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尿崩症的观察和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外伤性尿崩症的观察和护理

张国梅

张国梅(广西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广西钦州535000)

【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尿崩症的观察和护理;方法:回顾分析32例外伤性尿崩症的临床资料;结果:垂体后叶素6-12u皮下注射,3次/d,同时口服双氢克尿塞25-50mg,3次/d,2例好转。其他30例采用持续静脉滴注垂体后叶素1-3u/h,能控制尿量200ml/h以下。死亡4例,其中3例死于肺部感染,1例死于脑干功能衰竭,其余28例尿崩症均全部治愈,治愈时间15~162d,平均124d;结论:通过密切观察病情,全程精心护理,能早期发现尿崩症,不断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颅脑外伤;尿崩症;护理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139-01

外伤性尿崩症是颅脑损伤后少见的并发症,国内报道不多,多于个案报道为主。我科于2008年1月—2010年12月共收治外伤性尿崩症32例,由于细致的观察及护理得当,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男21例,女11例;年龄21~64岁,平均38.4岁;车祸伤17例,坠落伤8例,打击伤7例;入院时GCS评分4~8分21例,9~12分8例,13~15分3例;脑脊液鼻漏12例,耳漏6例;听神经损害3例,听神经+面神经损害2例;开颅清除血肿或挫裂伤脑组织24例;伤后致起病时间3~18d,平均15.5d。

1.2影像学检查:全部病例均行头颅CT扫描。13例示额骨骨折,6例为颞骨骨折;硬膜外血肿6例,硬膜下血肿8例,脑挫裂伤或脑内血肿15例。

1.3尿量与实验室检查:尿量4000~11000ml/d,平均6100ml/d;尿比重在1.001~1.005之间,尿糖(-),尿蛋白(-);空腹血糖、尿素氮、肌酐均正常。其中12例进行高渗盐水试验,病人对输入高渗盐水反应有缺陷,加用加压素后尿液仍能浓缩。

1.4治疗与结果:患者起病后,除加强经口或经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外,给予垂体后叶素6-12u皮下注射,3次/d,同时口服双氢克尿塞25-50mg,3次/d。本组2例好转。其他30例改持续静脉滴注垂体后叶素1-3u/h(5%GNS250ml+垂体后叶素24u,4~10滴/min),能控制尿量200ml/h以下。病情稳定恢复期后改口服双氢克尿塞、卡马西平、安托明等。本组死亡4例,其中3例死于肺部感染,1例死于脑干功能衰竭,其余28例尿崩症均全部治愈,治愈时间15~162d,平均124d。

2观察与护理

2.1病情观察:密切观察和详细记录患者意识、瞳孔、呼吸、血压的变化。观察尿液的颜色及透明度,定时测尿密度,若尿密度固定于1.010左右则为肾功能不全,及时采取治疗护理措施。准确记录每小时尿量及24内出入量,若病人的尿量>4000ml/d或成人>200ml/h,小儿>150ml/h连续2天以上,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在记录尿量时要区别应用甘露醇及速尿等脱水剂后所致的一过性多尿。本组病例在伤后3—18d,患者以尿量突然增多引起注意。

2.2药物监护:掌握并及时记录好各药物的使用时间,剂量、途径、保证静脉通畅,密切观察用药后不良反应。垂体后叶素有抗利尿和升高血压的作用,因此使用时应密切观察血压的变化.本组30例患者使用持续静脉滴注垂体后叶素1—3u/h,能控制尿量,并使尿量逐渐减少,同时将垂体后叶素减量直至尿崩症控制后改为口服药,无出现反跳现象及药物副作用。

2.3水与电解质的监测:患者大量排尿,使一部分离子(Na+)过量丢失,以低钠血症为主,表现为顽固性低钠血症。患者可出现周身无力,手足抽搐,应每日检查离子(Na+)及尿比重,并及时补充足够的液体及所失离子(Na+),鼓励清醒的患者进食含盐的食品或在饮水中加入食用盐,注意饮水中盐的浓度在0.9%左右[1],防止脑水肿或休克发生.意识障碍的患者采用经胃管注入含盐的食物和水,以补充钠的过度量,适量限制水的摄入。

2.4皮肤护理:尿崩症患者消瘦明显,皮肤弹性差。应注意保护皮肤,预防损伤,避免皮肤暴露在干燥的环境,皮肤干燥时擦拭少量润肤油,以保持皮肤原有弹性。若有干燥破损时及早处理,必要时垫以棉垫或棉圈。

2.5心理护理:患者及家属易出现烦躁、抑郁、担心、忧虑等不良心理,因此护士需耐心细致向患者和家属做好解释工作,说明护理措施的必要性及意义,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充分配合,勤巡视观察,了解患者的心理,鼓励患者表达对疾病的感受,耐心倾听与患者亲切沟通,针对患者心理进行疏导。

3讨论

外伤性尿崩症是由于外伤后继发垂体柄及下丘脑损伤,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下降,导致以尿量增多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症[2]。因此颅脑外伤尤其是合并前中颅底骨折的病人,不仅要严密观察颅内高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还应注意尿量的变化,尿密度的变化,争取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不断提高治愈率。

参考文献

[1]李英鞍区肿瘤术后水钠代谢紊乱的护理观察[J].中国临床神经杂志,2008,9,229-23。

[2]梁子聪、利文倩、吴亮等,外伤性尿崩症3例,广西医科大学院报,2007,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