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3-13
/ 1

沟通—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

蔡雪敏惠亚莉

蔡雪敏惠亚莉(新疆阜康市人民医院新疆阜康831500)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3-054-02

【摘要】护患关系的良好建立,取决于沟通的效果,有效的护患沟通能使护士感到工作轻松,心情舒畅,有利于患者康复。有效的护患沟通,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增强患者对护士的信任,使患者心情舒畅,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护患关系良好沟通

护患关系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不管护患双方是否相互吸引,患者的年龄、身份、职业、素质如何,特定职业都要求护士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尤其在整体护理模式下,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更是护士的基本责任和义务。

沟通是人际交往的最主要的形式,护患关系的建立与发展,在沟通过程中实现,有效沟通将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缺乏或无效沟通可导致护患之间行同陌路或发生冲突。护理学科的发展使护士的角色不再是医生的助手,而是独立地、主动地开展整体护理工作,以满足患者生理、心理多方面的需求。

表面上看,沟通不过是简单的信息交流,仅仅是理解他人的语词或非语词信号。事实上,任何沟通行为,都是在整个个性背景上做出的。它传递的是一个人的整体信息。人们说一句话,做一个动作,或理解别人的一句话,一个动作,投入的是整个身心,是整个个性的反映。护患沟通过程中,护士的言谈举止、表情姿势等不仅仅是信息传递,而且展现了护士对患者的态度、责任心等,是护士整个精神面貌的反映。

护患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其建立与发展,并非源于护患之间的相互吸引,而是为满足患者的健康需要。在护患关系的形成过程中,护士处于相对主动的地位,护士的行为对护患关系的建立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当患者进入医院,陌生的环境和身心的折磨,使患者产生一系列情绪和躯体性反应,他们渴望寻求应对策略,以便解决问题和缓和情绪。而护士是患者接触最为密切的人,也是他们宣泄情绪、寻求帮助、获得正确信息的人之一。此时应有效的进行护患沟通,使患者能尽快熟悉新的环境,获得与疾病有关的各种正确信息,逐步缓解激动、焦虑、抑郁等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以便早日康复。

护患关系的形成质量,取决于护患沟通的效果,有效沟通,不仅可使护士获得患者完整、真实的资料,而且令患者体验到护士的友好态度、尊重、体贴等,可增强患者对护士的信任,促成和完善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有效的沟通还可以满足患者的需求,使患者心情舒畅,提高机体机能,提高治疗效果。护士与患者不沟通,这一行为传递给患者的信息是冷漠和漠不关心,易导致患者不满。在互动过程中,尽管护患之间没有语言交流,但存在非语言沟通,护士的表情、举止等同样在向患者传递着丰富的信息。

综上所述,有效的护患沟通,首先能使护士感到工作顺利和心情舒畅。其次,能使患者感到心情舒畅而有利于康复。最后,良好的护患沟通对护患双方而言,是互惠互利共同受益的。

如何获得有效的护患沟通呢?

1.良好的第一印象。护患关系是短暂型人际关系,第一印象的好坏直接影响护患之间信任关系的形成。良好的第一印象可大大缩短护患建立信任关系的时间,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反之,则事倍功半。因此护士要以热情友好的态度接待患者,详细介绍住院环境、护理程序、与疾病有关的健康教育知识等,切实让患者感受到护士热情友好的态度,周到细致的服务,获得尊重与体贴,这样,护患之间的信任就建立了。

2.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良好的沟通技巧可使护患沟通迅速、顺利的完成;缺乏沟通技巧可使护患沟通的障碍重重。若护士与患者交谈中常打断患者说话,或东张西望,或在患者伤心痛苦、情绪波动时缺少适当反应等不良沟通行为,均会阻碍沟通的深入进行。总之,沟通技巧对整个沟通过程起着加速与催化的作用。

3.丰富的知识储备。知识是影响护患沟通的最一般的背景因素,护士缺乏知识可能使沟通的各个环节出现障碍,例如知识可能影响信息的表达,影响对患者表达信息的理解等。尤其是随着现在护理理念进步,护患沟通已经从原先一般的信息传递,上升到具有治疗性目的。欲使护患沟通达到治疗效用,护士须具有医学、护理学、心理学等综合性知识。如对心身疾病患者,护士不仅实施临床护理,还应让患者了解与其疾病相关的社会心理因素,学会应对技巧。若护士没有健康教育等相关知识,护患沟通便无法达到此目的。

4.护患沟通中的禁忌。①忌用一些语气,如命令式的、质问式的、不耐烦的、埋怨的、责怪和生硬的语气。②忌用不文明的语言。忌用粗活、脏话、伤人的话、恶语、让人羞涩的话。