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对脑干梗塞诊断与鉴别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6-16
/ 2

磁共振对脑干梗塞诊断与鉴别

薛文

薛文(吉林省东丰县中医院136300)

【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6-0282-02

【摘要】本文报告了经磁共振(MRI)诊断的50例脑干梗塞的病人,由于无骨质伪影,MRI显示脑干梗塞的阳性率明显高于CT。梗塞灶在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与基底动脉供血区一致,边界不规则,无高低、混杂信号,其影像与脑干出血、囊虫、血管瘤、肿瘤等较容易鉴别,本组发现脑干梗塞以脑桥为多,次为延髓中脑,文中讨论了脑干梗塞的MRI诊断标准,并对脑干梗塞综合症的临床与MRI表现做了对照分析。

【关键词】脑梗塞脑干磁共振成像

CT由于骨质伪影与部分容积效应在脑干部形成亨氏暗区,大大限制了对该病变的诊断价值,而MRI无上述缺点,对后颅窝及脑干结构显示的非常清晰,一年来我们经磁共振诊断脑干梗塞50例,兹将其MRI征象结合临床表现加以分析,说明磁共振对脑干梗塞的诊断价值,并与同期发现10例脑干病变加以鉴别。

资料与方法

本组50例脑干梗塞中,男36例女14例,年龄最小40岁,最大者78岁,平均59岁,50岁以上者占85%,50例当中有30例做过CT扫描,其中仅7例为脑干梗塞,另有3例显示脑干低密度影,但无法与伪影鉴别,20例未显示明显异常,该30例在MRI上均显示清楚的梗塞灶,且与临床表现相符。

本组病变的MRI检查采用永磁型MR扫描机,场强为0.3T,矩阵为256×256,层厚为5mm,采用T1、T2及FLAIR序列。

结果与分析

经MRI诊断50例脑干梗塞,根据病人出现症状及做MRI扫描时间,将50例脑梗塞分为以下5组:

⑴超急性期(0-6小时):4例,最早发病为2小时,MRI即可显示长T1长T2异常信号,此后异常信号越来越明显,FLAIR为高信号。

⑵急性期(6-24小时):5例,病变区T1、T2值进一步延长,FLAIR为高信号。

⑶亚急性期(2-7天):11例,病变区T1与T2值均比急性期缩短,但仍长于正常脑组织,以上3期病灶边界欠清楚,在T2加权像上显示较明显,FLAIR为高信号。

⑷稳定期(8-14天):12例,病变均呈长T1长T2信号,边界较清楚。

⑸慢性期(15天以后):18例,病变边界甚为清楚,T1与T2值更长。

50例脑干梗塞病灶的分布情况为:中脑6例,桥脑35例,延髓9例。

50例中有21例表现为难以分型的椎基底动脉缺血综合征,其中12例为单侧,9例旁正中灶累及两侧,临床症状轻微,如轻度的运动障碍、共济失调、感觉异常、视力欠清、眩晕等,3例无症状,上述21例在MRI上均显示小的桥脑梗塞灶,直径小于6毫米,其临床症状均在发病后2-3周内明显好转或消失。除脑干梗塞外,同期经MRI与临床(包括病理)确诊的脑干病变有⑴脑干出血⑵海绵状血管瘤⑶基底动脉梭形动脉瘤⑷脑干囊虫病⑸脑干胶质瘤,共15例,这些均有独立的MRI征像,可与脑干梗塞做出明确鉴别诊断。

讨论

一、MRI对诊断脑干梗塞的价值

CT对脑干与小脑等后颅窝结构的显示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MRI在这方面有独特的优势,恰好弥补CT的不足。CT诊断缺血性脑干梗塞也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即⑴、发病病12-24小时内显示不出低密度水肿与梗塞灶。⑵、发病2-3周可出现“模糊效应”,平扫会呈假阴性,必须注射对比剂才能依据脑回状强化加以确诊。⑶、脑干与小脑梗塞可能因伪影漏诊。

MRI无骨质伪影,氢质子磁共振对显示早期缺血性水肿十分有效。脑动脉阻塞后最初6小时,早期细胞中毒性水肿使T1与T2均延长,即T1低信号,T2高信号,脑梗塞4小时后MRI即可显示异常,6-24小时内梗塞区与水肿逐渐加重,T1与T2值更加延长,MRI显示梗塞灶更清楚,由此可见,在检查超急性期与急性期(24小时以内)脑梗塞方面,MRI明显优于CT。梗塞后24小时至72小时,血脑屏障遭到破坏,CT显示低密度改变,使用一般剂量的对比剂尚无反应,但使用Gd-DTPA行MRI增强扫描可见病灶内信号增强,说明MRI增强扫描在显示血脑屏障破坏与新生血管形成方面亦早于CT。

二、脑干梗塞的MRI鉴别诊断

根据中风病史,MRI检查时发现长T1长T2信号,周围无含铁血黄素沉积,无流空血管影,占位效应轻微,即可诊断为脑干梗塞,但必须与下列常见病鉴别:

1、脑干出血:各期T1、T2的信号不同。1)超急性期:血肿内红细胞完整,含有氧合血红蛋白和类似血液的蛋白溶液,在高场强MR成像时,T1WI呈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2)急性期:完整的红细胞内氧合血红蛋白变为脱氧血红蛋白,血肿在T1WI为等或略低信号,T2WI为低信号。3)亚急性期:早期细胞内的脱氧血红蛋白渐变为正铁血红蛋白,T1WI、T2WI均为周边环形高信号,病灶中心低信号或等信号;随着红细胞溶解,出现正铁血红蛋白,脑血肿在T1WI、T2WI均为高信号。4)慢性期:正铁血红蛋白演变为含铁血黄素,T1WI和T2WI表现为高信号血肿周围包绕一圈低信号环。

2、海绵状血管瘤:瘤体为团状高信号,典型外周为含铁血黄素低信号环。

3、脑干囊虫:MRI显示囊尾虫蚴为小球形,T1球形低信号,头节呈点状高信号,T2囊虫为球形高信号,头节为点状低信号。

4、脑干胶质瘤:MR显示脑干增粗,变形,周围脑池受压变窄或消失,星形细胞瘤为长T1长T2信号改变,其范围较脑干梗塞大。

参考文献

[1]隋邦森等.《神经系统磁共振诊断学》.北京:宇航出版社.1990:24.

[2]隋邦森等.超急性期与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血肿内血红蛋白在磁共振中的影像党内变.中华放射学杂志.1990:7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