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例恒牙龋齿患者口腔HP感染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2-12
/ 2

75例恒牙龋齿患者口腔HP感染分析

张淑婷

张淑婷

常州市中医院钟楼院区213000

【摘要】目的:探讨恒牙龋齿患者口腔HP感染分析。方法:随机选取75例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入我院治疗牙龋齿患者为研究对象,实验分为两组,每组75例,A组恒牙龋齿患者;B组75例同期收治的其他口腔疾病患者,A组75例中男36例,女39例,年龄20~50岁,平均(25.0±5.0)岁;B组75例男37例,女38例,年龄18~50岁,平均(28±4.6)岁;通过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数据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HP感染情况。结果:(1)HP感染率为指标,研究结果发现,A组恒牙龋齿患者口腔HP感染为80.0%,B组同期收治的其他口腔疾病患者的口腔HP感染为40.0%,实验数据通过统计学软件分析发现两种口腔护理方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轻度、中度、重度恒牙龋齿患者的口腔HP感染率为:60%、80%、92%。结论:实验对比分析发现,对恒牙龋齿患者口腔HP感染较高,HP感染可能是龋齿疾病产生的危险因素,通过以上实验结果,可以为临床护理提供有效的借鉴。

【关键词】恒牙龋齿患者;HP感染

HP感染是很多疾病的致病因素,导致现在很多临床医生研究HP感染与口腔疾病之间的联系,然而口腔科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是恒牙龋齿。该病发病机制比较复杂,报道也相对较少,为更好地研究此疾病,本文作者随机选取75例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入我院治疗牙龋齿患者为研究对象,实验分为两组,每组75例,A组恒牙龋齿患者;B组75例同期收治的其他口腔疾病患者,A组75例中男36例,女39例,年龄20~50岁,平均(25.0±5.0)岁;B组75例男37例,女38例,年龄18~50岁,平均(28±4.6)岁;通过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数据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HP感染情况,具体详细情况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探讨恒牙龋齿患者口腔HP感染分析,随机选取75例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入我院治疗牙龋齿患者为研究对象,实验分为两组,每组75例,A组恒牙龋齿患者;其中轻度患者25例,中度患者25例,重度患者25例,B组75例同期收治的其他口腔疾病患者,A组75例中男36例,女39例,年龄20~50岁,平均(25.0±5.0)岁;B组75例男37例,女38例,年龄18~50岁,平均(28±4.6)岁;所有患者无消化道症状等,通过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数据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实验方法

均采用快速尿素酶实验。操作步骤如下:用刮取龋齿菌斑及龈上菌斑,接种在含有指示剂的复方酚红溶液(0.4ml)的尿素培养基试管中,35摄氏度培养48h。HP阳性:粉红色;HP阴性:无变化。

1.3实验指标

本文检测指标以HP感染率为观察指标,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HP感染率情况,以及不同程度恒牙龋齿患者之间的HP感染率比较。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8.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x2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HP感染情况

通过快速尿素酶实验实验,发现A组恒牙龋齿患者口腔HP感染为80.0%,B组同期收治的其他口腔疾病患者的口腔HP感染为40.0%,恒牙龋齿患者口腔HP感染明显高于B组同期收治的其他口腔疾病患者,实验数据通过统计学软件分析发现两种口腔护理方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体情况见表1。

表1两组患者HP感染情况

3讨论

通过上述实验看出:

(1)HP感染率为指标,研究结果发现,A组恒牙龋齿患者口腔HP感染为80.0%,B组同期收治的其他口腔疾病患者的口腔HP感染为40.0%,实验数据通过统计学软件分析发现两种口腔护理方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2)轻度、中度、重度患者的口腔HP感染率为:60%、80%、92%。

(3)实验对比分析发现,对恒牙龋齿患者口腔HP感染较高,HP感染可能是龋齿疾病产生的危险因素,通过以上实验结果,可以为临床护理提供有效的借鉴。

参考文献:

[1]KrajdenS,FuksaM,AndersonJ,etal.Examinationofhumanstomachbiopsies,salivaanddentalplaqueforCampylobacterpylo-ri[J].JClinMicrobial,1989,27(6):1397-1398.、

[2]张志愿.口腔医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8-49

[3]GebaraEC,PannutiC,FariaCM,etal.PrevalenceofHelicobact-erpyloridetectedbypolymerasechainreactionintheoralcavityofperiodontitispatients[J].OralMicrobiollmmunol,2004,19(4):277-280

[4]祝磊毛兰萍王静等口腔与胃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分析[J].口腔医学研究,2008,24(5):561-563

[5]陈发明孙海花贾保军等牙菌斑和胃幽门螺杆菌感染联合治疗对复发性口腔溃疡影响[J].牙体牙髓牙周病杂志,2009,11(5):336-338.

[6]李潇李靖姜广水等龋病及牙周炎患者唾液中检测及意义[J].山东医药,2007,47(20):76-77.

[7]KolhoKL,HolttaP,AlaluusuaS,etal.DentalcariesiscommoninFinnishchildreninfectedwithHelicobacterpylori[J].ScandJinfectDis,2001,33(11):815-817

[8]ShimadaY,IchinoseS,SadrA,etal.Localizationofmatrixmet-alloproteinases(MMPs-2,8,9and20)innormalandcariousden-tine[J].AustDentJ,2009,54(4):347-354.

[9]王晓春梁景平李吴妍等成人成牙本质细胞原位培养的初步研究[J].上海口腔医学,2006,15(1):88-92.

[10]胡勇.青海省中年人龋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J].口腔医学,2009,29(5):275

[11]NascimentoFD,MinciottiCL,GeraldeleS.Cysteinecathepsinsinhumancariousdentin[J].JDentRes,2011,90(4):506-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