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外伤手术方式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胰腺外伤手术方式探讨

黄邵斌

黄邵斌(湖南省长沙市中心医院410004)

【摘要】目的探讨胰腺外伤手术方式及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之间所收治的30例胰腺外伤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回顾分析患者的手术方式选择方法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共有28例患者治愈,治愈率为93.3%,共有14例患者发生了术后并发症。讨论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见,胰腺外伤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胰腺外伤手术方式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1-0171-01

随着我国近年来胰腺外伤发生率的逐渐提高,胰腺外伤的临床治疗技术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然而,对于程度不同的胰腺损伤合并主要脏器损伤的患者,其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仍然是医学研究者关注的重点。本次临床研究对胰腺外伤患者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进行了分析,现将本次临床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之间所收治的30例胰腺外伤患者为观察对象,男性18例,女性12例,患者年龄范围在20岁至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16.5)岁其中,4例压伤,7例腹部打击伤,16例车祸伤,2例刺伤,1例枪弹伤。患者的AAST胰腺外伤分级结果为:7例I级,6例Ⅱ级,11例III级,4例IV级,2例V级。

1.2方法

本次临床研究中,单纯胰腺挫伤7例患者未接受手术治疗,其中,5例患者发生了假性胰腺囊肿并发症,需要接受胰腺假性囊肿空肠Roux-Y吻合术治疗。其余23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合并伤,因而需接受手术治疗,先对合并伤进行处理,再对胰腺情况进行检查。其中,单纯胰床引流4例,胰腺修补+胰床引流10例,胰腺近端缝合+远端切除+胰床引流5例,胰头部修补术+胰腺远端与空肠Roux-Y吻合术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

2结果

所有30例患者中,28例患者治愈,治愈率为93.3%,共有14例患者发生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6.7%,其中,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肠瘘,4例胰周脓肿,5例胰腺假性囊肿,3例生胰瘘。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患者手术3d和5d后死亡;肠瘘2例及胰瘘3例并发症患者同时接受了非手术治疗,并发症症状显著改善;5例假性胰腺囊肿患者手术三个月后实施了胰腺假性囊肿——空肠吻合术治疗,术后完全恢复;4例胰周脓肿患者接受穿刺置管引流处理后完全治愈。

3讨论

胰腺位于腹膜后方,位置较深,后有腰背肌及脊柱保护,前有胃壁及劝弓保护,所以,胰腺外伤的发生率通常较低,约为1%至6%左右。腹部钝性伤是最为常见的胰腺外伤类型,其主要发生原因在于暴力瞬间挤压于胰腺的坚硬脊柱上,导致程度不同的胰腺实质损伤。胰腺外伤患者易发生合并性的腹部或其他脏器损伤,主要包括空肠、十二指肠、脾、肝等部位。胰腺开放性损伤通过手术探查通常能够获得早期诊断,但闭合性胰腺损伤则通常无典型的临床症状,因而存在诊断困难。在临床诊断过程中,通常需要相应的临床检查,包括MRCP或ERCP检查、CT胰腺增强、腹部B超检查,以及穿刺液淀粉酶、腹腔灌洗液或血淀粉酶检测。对于合并脏器损伤的胰腺外伤患者,通常在剖腹探查后可获得确诊,并接受积极有效的治疗,首先需要对合并伤进行处理,并尽量简单处理胰腺损伤问题,待其病情稳定后再处理,从而降低患者的临床死亡率。

现阶段,胰腺外伤的手术治疗方法较为丰富,其主要选择依据为美国创伤协会颁布的AASTOIS分级标准。对于较轻的胰腺损伤症状,通常可依据常规方式进行处理,然而,对于发生合并性脏器损伤的胰腺外伤患者,则通常存在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因此,患者无法耐受急诊手术治疗。对于这类患者,通常认为应避免过大手术治疗,实施缩小化手术以控制性损伤的进一步发展。依据患者的手术耐受力和创伤程度,实施分期手术治疗。急诊手术时通过简单的方式控制污染和出血,从而有效降低内环境紊乱对胰腺外伤患者造成的影响,降低临床死亡率,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实施二期确定性手术治疗,以修复受损的脏器性[1]。

对于血流动力学指标较为稳定的患者,与单纯的引流术相比,该手术方法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但对于血流动力学指标不稳定,且发生生理紊乱和合并多重损伤的患者,则通常需实施损伤控制性手术[2]。

胰腺损伤手术治疗方法可总结为:第一,对胰腺活动性出血症状进行控制。第二,对于严重碎裂或损伤的胰腺组织,要彻底去除破碎的胰腺组织,使用不吸收缝合线对创面出血点进行良好缝合,避免发生继发性出血,不能缝合胰管。第三,对于严重胰体尾部损伤的患者,需将胰体尾部规则性切除,并妥善缝合切面以及胰管。现阶段,胰腺断裂的常用处理方法为缝合头端创面,空肠和远端创面型Roux-Y吻合手术。第四,对于合并有十二指肠损伤的患者,行围造瘘置管联合清创缝合术,术后实施盆腔、胰床、网膜孔引流。第五,不管患者使用何种方法进行胰腺外伤治疗,术后通常应多留引流管进行充分引流。

综上所述,胰腺外伤患者,具有无固定治疗模式,病程较长,并发症发生率高,伤情复杂等显著的临床特征,所以,及时全面的临床检查,并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实施针对性的临床治疗,选择合理的手术时间和手术方法,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临床死亡率,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刘大伟.损伤控制性技术在胰腺外伤救治中的应用(附10例)[J].2010.国际腹部创伤暨第十届全国脾脏外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010,1(1):295-296.

[2]郑宝珍.胰腺外伤21例诊治体会[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1,23(2):139-140.

[3]季予江.胰腺外伤46例手术治疗体会[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08,2(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