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德育课教学实效性的探究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1-11
/ 1

中职德育课教学实效性的探究与实践

李振林

李振林广西阳朔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541900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对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提高中职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本文结合多年的德育课教学实践,从几个方面对提高中职德育课教学实效性进行了探究与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中职德育课教学实效性探究与实践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在“总则”中明确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提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要体现时代感,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并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在德育途径中又明确指出:德育课教学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教育、创业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的主阵地。因此,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我们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时代感

德育课教学的生命力,就在于理论联系实际。而客观实际是发展变化的,尤其是当今世界形势变幻莫测,中国改革开放事业日新月异,如果德育课教学内容不能紧扣时代的脉搏,其结果必然使理论与实际脱节,无法使学生信服,也就难以发挥德育课教学的作用。因此,德育课教师要始终做到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变化发展,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紧贴社会现实,及时丰富完善教材内容,切实增强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时代感。

二、创新教学方法,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实践中,坚持与时俱进精神,开拓创新,按照“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事实教育人”的原则,针对中职学生好说、好动、好参与,但知识、理论基础薄弱的特点,做到讲解与讨论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等,研究、探索有利于提高德育课教学质量、教育实效性的方法、手段。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这就要求德育课教师必须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德育课教学的出发点,关注学生的精神需求,指导学生的精神生活,并通过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培养学生,挖掘、调动、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和成长环境。

三、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做到民主教学

注意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在教学中联系学生的思想表现是我们培养学生树立正确观点的做法。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发展,社会上出现的不正之风也刮进了学校,学生的思想也开始动荡。我们通过对学生进行调查,发现“有钱就潇洒”、“将来只要能赚大钱就是有能耐,有没有文化、专长无所谓”等不良倾向已在不少学生中影响很深。

针对这种状况,我列出以下专题的学习:(1)有钱就有一切吗?(2)不义之财要不得!

如在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要诚信”这一观点时,一位学生发表了“做老实人吃亏”的观点,我也感到这一观点在学生中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就不回避这一问题,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辨析。学生举了一个饭店别出心裁地推出一些菜——悄悄话(猪舌和猪耳朵)、一国两制(炒花生和煮花生)、心痛的感觉(一杯白开水),收的价钱很高的事例。我就顺势让学生谈一谈这家饭店讲不讲诚信?你会不会去第二次?如果你的朋友和熟人想去这家饭店你会怎样做?……最后让学生思考——这家饭店生意是否能做得好?事实很显然,学生们也都做出了否定的答复,并由此懂了这样一些道理:做老实人,有时表面吃亏,但实际得利,眼前吃亏,长远得利。企业不讲诚信,也许眼前得利,但失去了信用,最终一定会被消费者抛弃。社会需要老实人和诚信企业,做合格公民应该做老实人,想进一步生存和发展就应该成为诚信企业……

四、加强师德修养,使教师形象生活化,增强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

教师是辛勤培育人才的园丁。教师是否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将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教师的教育教学的信度,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实效。首先,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育人。不仅要用自己的学识教人,更要用自己的品格教人。不仅通过语言去传授知识,而且还要用自己的人格感化教育学生。其次,教师的威信是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不可或缺的条件。教师的威信越高,其教育学生就越信服,教学效果就越好。第三,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最重要工具和手段是自己的“灵魂”。润物细无声,使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得到教益和引导,达成教育的目标。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因此,构建生活化的德育课堂,是顺应新课改,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是让德育课堂回归生活的必然要求。为此,我们德育课教学必须要始终体现与时俱进精神,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继续努力提高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3]刘春生徐长发主编《职业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