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关键环节重在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5-15
/ 2

语文教学的关键环节重在课堂

王荣贵

关键词:语文课情趣

语文世界五彩缤纷,姹紫嫣红。漫步语文,你可以听到“黄鹂鸣翠柳”;可以看到“白鹭上青天”。学习语文真的可以给人以美的熏陶。可现实并非如此:小环境学生重理轻文,大环境由于出国热重外轻中。为此,我想起了一则材料:为了检验国人的母语水平,有关部门就天安门广场做了个调查,让不同的人写“尴尬”两个字,百分之八十的人不会写,百分之十的人写错。于是国家发出了提高母语水平的号召。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除了对语文永远敬畏,永远热爱之外,更应该提高语文课堂效益,提高课堂艺术。怎样让语文课堂充满精彩,我认为重点可在“情趣”二字上下功夫。

语文课,怎一个“情”字了得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于情”,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未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情是作品的核心,作品是情的结晶,也可以说,语文是灵魂的文学,文学的本质是情感。教师应该以语文为载体,充分挖掘文本的情感因素,来撞击学生的心扉,陶冶学生的情愫,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艺术效果。语文教师应邀领学生驰骋在情感的文学原野上,去亲近拥抱中外名著的精粹英华。在平仄有致的诗句中高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壮志豪情,在沉郁凄婉的词章里低吟“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的黍离悲情,在真挚深邃的散文里感悟“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浪漫之情,在洞幽烛微的小说中历练“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锥心之痛。。。。。。教师以情导情,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学生陶之醉之。难道学生会不喜欢吗?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文为依托,以读为媒介,以情为线索,燃烧自己火一样的热情去感染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深沉处还它个深沉,欢悦处还它个欢悦,似滔滔江河,如涓涓泉水,像幽幽琴声,把书面的无声语言变成有声的语言艺术。譬如教学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时,教师可用悲哀,深沉,如泣如诉的语调朗读文章,读出韩愈失去至亲时那种呼天抢地,捶足顿胸,痛不欲生的悲怆之情。教师可能是声音哽咽,眼眶湿润,学生可能是潸然泪下,泣不成声。这样文章情、教师情、学生情完全统一了,从而达到水乳交融,激情四溢的境界。

语文课,怎一个“趣“字了得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许多教育家都认为,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启发和引导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怎样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呢?

其一,以“新”引趣。就是用新颖的教学手段、教育方法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寓教于乐。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教育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要想使语文课堂充满灵动,就要别开生面,令人耳目一新。有的课以朗读欣赏为主,有的课以讨论为主,有的课以讲授为主,有的课以活动为主,有的以练习为主,或启发,或点拨,或讨论,或导学,或比较,生动活泼,异彩纷呈。譬如,我们在教学乔治桑的《乡村之美》时可以播放婉转悠扬的音乐《雪绒花》,营造一个宁静温馨的氛围。我们在赏析徐志摩的名篇《再别康桥》时,可以插播《人间四月天》的电影片段。在赏析《林黛玉进贾府》时,先分角色朗读人物语言,再重点品味王熙凤粉墨登场时的语言及言外之意,再欣赏电视剧《红楼梦》里的片段。我们在教学《鸿门宴》时,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演课本剧,在教学《装在套子里的人》为主人公别里科夫画一幅肖像画,还可以运用多种方式,将“活动”引进课堂,如采用答记者问,辩论赛,对对联,编短信,说典故,谈轶事,古诗文背诵竞赛,拟作文题目竞赛,成语接龙游戏等。纵横几万里,上下几千年,兴趣盎然,让课堂上师生互动起来,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体验到成功的快感,因而乐此不疲。

其二,以“疑”激趣。学贵有疑,精心设疑,创设问题情境,必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探索兴趣,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牵一发动全身”的效果。如教学《阿房宫赋》时,可先问:为什么强大的秦王朝和气势恢宏的阿房宫会如此摧枯拉朽般被毁灭呢?请在原文中找出四字短语来回答(“秦爱纷奢”),然后再问,“秦爱纷奢”的表现在哪些方面?作者是通过何种手段来突出“宫殿之大,美女之多,珍宝之富的?”三问“秦爱纷奢”达到何种程度?导致了什么后果?四问作者描写“秦爱纷奢”是本文的写作目的吗?环环紧扣,层层剥笋,让学生明白文章“铺采摛文,体物写志”的特色。又如教学《祝福》时可讨论:是谁杀害了祥林嫂,祥林嫂到底有没有反抗精神?为什么祥林嫂改嫁后人们不称她“贺六嫂”呢?让学生在兴致勃勃的探究中感悟人物个性,到达“不待扬鞭自奋蹄”的目的。

学无止境,教亦无止境,语文课要上的精彩,还有诸多问题,比如优化课堂结构,精心营造各个教学环节,设置教学亮点,用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引导学生徜徉在优美意境的诗文中等等。一言以蔽之,新课标下课程即教师,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有深厚的语文素养,古人云:“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朱熹曾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有积累才有创新,要不断“充电”,博览群书,博中有专,待到“满腹诗书气自华”时,自然有容乃大,批沙拣金,让我们终身学习,永远坚守,用生命去拥抱语文!让语文课堂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真正把语文课堂变成学生的学习的乐园!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的人憔悴”,当我们自信地“面朝大海”时,定然会惊喜地发现那里正是“春暖花开”!只要能让语文课堂情趣横生,定然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