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培养应以学生为主体

/ 2

能力培养应以学生为主体

古再力努尔·艾尼娃尔

新疆库尔勒市十一中学841000

新教学思想的核心是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的改革,更新了教育观念,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课堂就能从“以教师为中心”变成“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就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

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为学生创立知识情境,让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验证自己的想法,不再是由教师来给出具体的结论,而是在提问与探讨中不断地得出新知识。要突出学生主体作用和体现代教学思想,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用提问形式代替单纯的讲授,通过设问、解答、帮助、指导等多元教学行为的综合利用,促使课堂教学信息由单向活动即教师向学生传授变成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也会增多,从而改变了教师一言堂的局面。摒弃了填鸭式的教学,使学生真正变成了课堂的主人。看起来一些知识与我们老教材的知识内容一致,但是仔细看过教学过程就会发现,这些内容在知识的宽度和深度上有很大的差别,要求程度应该说没有以前那么高了。从用到的一些情景素材,我们不难看出,这些素材都是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相当熟悉的,他们能够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再根据教师的引导来获得新知识。提问更有科学性、目的性、指导性,学生能够通过这样的问题不断地深入到本节的知识体系之中去,不至于学生在这样的探究型的课堂之中不知道该干什么。一步一步的探究,让学生的思维发散,但又能够在我们教师的预期范围之内。学生的活动始终都在教师的安排之中,目的性很强,通过怎么样的活动就能够达到怎么样的效果。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不断地让学生接触新知识,通过他们自己熟悉的认识来学习新知识,这样的效果是最好的。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所以,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让数学贴近生活;要尽量地去创设一些生活情境,从中引出数学问题,并以此让学生感悟到数学问题的存在,引起一种学习的需要,从而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

数学教育是要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必须开放小教室,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然而,现行教材中,往往出现题目老化、数据过时、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为遥远的情况。如:加工零件、修路等方面的知识,与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今天相比,教材的更新显然不能适应新形式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来处理教材、整理教材,重组教材内容。

为了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初步接触和逐渐掌握数学思想,不断增强数学意识,就必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例如:在教学《利息和利率》这一课时,可以利用活动课的时间带学生到银行去参观,并以自己的压岁钱为例,让学生模拟储蓄、取钱,观察银行周围环境,特别要记录的是银行的利率。学生记的时候就开始产生问题了:“利率是什么啊?”“为什么银行的利率会不同啊?”……对于学生这些问题我微笑不答,表扬他们观察得很仔细,然后就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预习新课。到上课的时候,学生由于是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来解决问题,从而找到了符合实际需要的储蓄方式。这样,学生养成了留心周围事物、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并自觉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联系。这样让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富有魅力,对于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增强学生的积极性都十分的重要。

数学教材中的问题多是经过简单化或数学化了的问题,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的思考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必须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有发散性和趣味性的问题。例如在进行《年、月、日》教学后,可以出这样一道思考题:爸爸去外地出差了,明明在家一天天地数日子,等着他快点回来。两个月后,爸爸回来了,猜猜明明一共数了多少天?这里要结合生活实际,考虑到邻近两个月有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答案也是多样化的。这样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解题的技巧,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学生要进行有效的学习,不仅需要有良好的智力因素,而且还需要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因素。

在非智力因素中,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动因,是激发学生智力活动的动力。赞可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中指出:“为了在教学上取得理想的结果,单是指导学生的脑力活动是不够的,还必须在他身上树立起掌握知识的志向,即创造学习的诱因。人们通常把促使人去活动的原因称之为动机,动机可以把人的精神力量发动起来。”这句话有力地说明了动机在学习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兴趣是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它是求知的起点,是思维培养和能力提高的内在动力,是激发创造思维、开发智力的催化剂,是非智力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师不仅要准确地、艺术地传授知识,而且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心理活动指向集中到“知识王国”里来。

能力的培养以学生为主体,课堂就能从“以教师为中心”变成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就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才能从“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变为“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重”,更好地为社会、国家培养所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