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背景下医学生物化学微课程的设计探讨

/ 2

MOOC背景下医学生物化学微课程的设计探讨

唐玮蔚田坤唐丽娟唐广汤婷

长沙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湖南长沙410219

【摘要】本文对医学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把传统课堂和MOOC课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并以糖酵解为例详述了MOOC的一个板块-微课程的设计思路,以企为医学生物化学教学改革铺路。

【关键词】MOOC;医学生物化学;微课程;混合式教学;糖酵解

MOOC是“MassiveOpenOnlineCourse”的简称,即“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亦被称为“慕课”。“MOOC”一词最早由DaveCormier和BryanAlexander于2008年提出,同年9月,GeorgeSiemens和StephenDownes在开设的大型网络课程“关联主义学习理论和连接的知识”首次运用MOOC的结构模式,受到学习者的极大欢迎[1]。此后,MOOC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开始风靡全球。2011年12月开始,全球三大MOOC平台课程时代Couresa,eDX和在线大学Udacity相继诞生。2013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先后加入eDX,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加入Couresa,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斯坦福大学这些世界顶尖名校一起为全球学习者提供在线网络课程[2]。

MOOC的课程是讲师通过线下制作完成后上传至MOOC平台,以视频、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一门完整的MOOC课程通常由若干个10~15分钟完整独立模块构成,一个模块针对独立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教与学的活动,学习者通常需要完成进阶练习方能进入下一个模块的学习。除此之外,MOOC平台还提供讨论小组、讨论社区,方便学习者相互之间以及和讲师之间进行交流[3]。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MOOC课程设计精巧,内容精炼,问题设计一环扣一环,给学习者能够创造极佳的探究性学习环境,极大地锻炼学习者的发现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再者,MOOC创建的个性化交互平台,能够让学习者获得及时有效的学习反馈,学习者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高效性。本研究以《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9版)教材为蓝本,以糖酵解为例探讨MOOC的一个模块-微课程的设计,以企为医学生物化学教学改革铺路。

1教学环节设计

基于何克抗教授提出的把传统课堂教学和网络化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4],我们对具体的教学环节进行了如下设计:(1)课前,讲师将微课程的视频及进阶练习上传至公共平台(高校的教学资源平台,商业化教学平台或QQ群,微信群聊等),学习者按要求在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的学习并完成配套的进阶练习。(2)课中,传统的课堂教学完成对微课程内容的延伸和补充,解决学生在自主学习微课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在和学生面对面的教与学过程中,获得直观的教学反馈。(3)课后,讲师可对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对微课程学习情况和传统课堂学习情况的评价。对微课程的学习情况的评价可以基于进阶练习的完成度,公共平台讨论区的活跃度或群聊的活跃度等;而对传统课堂学习情况的评价可以基于课堂回答问题情况,出勤情况及课下作业完成情况等。这样将MOOC课程和传统课堂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既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充分调动学习者学习兴趣,还可以以问题为指引,利用传统课堂讲师答疑解惑的功能,使学习者明确学习目的,提高传统课堂的学习效率。

2教学内容设计

微课程的时间通常控制在10~15分钟,因为其短小精悍的特点,微课程内容需要对知识点进行精炼萃取;既然作为传统课堂教学的“开胃菜”,微课程的内容应足够抓人眼球,能够吸引学生主动查询和挖掘资料,通常我们会选取贴合生活实际或者与热点话题相挂钩的内容作为设计目标。因此针对糖酵解的知识点,我们可以取一个响亮的标题:“百米赛跑后肌肉为何会有酸痛感?”,或者“碳水化合物在体内的燃烧是否一定需要O2?”,这样疑问句式的标题使得微课程的趣味性和实践性大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大大提高。

确定好微课的知识点后,我们需要对微课程采用的课件进行修改和完善,去掉多余文字,调整文字大小和格式,添加和知识点配套的图片或动画,尽量使整个课件的内容简洁,知识点清晰,学习者一目了然。制作好课件后,根据课件内容我们需要进行脚本设计。脚本设计是对微课程结构布局,配音或讲师入镜,解说词以及背景音乐的细致安排[5]。解说词的撰写需要讲师自己反复推敲,仔细斟酌,如针对糖酵解知识点,每一步酶促化学反应都应说清楚催化的酶类,能量的消耗或产出,底物和产物以及反应类型等等。而配音或入镜,配乐和结构布局讲师可以和合作的MOOC制作公司协商,以求呈现最佳的视觉效果和教学质量。

3教学评价设计

微课程的质量还需通过教学效果来评判。我们可以通过设计学生、同行和教学督导的调查问卷来收集来自3方的反馈意见。根据反馈来进一步改进微课程设计,以求达到推广结合MOOC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樊文强.基于关联主义的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及其学习支持[J].远程教育,2012(3):32.

[2]许丽川,申世军,刘洋.MOOC在高校实践类课程教学设计中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8):207-211.

[3]张春东,张莹,李轶,等.MOOC背景下生物化学教学的对策与改革[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14):380-381,383.

[4]唐玮蔚,粟敏.MOOC背景下医学生物化学混合式教学探索[J].新校园,2017(11):123-123.

[5]黄毅,马林,HUANGYi.MOOC环境下生物化学微课程的设计[J].化学教育(中英文),2015,36(24):74-77.

作者简介:唐玮蔚,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结构生物学。

*通讯作者,汤婷,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衰老生物学。

基金项目:长沙医学院教改课题:《“MOOC”背景下医学本科院校生物化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探索》(项目编号:长医教〔2018〕82号-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