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压力和应对措施毋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压力和应对措施毋博

毋博

毋博

山西省临汾市中心医院041000

【摘要】目的:探讨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中实施人性化管理对工作倦怠的改善情况。方法:对临汾市中心医院中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50人实施人性化管理,并于实施前后用Maslach工作倦怠评价量表(MBI)、Cormor-Davidson弹性评价量表(CD-RISC)和护理差错、患者投诉统计分别从工作满意度、压力应对能力、工作完成质量三个方面对管理效果进行评估。结果:人性化管理实施后Maslach工作倦怠评价量表和Connor-Davidson弹性评价量表的工作满意度指标和压力应对能力指标较实施前有明显改善(P<0.05),出院患者投诉和护理差错也明显下降(P<0.05)。结论:人性化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管理上对改善工作倦怠有明显效果。

【关键词】护理管理;心血管内科;工作倦怠

1前言

在心血管内科中,患者数量较多,疾病类型较为复杂,因而护理工作任务较为繁重。在医院临床服务当中,心血管内科护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在医疗领域,对于临床护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心血管内科需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才能满足人们对的护理服务的需求。由于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比较复杂,因此难免会存在一些不安全因素问题,可能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2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临汾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的5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性别均为女性,平均年龄(24.5±2.1)岁,从事护理工作时间(4.6±2.2)年,护士10人,护师30人,主管护师10人,本科学历50人。

2.2管理方法

在原有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规定基础上作出调整,实施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措施如下:①加强业务学习,强化护理技能,提高学历,鼓励个人进步。②责任护士加强与患者及患者家属的沟通,增加其对护理工作的支持与信任。③用两班制取代三班制,减少护理人员值班密度,延长休息时间;弹性排班,根据个人家庭、身体情况,尽量给予照顾。④严格奖惩制度,对于每月的优秀护理人员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⑤定期组织集体活动,邀请护理人员家属参加,发放小礼品,感谢其对本科人员工作的支持。⑥加强与护理人员的交流,听取意见,根据反馈对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⑦通过交流对护理人员工作生活及想法有一定了解,特别是刚参加工作的人员,要注意情绪波动,定期安排心理治疗人员进行授课,学习自我心理疏导方法。

2.3评价指标

我们从工作满意度、压力应对能力、工作完成质量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工作满意度的测评我们使用的是Maslach工作倦怠评价量表(MBI),该量表已经被广泛用于临床工作者身心耗竭水平的评价,该量表包含22个问题,分为3方面——情感耗竭(9题)、去人格化(5题)、工作成就感(8题),每道题可选0 ̄6分,供7个等级分别代表“从未有过”至“每天都有”。情感耗竭、去人格化部分得分越高表示倦怠程度越重,工作成就感方面则相反。压力应对能力的测评我们采用的是Connor-Davidstm弹性评价量表(CD-RISC)中文版,量表含有25个题目,分为坚韧(13题)、自强(8题)、乐观(4题)三个方面,每道题评分0 ̄4,共5个等级代表由“完全做不到”至“总是可以做到”,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说明心理韧性越强。MBI及CD-RISC量表测评在人性化管理实施前和实施两个月后进行,研究对象根据近一个月情况进行填写,研究将每名研究对象的前后两次量表结果进行配对分析。工作完成质量评估是分别对个性化管理实施前一个月和实施后第二个月的工作情况进行调查,包括护理差错、患者投诉两个指标,护理差错由责任护士每月进行上报,科室进行统计,患者投诉由患者出院时的调查问卷结果进行统计。

2.4统计方法

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率)表示,两组率的比较采用Pearsonx2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人性化管理实施前后MBI量表结果比较

人性化管理实施后心内科护理人员,Maslach工作倦怠评价量表结果显示情感耗竭评分为(23.64±6.68)分,低于实施前的(25.30±7.29)分,去人格化评分为(5.91±3.57)分,低于实施前的(6.24±3.58)分,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成就感评分实施后为(40.33±3.70)分,高于实施前的(39.69±3.63)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3.2人性化管理实施前后CD-RISC量表结果比较

心内科护理人员Connor-Daviclson弹性评价量表结果显示人性化管理实施后,坚韧评分为(36.11±11.49)分、自强评分(21.79±6.60分、乐观评分(7.87±3.05)分,分别高于实施前的(34.19±11.25)分、(20.89±6.54)分、(7.21±3.02)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3.3心血管内科人性化管理实施前后护理质量结果比较

人性化管理实施后,护理错误发生率4.3%明显低于实施前的14.3%,患者投诉率也由17.1%降为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4讨论

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存在着护理人员对护理服务思想认识不到位的情况。对此,应注重对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思想认识的转变和优化,改变其传统的护理理念,提高对护理服务理念的理解和认识。使护士在临床护理中,能够更加重视护理全面性和护理安全性,自觉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以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条例为基础,在护士的临床护理操作中,应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尊重,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一切为患者服务为原则,用积极、热情、饱满的态度和精神,尽量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

护理工作的人性化管理是指在保证病区医疗护理质量的前提下,根据科室人员特点及实际情况,调整原有僵化的管理制度,以提高护理人员身心健康,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本研究在人性化管理实施前后使用MBI量表对科室护理人员的倦怠程度进行测评,同一对象的两次测评结果进行配对分析,结果发现,人性化管理实施后人员情感耗竭和去人格化评分均值明显下降,而工作成就感评分上升,说明在管理实施后人员工作情绪及状态有明显改善。CD-RISC量表是用于评价人员抵抗压力的能力,有研究显示由于工作倦怠及同时出现耗竭状态可以降低这种对抗力,本研究采用了CD-RISC量表,经过配对分析发现人性化管理后坚韧、自强、乐观等方面的评分明显提高,总分也显著提高,说明管理方式改变后,人员的抗压能力增强了,也从另一方面显示身心耗竭状态的减轻。本研究还对护理工作完成质量情况进行评估,选用了护理差错和患者投诉这两个护理工作中最有代表性的指标,通过分析,研究发现管理方式改变后的护理质量明显好于以前。

参考文献:

[1]徐广侠.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的因素及防范对策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6):227-228.

[2]徐敏.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6,4(23):121-122.

[3]林巧玲.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32):112-114.

[4]那莎.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和应对措施[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35):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