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建设农村职业学校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以就业为导向,建设农村职业学校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

李学芳

登封市中等专业学校河南郑州452477

摘要:“双师型”教师是中等职业学校提高教育质量的保证,而目前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严重问题,是导致农村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着“招不来”、“留不住”、“出不去”一系列问题的重要因素。如何提高职业学校的吸引力,关键是要建设一支能够满足中等职业教育大发展所需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

关键字:农村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

(一)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自1995年《国家教委关于开展建设示范性职业大学工作的通知》[教职(1995)15号]中提出“双师型”教师概念(这是我国第一次以文件形式将“双师型”教师这一名词写入我国教育政策中)以来,人们对“双师型”教师内涵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讨,也产生了不同的认识和理解。主要有几种:

1.“双职称型”的“双师型”教师

2.“双证型”的“双师型”教师

3.“双来源型”的“双师型”教师

4.“教师职称+实践技能”的“双师型”教师

我认为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应与教育部“双师型”教师的内涵与特性是一致的,即:专业课教师应具有两种素质:教师素质(具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理论水平和能力)和实践素质(具有从事行业工作的实践技能)。“双师型”教师即可理解成“双素质”教师。因此,我们认为:“双师型”教师是以教师素质和行业素质为内涵,集教师素质、行业素质为一身的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教师,是以教师职称和行业技术职称为外在特征的高素质的教育工作人员。[1]

(二)农村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研究

1.对‘双师型”教师认识不统一,缺乏明确的认定标准

虽然“双师型”职教教师已成为职业教育界的共识,在有关的政策文件中都明确提出了“双师型”职教教师建设的目标,但绝大部分都是从数量上作了规定,而对“双师型”教师的标准还没有达成一致,国家也没有拿出一个法定的标牌。

2.“双师型”教师名不副实,整体素质参差不齐

(1)有双证的教师缺泛实践能力

有一大部分“双师型”教师的名不符其实,只是有两个资格证而已,甚至出现所持有的资格证与所教专业不一致的情况。这样的“双师型”教师与普通的专业课教师并没有多大区别,加上我国的职业资格证书(特别是行业技能等级证)制度还不健全、不完善的今天,资格证书与实践技能的等值性值得怀疑。

(2)企业兼职教师教学工作时间短,教学水平较低

一是责任心不强

二是授课时间的随意性较大

三是教学基本技能欠缺

(3)“双师型”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影响教师实践能力提升

第一,专业教师数量不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难以形成活性机制

表1、登封市中等专业学校专职教师、兼职教师情况统计表: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来源主要以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为主。这些教师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上讲台,几乎没有实践经验。

第三,中职教师师资培养渠道严重缺乏

国际上的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机构除了专门的教育学院或者技术师范学院外,一般还在大学里开设中等职业教育培养专业。

第四,中等职业学校较低的社会地位和待遇的影响

首先,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一种偏见,认为职业教育是那些学业失败的学生在无奈的情况下才做的选择,职业教育在低位上低于普通教育。

3.校内不同专业发展不均衡

调研数据表明,学校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上由于实操练习场所不配套导致“双师型”教师实践能力不均衡现象比较普遍。例如:登封市中等专业学校2014年汽修专业出乎意料的招收学生78名,占全部一年级新生的四分之一。

(三)农村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

1.建立并完善“双师型”教师建设的配套政策

(1)科学制定“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

第一,中职学校的“双师型”教师首先应是个合格的中职学校教师。第二,“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相应的实践经验或应用技能。

(2)加强岗前培训,积极推行上岗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双师型”教师,理论素质是必备的条件之一,非师范院校毕业的青年教师必须参加《中等教育学》《心理学》等作为中职学校教师必修的四门课程的岗前培训,以便具有一套较完整的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更好地适应教书育人的工作要求。同时,各专业的“双师型”教师还应具备与所从事的教学工作相适应的实践工作经历或相应的专业技术等级证书。

(3)完善“双师型”教师的考核、评职、聘任等机制

目前,中职学校还没有较为完善的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系列的教师职称评审标准,职称仍用“普通中学标准”,对中职教师怎样才算具有较高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却没有一个令大家满意的标准。如不能妥善解决这个问题,势必影响“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4)建立有效的“双师型”教师发展激励机制

“双师型”教师是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都有较高水平或造诣的教师群体,不应该仅仅是个荣誉。为此,制定“双师型”教师的奖励政策,使“双师型”教师在职称晋升、学年度考核、课时津贴发放等方面享有相对优厚的待遇,以保证“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发展与稳定,激励教师向“双师型”方向发展。

2.深化校企合作模式,切实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1)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锻炼,顶岗实习,提高专业技术素质

学校将严格落实“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的规定,制订详实的专业教师企业实践锻炼年度计划,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确定实习课题,到工厂企业学习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了解企业现代生产、管理过程,体验企业生产氛围,探讨解决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完成实践锻炼任务,提高专业技术素质。

(2)从合作企业一线职工中选拔聘请能工巧匠、技术骨干为兼职教师,并加以培养,帮助其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使其成为稳定的校外兼职教师。

(3)整合校企资源,开展双向培训,实现优势互补

企业拥有学校所不能比拟的先进实习设备和为数不多的行业顶尖人才,而学校有着优秀教育教学资源和师资队伍。另一方面,企业职工的专业技能操作水平较高,但专业理论知识方面相对薄弱,而职业学校很多专业课教师,教学过程与生产实践基本脱节,随着时间的发展,所教的内容往往是过时的、不能满足现实需要。通过企业和学校双向培训的有效衔接,从而取长补短,整合资源,优势互补,达到双惠的目的。

3.改革人事招聘制度,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1)是到高校去“招”

(2)是将现有的专业教师送出去“训”

(3)是到社会上去“聘”

(4)是向用人企业“借”

(5)是让基础课教师“转”

4.大力投入“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积极探索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模式校企合作是根据我国国情和目前县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具体情况而创造的正确而行之有效的措施。

(1)逐步实现专业理论教师从知识型向技术、技能型转变鼓励专业理论教师积极参加实验实训室建设和新实验实训项目的开发,主动到科研设计单位或企业兼职,参与企业的各种技改或项目设计。

(2)引导“双师型”教师进行校本化教材编订工作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硬件投入是有效建立能模拟企业环境、具有职教特色的专业“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的基础,采取符合地区实际的基地建设模式,拓宽实训设备的来源;

5.打造行业、企业、学校共同技能大赛平台,提升“双师型”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技能竞赛是中职学校的一项常规大事,各省、市、学校都高度重视技能竞赛工作,许多学校把参加大赛夺取好成绩作为一项中心工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中职教育所起的强大推动作用。

总之,“双师型”教师绝非仅指“双证书”教师。放眼未来,“双师型”教师还不是理想的中职教育教师,未来理想的中职教育教师在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上应呈现整合的“一”,而不是目前所强调的“双”,面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时代新要求,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迫切需要造就一支数量足够、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陶波.职业教育“双师素质”教师概念初探[J].高教论坛,2006(6):206-207

[2]张敏.论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措施[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7(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