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E术前术后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5-15
/ 2

ESE术前术后护理

邓蒙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湖北武汉430000

【摘要】消化道粘膜下肿瘤包含的范围很广,既有良性的肿瘤如平滑肌瘤、脂肪瘤、神经鞘瘤、纤维瘤等,也有恶性的肿瘤如胃肠道间质瘤、类癌、平滑肌肉瘤等。其共同特点是“长得深”(起源于消化道壁上皮层以下)。这一类病变以往认为不能在内镜下切除,治疗以外科手术切除为主,但外科手术治疗的创伤较大,对消化道正常功能的影响也比较大。随着消化内镜微创治疗技术的发展,现在大部分的消化道粘膜下肿瘤也能在内镜下切除,即内镜下粘膜下肿瘤挖除术(ESE)。

【关键词】内镜下粘膜下肿瘤挖除术;术前护理;术后护理

ESE技术的主要适应症为不超过3cm、向消化道腔内生长为主的良性或低度恶性粘膜下肿瘤(如间质瘤、类癌、平滑肌瘤等)。根据肿瘤的形态和生长的位置,手术方法可以是直接挖除,或者通过粘膜下隧道法切除,甚至消化道壁全层切除,手术切口也是在内镜下缝合。现就我科收治的1例行ESE的患者,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后患者病情稳定,顺利出院,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刘某,男性,48岁,因发现胃体粘膜下肿瘤5月余,于我院行胃镜检查,提示胃体粘膜下肿瘤。于2017—6—8日ESE治疗后安返病房,神志清楚,痛苦貌,生命体征平稳,无恶心、呕血及黑便现象,肠鸣音不亢,予一级护理,禁食禁水,静脉止血抑酸支持治疗。现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提出相关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2术前准备

2.1术前评估术前充分评估病情,协助完善相关检查,如血常规、血凝分析、肝肾功能、心电图、肺功能等,如有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华法林患者,需停药1周以后,并待PT正常时方可手术。

2.2留置导尿:由于在麻醉状态下进行治疗,如果预计时间超过3h者,应该留置导尿。

2.3禁烟吸烟者行手术前1d禁烟,以免检查时因咳嗽影响插管,禁烟还可减少胃酸分泌,便于观察。

2.4静脉麻醉前准备检查前需详细告知手术的优越性,充分得到患者及家属理解。在检查前12h内不能饮酒,忌食西瓜等含籽食物。术前嘱患者排空膀胱,有义齿的患者应将义齿取出。

3术后护理

3.1病情观察。常规心电监护,观察患者面色、血压、心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患者大便情况,发现黑便,记录黑便量、形状;观察患者腹痛情况,是否有压痛、反跳痛,如有腹痛,板状腹;观察患者有无出血情况,如患者头晕、心慌、出汗、肠鸣音活跃,提示有有出血且量大,应立即通知医生。

3.2饮食指导。视创面大小,指导患者术后需禁食2-3d,给予静脉补液,抑酸、抗生素和止血药物,使用铝美加混悬液保护创面等治疗,同时观察腹部体征及大便情况,如无特殊情况1-3d后开始进食,从流质开始,逐渐到软食,一般1周恢复正常饮食。进食或饮食不当均会造成手术切口发生出血或者手术切口愈合延缓的情况发生[1]。

3.3休息指导。术后严格绝对卧床休息24h,保持安静,24h后如无活动性出血现象,则可进行床上活动,但动作轻柔、速度缓慢。不泡热水澡,避免出血,保持大便通畅,嘱患者勿用力排便,1月内避免剧烈活动;对于患者痛风发作,抬高患肢,卧床休息,减少患肢运动。

3.4用药护理。遵医嘱给予预防感染、止血、抑酸、保护粘膜、补液及能量等对症支持治疗;对于患者痛风发作,遵医嘱给予抗炎、止痛治疗;准确、及时、安全有效的给药,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用药后反应。

3.5心理护理。术后患者禁食、绝对卧床,担心病理结果,会使患者产生紧张焦虑烦躁情绪,有针对性的讲解禁食和绝对卧床休息的重要性,及时向患者反馈病理结果,及时与患者沟通,认真倾听患者主诉,鼓励安慰患者,提高患者应对疾病的信心和能力,使患者身心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状态。

3.6疼痛护理。对于患者术后疼痛,护士应认真听取患者主诉,对疼痛原因不明确者可采取分散患者注意力,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情绪来减轻疼痛,对疼痛明确者,及时给予止痛。

4并发症的护理

4.1术后迟发性出血。再出血多发生在术后24h内或止血夹脱落时[2]。术后24h应绝对卧床休息,常规心电监护,观察患者面色、血压、心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患者大便情况;保持静脉通畅,按医嘱按时按量给予止血、抑酸药物,做好配血输血的准备,若出现烦躁,表情淡漠等活动性出血的征象,及时通知医生,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术后患者绝对卧床,禁食等医嘱的依从性应予以重点关注。

4.2.迟发性穿孔。认真听取患者的主诉,密切关注患者腹痛、血压、脉搏及体温情况,患者一旦有剧烈腹痛、腹胀,及时通知医生,立即行腹部立卧位平片检查。如出现穿孔者,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暂禁食水,胃肠减压时妥善固定导管,保持引流通畅,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保持患者口腔清洁,口腔护理Bid。禁食,胃肠减压。根据医嘱使用抗生素,注意观察胸闷、呼吸困难、腹痛、腹胀、血压下降等情况有无改善。必要时外科手术治疗[3]。

5出院指导。出院后应指导患者1个月内禁止重体力劳动,规律饮食,饮食宜清淡并少食多餐,保持大便通畅。

6讨论

随着内镜和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检出率较以前明显提高。ESE具有以下优势:ESE是一项既复杂又精细的技术,可以切除较大的病灶;病灶切除较完整,减少术后复发;可对完成的组织进行全面病理学检查等。这就要求护士在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充分到位,并且熟练掌握各种配件的性能和使用方法,能详细讲解ESE手术方法及其优点使患者及家属减轻心理顾虑。熟悉医师的手术习惯和步骤,随时与医师交流,做到配合默契,避免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手术过程中时间较长,要求护士始终保持耐心,操之过急往往会增加穿孔的机会。随着器械和设备的不断改进,内镜技术的不断提高,护理配合技术也将随之不断得到完善。护士只有重视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每个环节,才能保证ESE的成功。

参考文献:

[1]丁静,蒋新香.内镜下粘膜切除术34例护理配合[J].齐鲁护理杂志,2008,4(8):100.

[2]金宇玲,陈姚玉,涂晓兰等.防治内镜粘膜下剥离术出血的护理[J].福建中医药,2009,40(5):56-57.

[3]刘变英,杨嫦娥,李小会.等.内镜粘膜下切除术在早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消化内镜,2007,1(3):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