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怎样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王淑静

王淑静保定市徐水区崔庄镇林水小学072550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教育实质是对人的培养和塑造,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鲜明个性,完善品格的人。

【关键词】激发兴趣合作学习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6-134-01

因此,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个体差异,去构建新型的课堂,只有这样,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就会迈向一个新的天地。

一、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情感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一见解说明了学习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只有学生好学、乐学,才能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方法和途径很多,如谈话法、讲故事法、组织观看电影和电视等等,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例如根据中学生求知欲望强好奇心强的特点,在讲《月亮上的足迹》时我就让学生查询与月亮有关的图书资料或讲一则关于月球的故事以激起学生对月球的兴趣,通过这些资料的补充,加强了知识性、趣味性的教学,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将浩瀚的语文知识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使他们开视野、增见识、长才干,由衷地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悟,感觉到精神上的愉快和满足,学生听课就精神振奋,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从而期待着从语文课上吸取更多的人类文化中的宝贵财富。

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主动地学

学生是自主学习的主体,没有学生的自主参与,语文学习活动是不完善的,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学习进程、学习伙伴和学习问题。这时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教师们就要通过创设真正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积极的学习探究;通过有价值的提问,启发学生思考,讨论领悟新知;通过指导各种训练,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调控。让课堂“活”起来,使学生“动”起来。让他们在自主、合作的学习中获得新知,在探究过程中,获取探究乐趣。

三、教师应以“导”为主,全面服务于学生的“学”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性,教师要营造出好的有利于学习的氛围,保护好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到长久的保持,做到乐意学、主动地学、学有所得、越学越爱学,因此我们要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就要真正地从“人的发展”“个性”的角度选择教学方法,并且学生在教师的导评、表扬等激励下,主动地、自主地获取新知,形成技能。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们自由地去探索,主动去合作呢?我们知道,学贵有思,思贵有疑,凡是学生能够自己学,自己想的,都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凡是能撞出学生智慧火花的地方,教师都应该想办法为其提供机会,那么学生终身受用的知识就会自然而然地积累起来了。语文学科向学生提供了许多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这些内容成为学生探究性学习的主要素材,以“问题——探究——新问题——新探究”的基本模式展开,这一过程不仅能使学生学习了知识,重要的是在自由探究,合作学习过程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学生学会了自主感悟,学会了合作交流,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而且使他们掌握知识更为牢固,还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拓展教学时空,面向全体学生,促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只有当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尊重和发展时,才能真正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才能真正突出素质教育的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语文学科尤其要重视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面向全体学生,视学生的发展为课程发展的前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其创新意识,要根据学生的气质、性格、兴趣、爱好、特长等设计他们的未来,让每一个学生抬起头来走路,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要积极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教育生态环境”,使课堂真正成为一个学生淋漓尽致展现个体,突出光彩的大舞台。

五、教师尊重学生与爱护学生,发扬“教学相长”、师生平等的民主精神,是创造良好教学气氛的前提

实践表明,教学气氛和学习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正确性,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是否乐于接受教师的指导。这就是说,教学气氛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师生关系的影响。只有良好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出现良好的教学气氛和教学效果。那种庸俗的、冷淡的、紧张对立的师生关系,是不可能出现良好的教学气氛和效果的。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老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学生服务的;一旦学生意识到老师对自己是尊重的爱护的,那么,学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会从各方面表现出他们的“尊师重道”之心。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发展智能,而且也易于使学生接受思想教育,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保证了教学任务的全面完成。学生的不断进步,对教师的要求必然日益增长。这又成为鼓舞和推动教师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的巨大动力。这种良性循环的“教学相长”的良好的师生关系,反映在课堂上就呈出既紧张又愉快的民主活跃的教学气氛,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要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就一定要让它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动起来,学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这才是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