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输液反应原因分析与预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2-12
/ 2

临床输液反应原因分析与预防

孙家欣

孙家欣黑龙江省鸡西市铁路地区中心医院158100

【摘要】目前我国对于医院的临床治疗方面已经起到了较高程度的重视。尤其对于医学中常见的临床输液治疗的重视程度最高。但是有大多数的临床输液是进行了一些药物的混合之后或者分开一起输入到人体内部的,这种做法如果没有了解到相应药物的特性,就很容易发生临床输液反应,从而使得患者本身受到一定的伤害。因此,本文针对于临床输液反应发生的原因进行相应的分析,并采用合理的方法将这种临床输液反应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关键词】滴注;输液反应;原因;预防

【中图分类号】R826.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3-092-02

对于现在大多数疾病而言,仅仅只依靠于口服药物并不能对疾病做到根除或者对疾病治疗所需要的时间过长。所以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人们更加偏爱于临床输液这种治疗方式,这种方式不仅能对机体产生的疾病能够有效果的治疗,还可以大大缩短对疾病的治疗时间。但是在进行临床输液治疗的时候,如果对药品的一些性质不是很清楚的化,就很容易发生输液反应,这种输液反应不仅不能使患者的疾病得到改善,还有可能造成患者出现其他痛苦,甚至死亡。因此这就需要医疗工作者对输液反应有一定的认知和预防,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输液反应的发生。以下对临床输液的相关报道进行相关的分析。

一、资料与方法

(一)相关资料

在某医院2015年至2016年之间,50多个不同的科室将156例有关于临床输液反应的患者的相关资料送至相关检测部门进行相应的检测,着156名患者里包括男性患者91人,女性患者65人,最大的年龄在89岁,最小的年龄在24岁,平均年龄在56.5岁。

(二)进行的相关方法

对在治疗过程中使用的相关液体和药物的品质进行相应的检测与统计。

二、结果

(一)液体种类。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53例(占34.0%),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42例(占26.9%),使用10%葡萄糖注射液23例(占14.7%),使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10例(占6.4%),使用乳酸钠林格注射液9例(占5.8%),使用大静脉营养袋4例(占2.6%),使用5%耐能(转化糖注射液)3例(占1.9%),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3例(占1.9%),使用5%碳酸氢钠注射液2例(占1.3%),其他7例(占4.5%)。

(二)联合用药的数量。由一种药物引起者51例(占32.7%),由二种用药引起者65例(占41.7%),由三种用药引起者22例(占14.1%),由四种及以上用药引起者18例(占11.5%)。

(三)液体中加入药物的种类。复方氨基酸注射液、脂肪乳注射液等药物36例(占23.1%),抗菌药物25例(占16.0%),维生素类组合药物25例(占16.0%),中成药制剂14例(占9.0%),消化系统药物8例(占5.1%),心脑血管药物7例(占4.5%),生物制剂3例(占1.9%),酶及辅酶类药物3例(占1.9%),止血药物2例(占1.3%),抗贫血药物2例(占1.3%),其他药物31例(占19.9%)。

(四)药品质量检查情况。临床发生输液反应后,送药检室残液156瓶,细菌内毒素阳性6瓶(3.8%);空白药液134瓶,细菌内毒素阳性为0。

三、讨论

(一)引起临床输液反应的原因分析

1、所谓的输液反应是指在输液过程中,由于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导致患者自身发生的一系列不舒服的情况。主要包括热原、变态、和局部这三种输液反应。而输液反应发生的早晚的不同也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致热原进入患者体内的多少、患者对致热原的感受程度和药物的性质。

2、对于一些疾病来说。医院在对其进行临床注释治疗的时候,通常会使用两瓶以上的注射药物,但是对于临床注射中的药物在很大程度上都含有能量制剂,如多一次性注射两瓶甚至更多的药物时就会导致体内含有的能量制剂过多,,造成了重复用药这种情况。另外就算临床注射所使用的药物只有一瓶而且热原检查也符合相关规定的情况,但是在进行药物调配的过程中,还是可能发生药物和药物之间的混合造成有害物质的出现,进而也导致了致热原的增加,这样还是会导致患者在进行临床注射的过程中发生输液反应。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包括环境不干净,药物调配过程中的污染都会导致患者在进行临床注射的过程中发生输液反应。

3、药物和食物一样都会发生相生相克或者在与规定值不相符的时候发生的各种损坏药品或者食物质量的情况,很多患者在发生注射反应的根本原因大多数都是因为药物相克或者与规定的条件不符合导致的注射药品中的致热原增多,从而发生注射反应。比如常见的消炎药品红霉素,只在PH=6的时候不叫稳定,不然超出或者低于这种稳定的PH值都会导致患者在进行临床注射过程中发生输液反应。

4、俗话说“急水注不满”,对于医疗上的临床注射也是一样的道理。有一些药物经常会因为注射速度过快导致患者对于药物的吸收跟不上药物的注射速度,这就会导致患者出现心跳加快和胸闷气短等现象。而且还有一些药物的刺激性过大也会导致患者在进行临床注射的过程中发生输液反应。因此在进行临床注射治疗的时候对于刺激性较大的药物要进行相应的抗敏测试,看看自身的机体能否调节这种刺激。而且还要在临床注射过程中,遵守相关药物的注射速度,切不可着急将速度调快,这样在很大的程度上能够避免患者在进行临床注射的过程中发生输液反应。

5、注射液中存在一系列杂质也会导致患者在进行临床注射的过程中发生输液反应。但是在这里所说的杂质并不是多余添加的一些有害物质,而是主要针对于一些中草药注射剂来说的,不同厂家的中草药注射剂的制作方法除杂方法往往都有很大的不同。这就导致了在中草药注射剂钟会含有一些蛋白质、淀粉等物质。尽管这些物质对于人体来说并没有多大的还出,但是如果与中草药注射剂混合就可能会导致患者在进行临床注射的过程中发生一些输液反应。

(二)临床输液反应的预防措施

从上面可以看出临床输液反应的发生并不是偶然的情况,发生临床输液反应的原因包括多种因素。而对于减少临床输液反应的就要针对以上所提出的各个要素进行相应的剖析,并针对剖析的结果想出相应的解决对策。针对于以上所提出的导致临床输液反应发生的要素,笔者认为要想对临床输液反应的发生有一定的规避就要做到以下四点。第一,要保证药物的卫生安全,并使得药物在适合自己的条件下使用。第二,在药物调配的过程中,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药品调配,并保证药物调配的环境环保无菌。第三,对于进行临床输液的患者,要对临床输液的速度严格把握,不能超过有关药品的相关流速规定。第四,对于发生临床输液反应的情况应该及时停止输液,并对患者发生的输液反应做出相关处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重点在于讨论部分,通过讨论可以看出对于患者在进行临床注射过程中发生的输液反应是由多个因素决定的,并不是单一的因素导致临床输液反应的发生。本文的讨论前一部分是对发生临床输液反应做出相关的分析,后一部分是对避免临床输液反应做出了一系列的解决。使得患者在进行临床注射时,将发生临床输液反应的风险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杨蓓,王静.引起输液反应的因素[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8,8(1):61.

[2]高丽云,闵简书,岳建国.输液配伍中值得注意的问题[J].中国药学杂志,2002,37(2):149.

[3]周维书.那些药物能在输液中发生脱水缩合[J].药学通报,1984,19(6):381.

[4]四川美康医药软件公司.药物临床信息参考[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762.

[5]单结霞.中草药注射液输液反应的原因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3,23(10):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