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型肺结核CT的影像学征象及误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肿瘤型肺结核CT的影像学征象及误诊分析

彭述文

彭述文(广东省东莞市樟木头医院广东东莞523633)

【摘要】目的观察不典型结核病患者CT影像学资料,分析其特征以及产生误诊的可能原因,充分发挥CT影像学对肿瘤型肺结核的诊断优势。方法将被我院确诊的41例肿瘤型肺结核患者,当作本文分析主体,通过对其CT影像学征象的观察,总结该病症影像学方面的具体表现。结果所有分析主体依据其CT的影像学征象进行分型显示,结果为:22例(53.66%)肺部团块型;7例(17.07%)肺部空洞型;3例(7.32%)支气管腔内结节、团块型;5例(12.20%)肺部单发或多发结节型与4例(9.75%)纵隔肺门团块型;其中有32例分析主体被误诊为肺癌,出现78.05%的误诊率。结论临床对不典型肺结核的诊断应慎重,应注意加强对患者CT影像学的观察与其他检查方式的联合应用,进行综合分析后方可下结论。

【关键词】肿瘤型肺结核CT影像学征象误诊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8-0200-02

肿瘤型肺结核是不典型肺结核中的一种类型[1]。所谓不典型肺结核是指患者临床症状与影像学征象等不同于一般肺结核的表现规律,其影像学反映为结节与肿块形状。当前,由于患者群体人数增加与机体耐药性提升,影像学对该病的观察已显得不具典型性,因此该病症常出现误诊。本次将被我院确诊的41例肿瘤型肺结核患者,当作本文分析主体,通过观察其CT影像学征象,总结其特征,旨在达到提高临床对该病的确诊率的目的,现将分析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被我院2010年6月~2012年12月期间确诊的41例肿瘤型肺结核患者,当作本文分析主体,其中男、女性患者人数分别为23、18人,患者起止年龄为25和78岁,平均年龄估计在62岁;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痰中带血或咯血、咳嗽、胸闷、呼吸不畅等,未见明显的乏力、盗汗症状。所有分析主体均具备以下条件:①有结节和团块形状影像学征象;②未存在与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和肺外结核史;③对有矽尘肺、糖尿病、艾滋病和典型结核瘤的患者予以排除本文分析。

1.2CT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先要求患者身体姿势为双臂抱头仰卧,再由胸廓入口处至膈最下端进行扫描。1mm的扫描层厚;50HU的纵隔窗窗位,350HU的窗宽;-650HU肺窗窗位,1500HU的窗宽;对比剂采用欧苏;所有患者均给予了至少一次的CT影像学检查,有29例患者采取了一次或多次平扫联合增强扫描;将所有分析主体经扫描后的各项资料交由院方指定的多名资深医生,并由其进行分析总结。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用%计数。

2结果

依据其CT的影像学征象对所有分析主体进行分型:22例(53.66%)肺部团块型;7例(17.07%)肺部空洞型;3例(7.32%)支气管腔内结节、团块型;5例(12.20%)肺部单发或多发结节型与4例(9.75%)纵隔肺门团块型;其中有32例分析主体被误诊为肺癌,出现78.05%的误诊率,情况见表1。

表141例患者CT影像学征象分型以及误诊情况表(例,%)

3讨论

肺结核好发于双上肺尖后段及下肺背段[1],且存在不同表现方式,易被误诊。造成误诊的原因可能有:①患者群体以老年人居多,本次分析中发现41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2岁,与肺癌的老年患者居多类似。②因临床大量不规范用药,如免疫抑制剂、激素和抗结核药物的滥用,导致患者机体耐药性升高,抗结核类药物治疗效果以及影像学征象表现均不明显,如较少见该病的盗汗、低热等中毒现象;当患者影像学征象有别于一般肺结核,同时年龄又处于老年阶段,再加上并无确诊该病的相关依据,那么临床就极易导致误诊,本次分析发现误诊率为78.5%。

我院本次对所有分析主体的观察中发现:41例患者有22例(53.66%)肺部团块型;7例(17.07%)肺部空洞型;3例(7.32%)支气管腔内结节、团块型;5例(12.20%)肺部单发或多发结节型与4例(9.75%)纵隔肺门团块型。依据对其CT影像学特征研究发现:肿瘤型肺结核类型的肺结核病在CT影像学表现方面所具备如下特点:①正位胸片出现的块影内、外侧中,出现大量条状阴影在肺门区或胸膜处引流,若临床观察到该种成簇的条状阴影时应考虑患有该病。②临床发现部分患者的块影外侧与胸膜粘连在一起,且内侧出现粗而较长的结核性引流管,但并非肿瘤性的胸膜凹陷与毛刺现象。③对患者病症的观察在60天左右时,若其块影直径超过5cm时,而其肺门和纵隔淋巴结没有出现肿大症状,应朝非典型肺结核病方面考虑。该病的误诊以肺癌为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个人认为,最主要原因为肺癌的最常见表现形态也是结节或肿块样表现[3]。临床可通过观察结节或肿块边缘是否光滑、浅分叶是否较多来诊断,结核病结节或肿块边缘较为光滑,浅分叶也较多。提高对肿瘤型肺结核的确诊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总之:临床对不典型肺结核的诊断应慎重,应注意加强对患者CT影像学的观察与其他检查方式的联合应用,进行综合分析后方可下结论。

参考文献

[1]方伟军,刘庆余,张颖等,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J].实用临床医学,2012,13(6):81~84.

[2]严振辉,37例不典型肺结核影像学表现及误诊分析[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7,25(4):41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