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鼻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5-15
/ 2

中老年人鼻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分析

张雪荣

张雪荣(山东省嘉祥县第三人民医院山东济宁272400)

【摘要】目的:探讨中老年人鼻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和出血部位分布,总结不同部位鼻出血的不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5年12月我院诊治的的鼻出血患者120例,对其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和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结果显示,120例患者中110例1次性治愈,治愈率91.7%;全组患者术后无鼻腔粘连及鼻中隔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鼻出血部位分布复杂,治疗鼻出血的关键是找准出血部位及明确出血原因,再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止血措施。

【关键词】中老年人;鼻出血;相关危险因素;治疗方法【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6)5-0040-01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之一,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通常是由于硬化的血管破裂而致,尤其是伴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较易发生[1]。处理鼻出血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快明确出血点并予以针对性处理。近几年来我院收治鼻出血病人共120例,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现将有关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的120例患者中,时间段为2010年7月至2015年12月,男63例,女57例,年龄最小40岁,最大81岁,平均年龄50.4岁。年龄分布上,41岁~50岁33例,51岁~60岁40例,61岁以上47例,病程1h-1周。除去创伤性鼻出血6例,其余患者发病呈季节性分布,夏季32例,冬季34例,秋季24例,春季24例,夏冬季多发。局部原因引起者80例,占75%,主要是鼻腔炎症、鼻黏膜糜烂、创伤、鼻中隔偏曲、血瘤、出血坏死性息肉等。全身疾病引起者32例,占26%,包括动脉硬化、原发性高血压23例,上呼吸道感染4例,肝硬化2例,尿毒症2例,原因不明1例。统的前后鼻孔填塞。给予46例病人行鼻内窥镜下微波热凝术,一次热凝后痊愈34例,2次热凝后痊愈12例,有2例经2次热凝仍再出血而再用传统前的鼻孔填塞法。

1.2出血部位分布鼻中隔前方黎氏区60例,占50%(60岁以下32例,60岁以上28例);鼻中隔后部6例,占5%;鼻中隔嵴突11例,占9%;中鼻道5例,占4%;下鼻甲前端内侧面3例,占2%;下鼻道后方鼻一鼻咽静脉丛出血14例,占12%;鼻腔底壁后段出血4例,占3%;部位不明6例,占5%。左侧66例,右侧54例,双侧34例(均为中隔前方黎氏区)。常规检查出凝血时间,血小板减少者8例,占6%。

1.3治疗方法①对本组116例患者用1%地卡因加少量肾上腺素棉片做鼻腔表面麻醉后,3min~5min放人内镜,在吸引器帮助下明确找到出血部位。6例未见明确出血部位,其中3例行前、后鼻腔填塞血止。②77例出血多在黎氏区、下鼻甲前端、下鼻道等,AgNO,烧灼或微波烧灼止血,术毕无需鼻腔填塞。③42例经鼻腔填塞止血,其中前鼻腔填塞32例(29%),一次性填塞止血成功30例,2次以上者2例(1%),最多达3次;前后鼻腔填塞6例(5%);鼻腔填塞物包括凡士林纱条、碘仿纱条、止血膨胀海绵和明胶海绵。

④因鼻出血住院19例(16%),均为鼻腔填塞。全部患者均给予抗生素、止血药和维生素辅助治疗。2例为出血坏死性息肉,行鼻内镜下上颌窦根治筛窦开放。

2结果治疗后对全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以3个月鼻腔未再出血作为治愈标准。本组患者中110例1次性治愈,治愈率91.7%。2例因原发性高血压于1个月复发,3例于鼻创伤而复发,5例因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发热、鼻塞、流脓涕等症状后复发。全组患者术后无鼻腔粘连及鼻中隔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3讨论鼻出血通常是由于硬化的血管破裂而致,尤其是发生于下鼻道后段的鼻咽静脉丛处出血,往往出血量大,出血部位较隐蔽,难以处理,门诊多采用前后鼻孔填塞才能达到尽快止血的目的。此法填塞虽止血效果明确,但患者易出现软腭剧痛,吞咽困难,疼痛、剧烈头痛,甚至咽鼓管炎症,急性中耳炎以及软腭撕裂等并发症,对于年龄较大且伴发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由于其自身耐受程度差甚至存在诱发相关全身疾病的风险,所以更不适合。

由于鼻腔黏膜血管丰富,大多数鼻出血的部位常较隐蔽,且出血部位大多在鼻中隔前端的黎氏区,少数鼻出血发生在鼻腔后部和上部,部位隐蔽[2]。常规检查难以找到出血点,有时需借助辅助检查设备(如鼻内镜),这样几乎可以观察到鼻腔及鼻咽部任何部位,使鼻腔内视野清晰,避免了盲目性口。对鼻中隔前端黎氏区等可见出血点的用AgNO3烧灼,或微波冷冻止血。对鼻中隔前端黎氏区的血管瘤、动脉性出血或下鼻道后方鼻咽静脉丛出血,可行前鼻腔填塞或前后鼻腔填塞。大多数鼻出血经鼻腔填塞、微波烧灼均能自愈。少数危重鼻出血可行血管栓塞或动脉结扎术,但患者痛苦,费用高,并发症多。经鼻内镜吸引器下治疗鼻出血,大大减少了鼻腔填塞的概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减少了因鼻腔填塞引起的并发症,并具有以下优点:①便于寻找出血点;②找到出血部位后,可在直视下通过药物烧灼、填塞、激光、电凝等手段准确止血。填塞时仅用1—2根凡士林纱条或止血膨胀海绵便可压迫住出血点,可避免不必要的后鼻孔填塞;③在吸引管的配合使用下,对一些活动性出血也可进行有效治疗;④该技术尤其适用于并发高血压、脑血管疾病及血液病等患者鼻出血的治疗[3]。

治疗鼻出血在临床实际操作中应注意以下问题:①出血部位的寻找:用鼻内窥镜技术后,鼻腔及鼻咽基本上不存在视觉盲点,但人经过一次或多次鼻腔填塞后,鼻腔黏膜水肿,局部陈旧性血迹随处可见,这为真正出血点的寻找带来较大的困难。②热凝时机的把握:鼻出血量较大时,即使找到出血点,也难以进行微波热凝即时止血。在出血间歇期寻找出血点又有一定的困难,作者经过实践证明后认为,在少量出血期或出血末期,进鼻内窥镜检查,这时可以循血迹寻找出活动性出血点,并在时用直或弯吸引器吸出周围血迹,或新鲜出血,并由此对点进行微波热凝,可明显的提高止血的准确率,争取做到一次性热凝成功。③注意创面的保护:在出血汹涌期,可在鼻内窥下利用吸引器吸出活动性出血,并明确出血部位,此时无法行热凝止血,可对出血部位行明胶海绵外加凡士林油纱压迫,然后于间歇期或出血末期对其施行微波热凝止血,对已明确血点并行微波热凝的创面,置明胶海绵一块,并定期应用石蜡油或薄荷油滴注以保持创面的湿润,待其自然愈合即可[4-5]。

总之,中老年人鼻出血部位分布复杂,相关危险因素众多,治疗鼻出血的关键是找准出血部位及明确出血原因,再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止血措施。

参考文献[1]张炳辉,张丽红,张慧燕,等.鼻内窥镜下微波治疗严重鼻出血30例[J].中国内镜杂志,2008,10(6):97.[2]杨大章,史冬雪,王中植.内窥镜在顽固性鼻出血中的应用[J].中华耳鼻喉科杂志,2009,31(1):54.[3]王荣光,许庚,郭宝煌.鼻内窥镜手术图解.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8,25:38.[4]项济生.类固醇鼻喷剂的临床应用[J].临床耳鼻咽喉科学杂志,2012,18(110):641—642.[5]何文萍,李慧卿,马建华.鼻内镜手术治疗无鼻部症状的鼻源性头痛26例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1,33(6):591-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