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唐碧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1-11
/ 2

浅谈初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唐碧清

唐碧清

(四川省乐至县放生乡初级中学四川资阳641500)

【摘要】英语阅读能力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点之一。英语阅读理解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一个集文化差异、词汇、心理、思维等于一体的综合任务。本文注意探讨了初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理解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7)01-094-01

语阅读作为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语言输入的主要环节之一,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主要教学目标之一,而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阅读是很让学生头疼的问题。那么,作为初中英语教师,我们该如何更好的完成初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呢?

一、夯实词汇教学,尽量多积累词汇

词汇是语言表达中最小的单位,无词不成句,无句不成文。读懂句子,首先得理解词精义,读懂文章,必须得理解句意。研究结果表明,当一篇文章的生词量超过5%时,就会对阅读产生影响。因此,必须抓好词汇教学,不断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扩大词汇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必须严格要求学生平时积累,而且要善于积累。词汇量越大,越有利于阅读,而且通过大量阅读,也可以巩固并且扩大学生词汇量。二者足相辅相成的,所以在平时要求学生有意识的多记、多背一些单词,并经常听写一些已学过的单词。

二、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把阅读当成是自己的愿望和需要,才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过程中应选择一些趣味性强、适于学生心理特点的英文读物,由浅人深、由易到难,逐渐地让学生在阅读的语境中体验到愉快的情绪,真正地让学生认识到阅读并非空洞乏味的活动,而是在阅读了词、句、段的字面意义的基础上领会其深层含义。教师还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如模拟表演,电教等)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展示文巾的语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知具体的语言信息,以引起阅读兴趣。同时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启发他们理解上下文,这样学生就可以轻松地克服阅读过程中不正确心理因素的影响,从而以旺盛的精力、饱满的热情和很强的探求精神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去。

三、对阅读理解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成功的利器。拥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往往会事半功倍。因此中学生在英语学习的时候一定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要想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平时就要多朗读,除了课堂所要求的知识外,还要多背诵一些精彩段落和文章,以此来培养英语语感。在阅读过程中,要有良好的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采用灵活的阅读技巧。对于一篇文章的完整理解,首先,可以通过迅速浏览全文,找出文章的关键词、主题句,了解文章的大意,然后回答老师所设计的相关问题。其次,找出文中的基本事实,如what,When,where,mainevents,result等;其三,与学生一起找出文中难于理解的词语或句子,解释必要的语言知识点,并进一步处理有关的文化知识点,从而归纳出中心思想。当然,阅读时一定要专心致志、聚精会神,不能边聊天边阅读,也不能边阅读边干别的事,对于不同内容的阅读材料,可以采用不同的阅读法。如对于重点的文章、精彩的段落、典型句式要精读,即逐字逐句地熟读深思,达到出口成诵的目的,对于一般的文章只需泛读,即大致了解文章的内容或故事的情节概况,以求达到一定的阅读量。对于那些与自已实际英语水平相差甚远、过难或过易的文章以及没有什么意义,不能从中获取知识的文章可以略读,跳读,甚至千脆不读。这样,阅读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在一定的时间内收到最大的功效。

二)阅读过程中老师可以提出问题,口头的或者书面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有目的和针对性。老师对阅读方法的指导也是必不可少的,教会学生粗读文章,以了解大意,并能够快速查找某一特定信息。教会学生分段细读,抓住主要事实,关键语言点,明了文章结构,深度理解。

三)掌握科学的、切实可行的阅读"五读"教学方法。

1.精读法。又叫细读,它要求通过对文章进行逐字、逐句、逐段地阅读,从而达到对整篇文章的全面理解。

2.泛读法。是指广泛阅读大量涉及不同领域的书籍和材料;

3.速读法。速读是指快速阅读的方法,阅读时要精力高度集中。

4.略读法。又叫跳读或浏览。可以运用以下技巧:

(1)把握细节。如通过文章的标题、斜体字、黑体字、标点符号等。

(2)了解大意。阅读文章开头的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等关键段落,可捕捉文章大意、背景等重要信息。

5.寻读法。又叫查读。即对文章略读后,在文章中查找与某一问题、某一观点有关的信息,寻找解题的可靠依据。寻读时,要以很快的速度扫视文章,确定所查询的信息范围。

四)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

阅读的目标是理解课文,提取信息,对材料进行分析和评价,所以在阅读中教师平时要让学生有独立默读的时间,不能在布置任务后马上提问,有时造成学生不能回答问题的原因不是问题太难,而是教师未能给学生应有的准备时间。所以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准备,让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

阅读理解是英语知识综合运用的体现,阅读教学是为完成这一从"知识向能力过渡"进行转化的实战。从宏观上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从战略上看,阅读教学要紧扣整体,化零为整,就大不就小,宜粗不宜细。从实质上看,读得懂,然后才说得出,阅读理解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参考文献

[1]李新萍.浅析初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信息教研周刊》

.2013.16

[2]王峰波.浅谈初中英语阅读理解.《祖国》.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