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以“学为中心”方法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1-21
/ 2

初中数学教学中以“学为中心”方法的应用

梁鸿红

广西钦州市第一中学梁鸿红535000

【摘要】在人才需求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只掌握知识的人才,而是需要拥有一的学习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并且能够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人。文章基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初中数学教学中以“学为中心”方法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应用策略

针对于这种情况,在有关的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尤其是以逻辑思维和思考能力为重的数学课堂中。教师要保证给予学生以足够的自主空间,通过这种方式来开发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应用能力,进一步为学生日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1.自主探究,课前学习

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课堂中,贯彻“学为中心”的课堂模式,这种方式需要教师充分的把握课堂的节奏,通过对学生课前预习的督促、课后探索的把握来完善课堂教学的结构。在课堂教学、预习这样一个过程中,教师要怎样才能够有效的实现课前预习的效果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教师可以针对于学生的特性,给学生设置相应的问题情境,通过这种方式来启发学生的思考,督促学生在课前对于课本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主的记录自身在学习过程中有哪些问题,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能够针对于这些问题给予相应的解决,进而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有关于坐标轴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课前预习,例如回顾已经学过的数轴的相关知识。通过这种方式来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同时,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教师也可以结合过去已经学习过的有关知识,联系新学的课文内容,为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这样既能够保证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有一个整体的学习思路,同时,僵教师也能够通过思维导图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相关学习意识以及方法。

2.合作学习,共同进步

在“学为中心”的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合作学习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学习方式。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对学生进行不同的分组,由学生自主的针对于同一个或是不同的课题来进行相应的合作探讨。在与同伴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收获到更多元、丰富的一些思路和学习方式,而相比于教师单调的授课教学,与同伴之间进行合作讨论这样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证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进而老师的教学效率也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有关于三角形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尝试对学生进行不同的分组,让学生讨论相应的课题。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督促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与此同时,有关的三角形的性质并不复杂,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实际的工具进行模拟,以此来进行相应的课堂发现。而在有了直观的学习体验之后,学生对于相关的知识掌握的程度也会更加牢固,而在日后的学习中学生也能够充分地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

3.师生互动,互换角色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以学为中心的方法,教师不妨尝试通过各种方式来督促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师生角色的互换不失为一种新鲜的课堂体验,进而学生在这种新鲜的课堂刺激下,能够有效的进行自主的学习与探究,保证课堂学习的效率。而教师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应该给予学生以相应的引导,保证学生对于教学有一定的认识,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积极的进行预习、备课等等,进而学生在自主准备一节课的同时,也能够有效的提高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完善自身的知识框架与知识结构。

例如,在八年级下册有关于勾股定理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进行备课,并且由学生自主地站上讲台进行讲解。勾股定理的内容实际上并不复杂,但其相关的历史进程以及发展较为渊远。那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于勾股定理的理论部分进行相应的讲解,在学生自主地进行备课、学习、讲解之后,教师可以在对学生的相关遗漏进行一个补充,这样更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能够完善课堂结构,保证课堂教学无所遗漏。

4.课后拓展,加强探索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课堂,教师不仅仅要关注教学课堂的实际效果,同样也要保证学生的课后探索情况。数学本身是一门实用性的学科,进而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能够有效地将其运用也是极其重要的一项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妨通过课后探索的督促来保证学生能够掌握知识、学以致用。同样的,课后探索也能够给予学生以新兴的学习思路和方法,在这种支持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被进一步的激发,甚至于学生的数学学科潜能能够被进一步的挖掘。教师在这样一个环节中需要注意的在于:要保证学生的探索思路和方向的正确性,以免学生陷入误区,浪费课后的时间。

例如,在九年级有关于二次函数的学习中,九年级的学生相对于来讲,知识储备量较为丰富,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这种条件下,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开展相应的课堂课后探究。通过这种方式来保障学生有足够的课后知识储备量,进而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而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也能够及时、迅速的回想相应的公式或者理论,保证学生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能够得心应手。

结束语: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学会学习无疑是一项重要的能力。这一阶段的学生又普遍缺乏自制力以及自学能力,因此,教师势必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引导,保证学生能够通过课堂收获相应的知识。那么有关的课前预习和课后探究,无疑是两项最基本、不可缺少的环节。与此同时,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保证学生能够有基本的兴趣参与到课堂中,因此,教师也要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例如合作学习和师生角色互换这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保证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才能够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高欢欢.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的培养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11):72.

[2]吴秘.初中数学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10):84.

[3]肖昌明.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思想与方法[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0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