本单元的5篇课文,我们被文中主人公诚信的美的深深打动了。你有过承诺别人的事情一定想办法完成或者答应别人的事情却没有完成的经历吗?

生:那一次……

学生个个畅所欲言,在这里,学生的人格魅力得以绽放,诚信意识在无痕中得以渗透,语言文字的运用得以训练,真可谓是“一举三得”呀!

3、是直接用活动来创设情境。这主要有课内活动和户外活动两中形式。应该说,直接的活动是最有效的情境创设方式。但由于这种方式耗时多,组织难度大,所以在实际教学中使用的次数有限。

五、语文素养的综合

语文素养重在“综合”。它的内涵十分丰富,无论是哪个学段的学生,凡是在本学段应当具有的语文素养,统统包括其中。它以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审美情趣、思想情趣、思想品德、学习方法习惯的融合。

因此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不能只着眼于“双基”,而应着力培养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方法、习惯,以及语言品位、语言习惯行为等等的语文综合素养。这是现代人必备的,也是终身持续发展必需的语文素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一个“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其“形成和发展”主要是“内因”起主导作用。没有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和投入,语文素养不可能形成,更不可能发展。是的,在设计教学预案时,笔者时刻把握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特别强调两点:一强调“大语文观”,即语文和社会的沟通和生活的联系以及跨学科渗透,让语文走进儿童生活,成为儿童生活的一部分;也让语文走向社会,开掘语文学习的广阔资源。二强调“语文整体观”,语文水平的提高,不只是单项能力的提高,应着眼于“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合,着眼于整体把握,综合提高。于是,在课堂上,可以听到学生的个性朗读,可以感受到学生的心灵触动,可以读到学生的真情告白……正如杨教授说的那样,整个“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互促,教学相长的过程,是激发师生的生命潜力、焕发生命激情的过程,是揭示人的真、善、美,显示人的本质力量的价值的过程。”

综上所述,单元主题教学除了着眼于宏观,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之外,还必须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学生实际,突出重点,统筹安排,充分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重视“双基”,重视智能开发,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围绕主题单元展开教学,就像一曲优美的充满了人文性的旋律,而与之交融一体的工具性,也不再是脆弱的断续的音符。

有人说,我们的语文课堂犹如蓝色的海洋。在这里赶海,我们就要用生命去调和这一片蔚蓝;为学生的发展创造“磁性”的学习环境,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让我们的课堂越来越有智慧、有活力、有生机,让我们的课堂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