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初高中化学的教学衔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浅谈新课程初高中化学的教学衔接

梁玉莲

梁玉莲(青海省海北州第三高级中学青海海北8122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初高中教学衔接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为实现初高中化学的平稳过渡,作为高中化学教师,应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学习心理”等几个方面处理好初、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教学衔接问题。

关键词:初高中;衔接;教学内容;教法;学法;心理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691(2018)04-0168-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相关课程标准的实施,初高中教学衔接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不可否认,初高中化学在物质观、思维方法及知识网络的构建等方面确实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后普遍感觉高中化学内容抽象,知识点易学难用,学习兴趣骤减,如果教师没能及时将初高中化学的教学的衔接问题处理好,就会过早出现学习分化现象,不利于学生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为实现初高中化学的平稳过渡,作为高中化学教师,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处理好初、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教学衔接问题:

1熟悉初高中教材,衔接好“教学内容”

布鲁姆认为,学生的已有知识对学习目标达成的影响作用可占50%。作为教师,首先要熟悉初、高中全部教材的体系和内容,明确哪些知识点在初中已经基本解决;哪些知识点应在初中解决而实际并未完全解决;哪些知识点应在高中拓宽和加深等,教学时要适时进行补充和深化,让学生充分掌握好学习高中化学所需的前置知识,最大限度地消除学习要求和学习内容中可能存在的衔接不畅问题。

例如,下列内容是初三教材出现但不作要求而高中教材不出现却作要求的:1、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2、酸、碱、盐和氧化物的通性;3、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检验4、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结构。这些内容高中阶段应注意加以补充,避免学生出现知识的空白点。对于这类需分步提高的知识内容处理的关键是:到位,不越位。

还有些需继续深化学习的内容:比如“酸、碱、盐的相互关系”,初中教材中既没有从结构上去分析这些物质,又没有电离方程式的书写辅助理解,学生对酸、碱、盐的相互关系比较模糊,高一阶段应及时引导学生对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之间相互反应的规律进行归纳,以免对高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模块教学造成障碍。

2注重能力的培养,衔接好“教学方法”

初中化学作为入门学科,学生的学习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偏重于记忆,相对应的教学方法多为灌输式讲解。进入高中,化学学科的特点由形象思维转向逻辑思维,抽象的化学概念大量出现,学生的学习心理进入“探索理解型”的转变时期,教师应根据这一实际情况衔接好教学方法。

首先,保持化学学科“有趣”的特点:课堂上多穿插一些化学史话;结合生活中的实例给学生提供实用技巧和方法;加强学生实验,增加学生进行观察、实验、讨论、探究索活动的机会,让学生保持并发展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

同时要将学生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教学活动中把学生所需掌握的学习内容以问题为线索,将难度较大的问题依照知识、能力、思维层次与结构拆分成相关的多个问题,串联后呈现。

此外,教师还应把握好知识环节之间的联系,把学生已经理解的知识作为学习其他知识的条件或因素,启发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来探索新知识,使学生的知识逐渐积累深化、系统化,不要让新知识堆砌在原有的知识体系之外,而要想办法把它同化于原知识结构中或通过学习新知识更新原有的知识建立新的知识结构,达到对知识的灵活运用。

3引导自主学习,衔接“学习方法”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决定于“学”,为学服务,教永远代替不了学。高初中教学要求不同,其学习方法也要作相应的调整,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应渗透于学生学习活动中,与教学常规相结合。

根据化学的学科特点,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可用提示、示范的方法指导学法,通过对同类问题解决的多个实例的研究,让学生初步理解学习的目的、意义和操作步骤、规则,懂得归纳概括其规则性知识,并明确操作要点、完成标准和注意事项等。此外,教师还应以知识学习和探究过程为载体渗透学法,通过精心编写学案,让学案“学法化”促进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化,使学生掌握阅读教材的方法、善于归纳总结的方法,同时通过设计不同情景下的变式训练和归类练习,让学生逐渐掌握答题技巧的方法和提高答题能力的方法。

4关爱学生的心理,衔接好“学习心理”

有些学生化学学习有障碍,有主观上的原因,也有客观上的原因。作为化学教师应将心理指导工作融入平时的教学中,要通过心理指导来改善他们的心理状况和提高学习成绩。除了深入调查,全面了解学生心理,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克服心理障碍,还要鼓励学生经常反思自己,改进学习方法,以在较短时间内改变学习上“不适应”的情况,同时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比如:多给学生鼓励的目光,多让其发言、多交流、消除他们内心的压抑,增加师生情谊,从而发挥学生主体自身的积极性,达到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也可利用现代化媒体将某些疑难问题比较直观呈现在学生面前,减轻学习的心理压力。教师还应当借助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文学素养,结合当前社会热点,让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社会、生活和经济有着重要的联系,以此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觉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要学好化学必须要有脚踏实地、勤奋苦读的态度。

以上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工作是多方面的,教学实践中应重视其内在的联系,不仅要注重初高中化学知识、学法、教法等方面的衔接,还应关心学生的感受,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实现初高中化学学习阶段的平稳过渡

参考文献

[1]康力平.化学教育学研究.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唐力.现代中学化学教学教程.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2

[3]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