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彬:语文路上的思想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8-18
/ 1

潘文彬:语文路上的思想者

唐棣之

人物链接:潘文彬: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国家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编委。现任江苏省南京市南湖第一小学副校长。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南京市劳动模范”“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南京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等荣誉称号。2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形成了“灵动而实在”的教学风格。笔耕不辍,出版了个人专著《走在语文路上》《潘文彬讲语文》,有100余篇教学论文先后在《语文教学通讯》《中小学教师培训》等刊物上公开发表。

南京市南湖第一小学副校长潘文彬,这位身具儒雅之风的小学语文教师踏上教坛24年,始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在小学语文教育这块沃土上探索、耕耘。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他爱生如子而诲人不倦,严谨治学而勤于钻研,以其良好的操守赢得了全校师生以及家长的尊敬、赞誉和喜爱。

作为一位语文特级教师,潘文彬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他有思想,是一位不懈探求的思想者。

听他上课,听他评课,听他说课,都可以感受到他的教育教学行为之中浸润着思想的溪流,这种思想之流很难用一两句话来阐述明白,但耳熟能详的有两句话:“把语文课上到学生心灵中去”,“语文课要教得实在一些,再实在一些;‘语文味’要浓一些,再浓一些”。”这两句话并不华丽,却有思想深度;这两句话并不新鲜,却充满个性。与此思想相连的,还有语文教学策略,语文教学研究等一系列独到的见解。

二十多年来,潘文彬总是以一位思想者的姿态行走在语文教学的路上。

寻求教学的“陌生化”

这是潘文彬在1994年以前所进行的一项教学尝试。

潘文彬说:“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那几年,尽管我对语文教学抱着一丝不苟的态度,然而,我的课堂教学总是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这让我苦恼不已。我就问学生为何对我的语文课兴趣不浓?”

学生说:“你上课总是老一套,没有什么新鲜感。”

学生率真的话语让潘文彬感到汗颜,同时也让他茅塞顿开。

于是,潘文彬下定决心,有意识地去寻求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那么,如何让课堂摆脱陈旧的俗套,给学生一种新鲜感呢?就在潘文彬百思不得其解之际,他在图书馆里读到了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的《作为手法的艺术》这篇文章。什克洛夫斯基在文中提出了一种叫“陌生化”的理论。所谓的“陌生化”就是指把与人太切近的事物或现象从身边推陈出新,以造成似曾相识的生疏感,使丧失了感觉的语言变得生动起来。“陌生化”手法是以一种新颖的、独特的信息,引起人们无意注意的高度集中,不断打破或修正人们的心理定势,使人们的感受从麻木不仁和昏昏欲睡中惊醒过来,从而对周围的事物产生一种新的感觉和新的发现。

“陌生化”的理论,让潘文彬的眼睛为之一亮。于是,他就尝试着把“陌生化”的理论引进语文课堂,让他的语文课能够产生一种“陌生化”效应,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潘文彬以为,寻求语文教学的“陌生化”效应,就是将语文课堂中熟悉的陈旧变为陌生的新鲜,将意料之中变为意料之外,以唤醒或者刺激学生对“新”的感觉,从而让学生对语文学习能够产生浓厚的兴趣。

为此,在钻研教材的时候,他总是竭力地摆脱思维的定势,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陌生的眼光来审视文本,努力从文本当中去寻找教学的新意,并注意采用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达成教学目标。比如,教学《幸福是什么》这课时,他抓住了文中的四个“快乐”,引导学生品味文本的语言,理解“幸福”的意义;教学《粜米》这课时,他抓住文中的“送进”这个词,辐射全篇,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理解旧社会的黑暗、残忍和农民生活的悲惨,体会谴词造句的恰如其分;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这课时,他抓住了“泉水”这条线索,点引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体会文章构思的精妙。实践证明,寻找这些新颖的教学切入点,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有效地引导学生用好奇的眼光来审视文本,提取有效信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当然,“陌生化”只是求得语文教学实效的一种手段,绝不是语文教学终级目标。所以,在寻求语文教学“陌生化”效应的过程中,潘文彬始终坚持一种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不做表面文章,注意处理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突出语文的本体,强化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

“真的,寻求语文教学的“陌生化”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和教学智慧。“潘文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